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型电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1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230.0

    申请日:2008-03-07

    Inventor: 小杉伸一郎

    Abstract: 一种卷绕型电极电池,具有借助带状的隔板,将分别形成有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卷绕,形成为扁平形状的卷绕型的电极体14,和设有正极端子20以及负极端子22,将电极体以及电解液收纳在内部的壳体10。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具有形成有抵接隔板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电极部,以及在电极体的轴方向的一侧从隔板突出,并且没有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侧缘部。侧缘部形成沿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列的多个凸部,通过重叠卷绕正极板以及负极板,正极板的多个凸部相互叠层,形成正极极耳16,负极板的多个凸部相互叠层,形成负极极耳18。

    电池组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0582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087767.8

    申请日:200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2 H01M2/1061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平坦形状的电池元件,它们每个分别包括由片层薄膜密封的发电元件;壳体,其容纳着这些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电池元件,并且具有至少形成在其一端的开口;罩盖件,其固定在壳体的开口处,并且沿层叠方向推压层叠的电池元件;底部件,其在与壳体开口相反的一侧设在壳体与层叠的电池元件中的末端电池元件之间;第一架板,其设在电池元件之间并且与壳体接触;第二架板,其设在罩盖件与电池元件之间并且与壳体接触;第三架板,其设在底部件与电池元件之间并且与壳体接触;其中,罩盖件和底部件由导热率低于第一架板、第二架板和第三架板中的任何一个的导热率的材料形成。

    蓄电池管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743136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80000360.4

    申请日:2015-03-16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管理装置在蓄电池系统中进行电池单元的管理,该蓄电池系统具备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以及分别经由接触器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连接并与主电路连接的电力调整装置,蓄电池管理装置在蓄电池系统中进行电池单元的管理时,最小值判别部判别构成各电池单元的电池单体的最大电池单体电压与最小电池单体电压之差为规定值以下的电池单元中的最小电池单体电压的最小值,控制部将最小电池单体电压的最小值设为电池单体平衡目标电压来进行自己所管理的电池单元的电池单体平衡处理的控制,因此即使在构成电池单元的电池单体(或电池单体模块)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影响的波及来提高可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