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12551.9

    申请日:2012-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大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前述课题可以通过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特征在于,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002)面的平均层晶面间距为0.365-0.40nm,利用空气气氛中的差示热分析测得620℃以下没有放热峰,BET比表面积为1~7m2/g,平均粒径D50为5~25μm,而且(D90-D10)/D50为1.05以下。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80012551.9

    申请日:2012-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大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前述课题可以通过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特征在于,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002)面的平均层晶面间距为0.365-0.40nm,利用空气气氛中的差示热分析测得620℃以下没有放热峰,BET比表面积为1~7m2/g,平均粒径D50为5~25μm,而且(D90-D10)/D50为1.05以下。

    1,1-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1148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541.3

    申请日:2008-03-21

    Abstract: 一种1,1-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其特征在于,由中空丝形状的1,1-二氟乙烯系树脂多孔膜形成,且在压差为100kPa、水温为25℃的条件下测定的试样长L=200mm的透水量换算为孔隙率=70%时的换算值F(L=200mm,v=70%)(m/天),与基于根据半干/泡点法(ASTM·F316和ASTM·E1294)测得的孔径分布的平均孔径Pm(μm)的四次方值Pm 4 的比,即F(L=200mm,v=70%)(m/天)/Pm 4 为7万以上。该中空丝多孔膜,平均孔径比现有的进一步降低,因而在微粒除去性能提高的同时,透水量降低被抑制。通过将含有与现有的相比增大了超高分子量树脂成分的树脂原料、比例增大了的增塑剂和良溶剂的原料组合物进行熔融挤出并低温冷却,来制造的上述中空丝多孔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