-
公开(公告)号:CN10653269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87893.0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1R31/00 , H02J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非侵入式负荷测量系统,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装置互连而成,采用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组织连接,无中心节点;通信子网采用封闭式结构,允许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交互通信,完成数据共享交换。本发明提高了负荷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分散网络和资源的负荷,改善线路的信息流量分配,提供更便捷的网内节点资源共享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88170.7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8 , Y04S30/12 , H02J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频谐振高压电场耦合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本发明通过对典型电容传电的电路模型优缺点的分析,在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电容传电电路模型,增加两对极板电容。高频振荡系统在谐振状态下电容和电感连接处会产生的高频电压,将高频电压接到极板电容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容在极板电容间的传递。本发明相对电感传电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随距离延长衰减慢等特点;相对传统电容输电结构,远距离输电情况下能够降低工作频率且传输效率较高等优点。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电感传电对周围环境要求的限制,更适合应用到周围环境金属含量高等情况,例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607356.0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5 , H02J3/00 , H02J2003/007 , H02M7/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损耗的逆变电路多物理场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以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出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各部分损耗,对高频逆变电路进行多物理场建模分析,从而进行优化布局。该方法量化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各部分损耗,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传递效率和输出功率,利用有限元法多物理场建模对发热最为严重的高频逆变电路环节进行热设计技术研究,从其电路布局、内部介质和外壳结构上进行优化,降低了逆变电路主要器件的节点温度,提高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寿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19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455919.X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以IEEE三机九节点系统模型为例,对多机电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与研究,将多机电力系统转子运动方程偏差化得到标准的线性状态变量方程,在线性化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迭代法求解得到的Levine-Athans方程组得到最优分散协调控制器,设计出能适应静态稳定情况的最优分散协调控制规律,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稳定性,对多机电力系统控制规律的研究与验证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35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655359.5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分析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以及非线性电感的数学模型,然后将非线性电感建立的数学模型代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的回路方程,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非线性分析,当判断出系统出现非线性现象时,执行下面步骤即在得到的系统状态方程内添加自适应控制器,根据拉塞尔不变集定理来构架该自适应控制器,它根据函数中的平衡点,用一个负反馈增益的环节来维持系统稳定在平衡点周围,使系统状态变量由不规则振荡变为周期振荡。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具有平板磁芯线圈的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非线性分析、控制,使系统状态变量由不规则振荡变为周期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7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917111.4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小视在功率模块的混合充电系统和设计方法,包括电源模块、集中控制单元、有线式充电电路和无线式充电电路;本发明通过电动汽车电池在恒流充电到恒压充电时的等效电阻确定混合充电系统的无线式充电电路的线圈耦合系数,从而对线圈电感与补偿电容进行设计,使得混合充电系统能以最小功率模块满足有线/无线充电需求。本发明相较已有的混合充电系统,降低了混合充电系统所需功率模块输出功率,从而降低了混合充电系统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969642.5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维护的无轨自行式平台车,包括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源系统,机械系统包括行走装置、主承载平台、固定作业平台、升降作业平台、伸缩作业平台、支撑装置、车载设备平台和调心机构,主承载平台和固定作业平台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伸缩作业平台,支撑装置与伸缩作业平台连接,车载设备平台用于放置车载设备,调心机构设于车载设备平台的下方;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安装在主承载平台上,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执行元件安装在调心机构上,液压执行元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连接,电源系统与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电连接。该平台车能在不同地铁隧道洞径内安全行走和进行维护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9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5929.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T并联多逆变器的相位同步检测方法和装置,装置包括n个逆变器模块,其中一个逆变器模块为主逆变器模块,其他n‑1个逆变器模块为从逆变器模块;n个驱动电路分别与n个外部的耦合电感ICTi并联连接,1≤i≤n;每个驱动电路包括4个半桥开关臂,4个半桥开关臂分别与4个耦合电感ICTij并联连接,1≤j≤4;本发明根据逆变器输出相位与所有输出相位的平均值之间的误差来反映逆变器电压相位的同步状态,并调节其输出电压相位,实现了并联多逆变器的相位同步,并正确测量并联多逆变器的电压相位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78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76656.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负荷事件多维特征匹配方法,通过采集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值,计算电力设备多维特征数据;通过设置预设阈值组,提取电力设备开启和关闭的时间点和对应的多维特征数据;将多维特征数据分为开启特征向量集和关闭特征向量集;对特征向量集进行单一特征匹配和多维特征匹配;对特征向量集进行单一特征寻优、多维特征权重分配得到最小耗费矩阵;根据最小耗费矩阵中的元素判断电力设备开启事件和关闭事件最佳匹配结果,达到获取电力设备负荷事件目的。本发明引入了现有负荷检测方法未涉及到的负荷启停逻辑匹配关系,结合多维特征综合匹配的相关技术,解决了目前非侵入式领域中对于负荷开关状态及运行过程的辨识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9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262853.6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远程控制装置及方法,首先搭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然后将该系统融入到远程控制平台NCSLab;最后使用远程控制平台来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本发明利用基于HTML5的远程控制平台来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远程控制,操作者在网页上即可远程控制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端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进而改变接收端的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效率,通过负载灯泡的亮暗程度直观呈现控制效果。本发明可以有力的扩充传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受众范围,远程操作的方法既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同时也方便探寻系统的最优工作频率和传输效率。这种远程控制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