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检测全程C-反应蛋白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5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73271.1

    申请日:2020-10-09

    Inventor: 潘宏程 王雅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全程C‑反应蛋白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表面由左至右依次搭接粘贴有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其中,各层膜或垫之间局部重叠2‑3mm;所述结合垫含有纳米金标记的抗C‑反应蛋白的第一抗体;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两条背景荧光条带,其中一条背景荧光条带上固定有检测线,另一条背景荧光条带上固定有控制线,所述检测线为抗C‑反应蛋白的包被抗体,所述控制线包被有C‑反应蛋白抗原。本发明与目前常见的检测C‑反应蛋白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便于携带,样品用量小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线性范围和稳定性,可对CRP进行全程定量。

    一种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73241.0

    申请日:2020-10-09

    Inventor: 潘宏程 王雅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立柱支架、升降组、积分球、激发光源、光纤、电源、光谱仪和计算机,所述立柱支架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升降组套设在所述立柱支架上,所述升降组设有接镜体孔,所述积分球固定于接镜体孔内,所述积分球上分别设有入光口、出光口、样品口,所述入光口、出光口在积分球上垂直设置,所述激发光源通过光纤与积分球入光口相连接,所述电源与激发光源连接,所述光谱仪输入端通过光纤与积分球出光口相连接,光谱仪电源与光谱仪相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光谱仪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便于待测样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样品的检测质量。

    一种导电层析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1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90514.9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绝缘纸基膜材料进行导电化处理的工艺。具体步骤为:制备一种石墨烯油浆,内容成分包括石墨烯干粉、羧甲基纤维素(CMC)、异丙醇水溶液;通过丝网印刷、柔版印刷等工艺将石墨烯油浆覆盖于纸基膜表面,形成导电涂层图样,这种图样的样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设计;在室温下风干,待石墨烯油浆在纸基膜上完成垂直方向的渗透和水平方向的沉积后即可作为导电纸基膜使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简易制备导电纸基材料的工艺,这种工艺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纸基基底上实施,效率高、成本低、灵活度高,所得的导电涂层导电性良好、均匀、稳固。

    一种原生少层石墨烯的新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543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90511.5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再剥离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所得半成品石墨烯废料的优化工艺。具体步骤为:按一般液相剥离方法对石墨原材料进行超声处理后,离心后保留下层沉淀物;投入指定的单组分溶液,在多重微界面的辅助下对半成品石墨烯进行再剥离,通过回收界面上的石墨烯薄膜使界面恢复,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半成品石墨烯回收完毕;进行上述步骤后,可选的,将得到的再剥离石墨烯经冷冻干燥等手段除去溶液成分,得到纯净的石墨烯产品。本发明补全了以往超声剥离方法中无法处理废弃物的空缺,有效提高了超声剥离方法制备石墨烯的单位产量、污染率低、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空穴缺陷率低,杂质含量低。

    一种固相基质上荧光素与蛋白质混合固载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81867.9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基质上荧光素与蛋白质混合固载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荧光素与蛋白质先后包被于固相基质上相同位置的处理方法,达到两者分层混合固载的处理目标。有别于传统方法中的荧光素标记蛋白质后固载的操作,本方法具备以下优点:(1)免去荧光蛋白等荧光分子复合物的处理流程,节约至少8小时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操作所需时间周期,并节省产品制备成本;(2)对于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吸收波长数值相近的对象,该方法在提高灵敏度、增强可测荧光强度方面,结果令人满意;(3)对于在传统标记方法中荧光信号与背景信号无法分离的对象,该方法能有效实现两者分离,达到消除背景干扰的效果。

    一种单液滴情况下电化学-荧光联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495191.2

    申请日:2016-06-30

    Inventor: 潘宏程 郑巨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液滴情况下电化学‑荧光联用检测方法。设置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电化学三电极体系和荧光检测体系,电化学三电极体系由旋转玻碳电极和银铂复合电极组成;荧光检测体系由光学检测暗室和荧光检测系统组成,光学检测暗室由光学密封圈、样品反应室和底座组成;荧光检测系统由激发光源、光纤光谱仪、SMA905‑SMA905光纤、数据线和计算机组成;将样品单液滴,通过电化学三电极体系施加电压,直接或间接产生荧光物质,在激发光源的照射激发下产生荧光,荧光信号最终传输到计算机处理,得到检测物质的含量。本发明方法利用单液滴代替传统光学检测比色池,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通过两种方法的联用,形成优势互补。

    一种microRNA快速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4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10085.8

    申请日:2018-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croRNA快速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与目标物两端完全互补的probe1和probe2,合成24nM的金纳米粒子,将probe1、probe2分别标记在金纳米表面,得到AuNPs-probe1和AuNPs-probe2溶液。当靶目标存在时,目标物与两个金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结构,发生聚集,从而导致溶液的颜色发生酒红色到紫色的变化。本发明通过检测杂交混合液的颜色变化反应,从而间接达到检测目标物的目的,这避免了昂贵仪器的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便,能够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的检测中。

    一种基于银染增强的纳米金技术检测核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7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92618.4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染增强的纳米金技术检测核酸的方法。首先通过设计指示探针RP和捕获探针CP分别与目标物DNA-7a两端互补,磁珠标记捕获探针形成MB-CP结构,金纳米标记识别探针形成Au-RP结构。在目标物核酸的存在情况下,磁珠上修饰的捕获探针以及金纳米修饰的识别探针分别与目标物的两端完全互补,形成“三明治”复合物结构,利用金纳米良好的催化作用,用银染增强的方式实现信号的放大,经磁性分离,硝酸消解沉积在金纳米上面的银后,再通过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其信号,从而定量检测目标物。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仪器简单,在遗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制备Pb3(PO4)2纳米线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58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940877.8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Pb3(PO4)2纳米线薄膜的方法。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将PbS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一种载体薄膜,把电极浸入PBS缓冲溶液中,再在恒温水浴锅中生长48~72小时,最后取出电极,电极上就自发地生长上Pb3(PO4)2纳米线薄膜。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且所制得的Pb3(PO4)2纳米线薄膜的附着力强,形貌规整,长径比大,直径均一,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在电极材料、传感器和增塑剂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酶催化还原氯金酸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425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879694.5

    申请日:2015-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酶催化还原氯金酸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制备方法。以Pt电极为基底电极,通过吸附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再在电极表面生长金来加固葡萄糖氧化酶在电极表面的固定。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生物分子与固体表面结合力弱,易泄露或解脱,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纳米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导电性好,对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加速酶的再生速度,提高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响应灵敏度。该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电化学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