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7985A
公开(公告)日:2001-08-15
申请号:CN01111915.2
申请日:2001-0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支承驱动回转部件和与从动回转部件摩擦接触的变速回转部件的支架的移动,可进行从驱动回转部件向从动回转部件的变速的动力传递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中,获得不需要无级变速器以外的机构,可以用轻的力来推动车辆的装置。技术手段是,将驱动回转部件27与从动回转部件28的至少一方通过动力中断装置70在沿变速器轴26的轴线相互离开的方向驱动,并且解除驱动回转部件27及从动回转部件28与第一及第二摩擦传动面40、41之间的摩擦接触的至少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27C
公开(公告)日:2001-05-30
申请号:CN97113043.4
申请日:1997-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无级变速器中,合理地配置无线变速器的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使该无级变速器小型化。无级变速器备有锥形体式主变速器和由齿轮组构成的副变速器。副变速器的最后输出部件即减速齿轮通过球轴承支承在箱体上,主变速器的输出轴的端部通过滚针轴承及球轴承同轴地支承在沿减速齿轮轴线穿设的支承孔内,这样使无级变速器的半径方向尺寸减小。上述球轴承和滚针轴承在轴线方向重叠,这样使无级变速器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5751C
公开(公告)日:2000-08-23
申请号:CN95117662.5
申请日:1995-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离合器靠扩大或缩小离合器输出轴2一侧的离合器中心8与压力板9之间的间隔来实现离合器输入轴5与离合器输出轴2之间动力的传递或断开,其特征在于具有反向力矩限制机构20、25和限制器取消机构40、42。上述反向力矩限制机构20、25,通过反向力矩的输入可使上述压力板9朝着扩大相对于上述离合器8的间隔的方向移动;上述限制器取消机构40、42,在上述离合器中心8的回转数在空转时的回转数以下时,控制上述反向力矩限制机构,使其不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4C
公开(公告)日:2000-07-19
申请号:CN96121856.8
申请日:1996-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18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T具有支承在输入轴23外周的驱动面29,支承在输出轴22外周的从动面30,支承于锥体保持架31上、与上述两面29、30接触的多个双锥体39,以及支承于输出轴22外周的1个调压凸轮机构67。调压凸轮机构67产生的向左的推压载荷通过输出齿轮66和制栓65传递到输出轴22,向右的推压载荷通过从动面30、双锥体39、驱动面29、内侧齿轮半体26、套筒52、滚珠轴承62、套环59、滚珠轴承60以及制栓61传递到输出轴22。
-
公开(公告)号:CN1186187A
公开(公告)日:1998-07-01
申请号:CN97113043.4
申请日:1997-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无级变速器中,合理地配置无级变速器的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使该无级变速器小型化。无级变速器备有锥形体式主变速器和由齿轮组构成的副变速器。副变速器的最后输出部件即减速齿轮通过球轴承支承在箱体上,主变速器的输出轴的端部通过滚针轴承及球轴承同轴地支承在沿减速齿轮轴线穿设的支承孔内,这样使无级变速器的半径方向尺寸减小。上述球轴承和滚针轴承在轴线方向重叠,这样使无级变速器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98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101436.5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5/10
Abstract: 提供车辆用动力单元中的离合器控制装置。以在液压缸工作时成为动力传递状态的方式在发动机以及变速器之间设置有离合器的车辆用动力单元中,通过设成利用液压缸使离合器维持在连接状态来减少发动机的驱动损耗,促进发动机的燃料成本的减少。在连接由电动机(37)驱动的油泵(36)和液压缸(35A、35B)之间的连接油路(39A、39B)上设置有电磁开闭阀(40A、40B),对电动机(37)以及电磁开闭阀(40A、40B)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C)在离合器(15A、15B)的连接中闭合电磁开闭阀(40A、40B),以保持液压缸(35A、35B)的液压,并且使电动机(37)的工作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0550578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610075415.0
申请日:2006-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为,在由装有电动马达的箱可自由动作地支承的被驱动部件与电动马达之间设置齿轮式传动机构,在箱上设有限制所述被驱动部件的动作位置的动作位置限制机构,其中,不受被驱动部件的动作控制性的影响,在被驱动部件的规定动作位置处的动作限制时,避免冲击力作用在齿轮式传动机构的齿轮啮合面上。动作位置限制机构82构成为,在被驱动部件71的规定动作位置,与该被驱动部件71接触的止动件83在与箱68间隔着弹性部件84而浮动支承在箱68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49836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4840.4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462 , F16H39/14 , F16H59/141 , F16H61/425 , F16H2059/363 , F16H2059/68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无级变速器的控制方法,能够抑制车辆减速后立即再次加速所带来的弊害。液压无级变速器(10)在节流阀(61)完全关闭之后立即迅速打开(S4:Yes)且发动机转速NE[rpm]急剧上升时(S6:Yes),停止变速执行机构(36)的动作,暂停变速控制(S7)。这样,即便在车辆(50)减速后立即再次加速时,实际的发动机转速NE大幅超过目标发动机转速T_NE,也可以防止不希望的变速控制(加档),其结果,可以产生更为理想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8932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75415.0
申请日:2006-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为,在由装有电动马达的箱可自由动作地支承的被驱动部件与电动马达之间设置齿轮式传动机构,在箱上设有限制所述被驱动部件的动作位置的动作位置限制机构,其中,不受被驱动部件的动作控制性的影响,在被驱动部件的规定动作位置处的动作限制时,避免冲击力作用在齿轮式传动机构的齿轮啮合面上。动作位置限制机构82构成为,在被驱动部件71的规定动作位置,与该被驱动部件71接触的止动件83在与箱68间隔着弹性部件84而浮动支承在箱68上。
-
公开(公告)号:CN1223775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2146871.0
申请日:2002-10-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5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带有无级变速机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只设有一个自动离合器就可以同时满足可以容易地进行起动、不用特别的离合器操作可以进行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车辆的轻快的推动。在发动机输出轴(1)及驱动轮驱动系统(6)间夹设无级变速机(T),该无级变速机(T)具有与发动机输出轴(1)相连的变速输入轴(10)和变速输出构件(18),并可以无级地改变其两者(10、18)间的变速比,其特征在于,在变速输出构件(18)与驱动轮驱动系统(6)之间夹设着自由离合器(C),该自由离合器(C)在变速输入轴(10)的转速小于规定值时成为断开状态,在为规定值以上时成为结合状态,在变速输出构件(18)与离合器输入构件(42)之间设有面压力控制机构(3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