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细菌粘附的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25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096532.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曾戎 曹惠 屠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细菌粘附的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PVAm‑PC和KH560反应,制备三甲氧基硅烷磷酸胆碱化聚乙烯胺,再利用其对医用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抗细菌黏附的医用材料。三甲氧基硅烷可以被水解活化形成硅烷醇,硅烷醇基团脱水形成共价键,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磷酸胆碱基两性离子涂层,其无机网络结构可使磷酸胆碱化聚乙烯胺固定于医用材料表面,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另外,两性离子聚合物在生理环境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水形成水合层,具有良好的抗细菌粘附性,磷酸胆碱基团可兼顾改善生物相容性,使改性后的医用材料对正常细胞无毒,在生理环境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广谱抗细菌粘附性能。

    一种抗细菌粘附的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2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96532.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曾戎 曹惠 屠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细菌粘附的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PVAm‑PC和KH560反应,制备三甲氧基硅烷磷酸胆碱化聚乙烯胺,再利用其对医用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抗细菌黏附的医用材料。三甲氧基硅烷可以被水解活化形成硅烷醇,硅烷醇基团脱水形成共价键,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磷酸胆碱基两性离子涂层,其无机网络结构可使磷酸胆碱化聚乙烯胺固定于医用材料表面,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另外,两性离子聚合物在生理环境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水形成水合层,具有良好的抗细菌粘附性,磷酸胆碱基团可兼顾改善生物相容性,使改性后的医用材料对正常细胞无毒,在生理环境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广谱抗细菌粘附性能。

    微管支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6756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494576.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模拟天然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微管支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向PLGA溶液中加入TCP和/或万古霉素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2)对模具施加不同梯度的温度,待混合溶液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冷冻,得到微管支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PLGA作为基础材料,通过复合TCP及万古霉素,构建PLGA/TCP/万古霉素复合支架,支架中富含的Ca、P成分赋予支架材料成骨活性,其中负载的万古霉素在治疗中能够发挥杀菌抗炎功效,最终在临床治疗中实现骨缺损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微管支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67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94576.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模拟天然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微管支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向PLAG溶液中加入TCP和/或万古霉素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2)对模具施加不同梯度的温度,待混合溶液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冷冻,得到微管支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PLGA作为基础材料,通过复合TCP及万古霉素,构建PLGA/TCP/万古霉素复合支架,支架中富含的Ca、P成分赋予支架材料成骨活性,其中负载的万古霉素在治疗中能够发挥杀菌抗炎功效,最终在临床治疗中实现骨缺损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一种含两性氨基酸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03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1208218.6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两性氨基酸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氨基受保护的氨基酸溶于溶剂1中,加入亚磷酸二苯酯和缚酸剂,搅拌反应后生成双取代氨基保护的氨基酸膦酸酯,蒸除溶剂后加入溶剂2,得到溶液A;将6‑O‑三苯基甲醚化壳聚糖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三乙胺和四氯化碳,得到溶液B;置溶液B于冰水中,逐滴加入溶液A,搅拌反应,得到氨基酸改性壳聚糖衍生物粗品。本发明的壳聚糖衍生物一方面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另一方面赋予其具有氨基酸基两性聚合物所特有的超亲水性、抗黏附性和响应性,且可以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微球的双注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9548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811414.7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微球的双注射系统。所述的制备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微球的双注射系统,包括双通道注射泵、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具有三通结构的T型管和接收容器;所述的具有三通结构的T型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部端;第一端部的一端和第二端部的一端均与第三部端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轴线平行;第一端部与第一注射器连接,第二端部与第二注射器连接;接收容器位于第三端部下方;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固定在双通道注射泵上。该系统应用于制备聚合物载药微球,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乳液与凝固液的流速与接触时间,进而方便控制微球的粒径与形态。

    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71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811263.5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湿法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该湿法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纺丝注射器、静电发生器、旋转电机、凝固浴装置和接受转轴;其中,纺丝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纺丝注射器的针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旋转电机与接受转轴连接,带动接受转轴旋转;接受转轴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连接;接受转轴的下端位于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纺丝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凝固浴装置液面以下。利用该装置,纺丝原液在剪切力和静电力共同作用下逐渐拉长变细,纺丝液中的溶剂逐渐扩散到凝固浴中,纺丝液逐渐固化为纤维,最后被接受转轴接收形成取向纤维膜,干燥后得到微纳米纤维膜材料。

    一种用于蛋白质药物传输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68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51917.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蛋白质药物传输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亲性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溶解于水中,并用有机溶剂稀释;(2)将蛋白质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配置成溶液;(3)将步骤(2)制备所得溶液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超声分散,并旋转蒸发成膜;(4)将步骤(3)所成膜加入溶剂重新分散,得纳米粒子溶液,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包载蛋白质药物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可保持蛋白质药物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能够在蛋白质药物制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6090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094042.2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骨修复材料是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的孔表面包裹两层膜,从内至外,第一层膜主要成分为骨生长因子和壳聚糖;第二层膜主要由骨生长因子和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按质量比(0~0.001)∶1混合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浸入骨生长因子/壳聚糖溶液中,晾干,再将其浸入骨生长因子/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中,晾干,得到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实现多种骨生长因子的持续缓慢联合释放或序贯释放,提高了骨缺损组织的修复效果,在骨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种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89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85088.4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液晶的制备: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于丙酮溶液中,加入丙烯酰氯,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清洗3-5次,透析,干燥;然后将得到的产物溶于丙酮中,滴加辛酰氯,反应,清洗,透析,干燥,即得到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2)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的制备:将丙烯酰化-辛酰化-羟丙基纤维素酯类液晶溶于四氢呋喃中,取此溶液成膜,然后加入肝素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清洗,得到表面肝素化的纤维素酯类液晶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