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0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91287.X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提高地板通道刚性的这种加强,当对车辆输入荷载时抑制地板通道的振动使得在车内不会产生异响。通道加强构造(10)的构成具有:地板横梁(15a),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地板通道(13)与车辆两侧的下纵梁(12a)连结,该地板通道(13)在向车辆的室外侧开口的通道内配设有排气管;座椅托架(例如座椅托架16c),其配置于地板横梁(15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并与地板通道(13)接合;和第1通道加强部件(17),其在通道内与地板横梁(15a)在车宽方向上排列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7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15068.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使支承座椅的座椅托架与地板横梁之间的接合部难以剥离。座椅托架构造(10)具有:将车辆的下纵梁(12a、12b)与地板通道(13)连结的地板横梁(15a、15b);和配置于地板横梁(15a、15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并将下纵梁(12a、12b)或地板通道(13)与地板横梁(15a、15b)连结的多个座椅托架(16a~16d)。座椅托架(16a~16d)的构成具有:将地板面板(11)作为底面形成中空截面并从地板横梁(15a、15b)离开的主体部(16a4、16b4);和从主体部(16a4、16b4)与地板面板(11)结合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地板横梁(15a、15b)的作为下端部的托架(15a2)连结的连结部(16a3、16b3)。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075349.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地板构造,其在侧碰撞载荷输入时使横梁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刚性/强度平衡。包括:固定在车身侧部件上的座椅安装托架(62);使下纵梁(12)之间沿车宽方向相连并配置在底板(14)上的板上中央横梁(60);以及配置在底板(14)下的板下中央横梁(32),板下中央横梁具有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36),板下中央横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在板下中央横梁的端部中心线(C1)穿过倾斜部(36)且比下纵梁(12)的截面中心靠下方的位置与下纵梁结合,内侧固定部(78)与板上中央横梁(60)的位于倾斜部(3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上表面接合,外侧固定部(80)与下纵梁的内侧上壁(13a)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555304.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当输入侧碰撞荷载时使横梁从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依次变形而将侧碰撞荷载恰当吸收的车辆的底板构造。该车辆的底板构造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2、12);跨着各下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底板面板(14);和在各下纵梁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梁具有:配置于底板面板上且供前座椅的前腿部固定的面板上前横梁(58);配置于底板面板上且供前座椅的后腿部固定的面板上中央横梁(60);和配置于底板面板下的面板下中央横梁(32),面板上中央横梁(60)和面板下中央横梁(32)配置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610648780.X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松佑纪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面板构造,结构简易,能够提高针对来自所有方向的载荷的刚性,减少振动/噪声。该面板构造是在具有面形状的面板(P)上设置了各自独立的Y字状的加强筋(10)的面板构造。加强筋(10)具有从交点以相等间隔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分支部(10a、10b、10c)。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575371.0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具有后围板、后侧框架、后端横梁、第1加固板和第2加固板。后端横梁沿着后围板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后侧框架向上方离开而配置。第1加固板连接后侧框架和后围板。第2加固板在第1加固板的上方连接后侧框架和后端横梁。根据本发明,能提高车辆在行驶中发生向车宽方向的扭曲变形等时的刚性,进而能抑制后翼子板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6082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953404.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63 , B60K1/04 , B60K15/067 , B60K2001/0438 , B60K2015/0633 , B60K2015/0634 , B60K2015/0638 , B60L2270/40 , B60Y2304/00 , B60Y2304/03 , B60Y2304/05 , B60Y2304/072 , B60Y2304/078 , B60Y2306/01 , B60Y2400/112 , B62D25/2027 , B62D63/025 , Y10S903/951 , Y10S903/952 , B62D21/152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实现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的平台共用化来降低生产成本、将行李厢空间确保得大、且谋求轻量化。车身构造(10)具有汽油车(11)用的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和混合动力车(12)用的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第一、第二中间底板单元具备互换性。另外,能够将前底板单元(23)、后底板单元(24)共用于汽油车(11)、混合动力车(12)。即,能够将前底板单元(23)、后底板单元(24)作为平台(13)。进一步地,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具有箱体(41),在箱体(41)的内部(46)收纳有IPU(21)。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48780.X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松佑纪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面板构造,结构简易,能够提高针对来自所有方向的载荷的刚性,减少振动/噪声。该面板构造是在具有面形状的面板(P)上设置了各自独立的Y字状的加强筋(10)的面板构造。加强筋(10)具有从交点以相等间隔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分支部(10a、10b、10c)。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29005.X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36 , B62D25/2027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备:一对下纵梁;前底面板;底板通道,其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鼓出;以及横梁,其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接合、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闭。在所述底板通道内配设有:分隔部,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该底板通道内分隔;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分隔部的下部与所述纵壁的下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7259936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729347.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2/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紧器布置结构,可提供足够的空间来配置预紧器,以利将座椅的后部设置成较低,且不须在侧梁与座椅安装部之间保留间隙而可确保车身的刚性。预紧器布置结构包括:座椅罩,配置于座椅的座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其中所述座椅安装在车身底板上,所述座椅罩的下端部的后侧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沿着往所述车辆的后方的方向往上弯曲;以及预紧器,配置于所述车身底板上且连接侧梁,其中所述预紧器位于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下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