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005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181326.0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水热合成纳米带状V2O5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0.001~0.01M的溶液1;(2)将NH4VO3溶于溶液1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浓度为14.2mM~428mM的溶液2;(3)将还原剂按体积比1∶5~1∶10加入溶液2中,搅拌,转入聚四氟乙烯的内衬反应釜中,在160℃~18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2~24h,干燥,得到NH4V4O10沉淀;(4)将干燥后的沉淀于300℃~500℃下热处理1~3h,得纳米带状V2O5。该纳米带状V2O5可应用于制备传感器、自旋电子器件、纳米光刻模板或高容量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338190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98033.6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表面包覆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将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混合搅拌,得混合物;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质量比为1∶10~30;第二步:在15~35℃持续搅拌混合物,同时以0.01~0.03ml/s滴加浓磷酸,继续搅拌0.5~10小时;磷酸与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质量比为1∶4~20;第三步:将混合物在15~35℃下静置6~60小时或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并在100~240℃的烘箱中放置6~60小时,除去反应残液,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经干燥得表面包覆的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该包覆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具有极佳耐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05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81326.0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水热合成纳米带状V2O5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0.001~0.01M的溶液1;(2)将NH4VO3溶于溶液1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浓度为14.2mM~428mM的溶液2;(3)将还原剂按体积比1∶5~1∶10加入溶液2中,搅拌,转入聚四氟乙烯的内衬反应釜中,在160℃~18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2~24h,干燥,得到NH4V4O10沉淀;(4)将干燥后的沉淀于300℃~500℃下热处理1~3h,得纳米带状V2O5。该纳米带状V2O5可应用于制备传感器、自旋电子器件、纳米光刻模板或高容量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468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710031749.2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菌剂是以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离子交换材料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负载锌离子和稀土离子双活性中心,锌离子的含量为6.0~8.0wt%,稀土离子的含量为2.0~4.0wt%。该抗菌剂是通过液相或固相离子交换法将锌离子和稀土离子交换至载体中,然后经过后处理制得无机复合抗菌剂。该抗菌剂由于含有可产生协同效应的锌离子和稀土离子双抗菌活性中心,故其抗菌谱广、抗菌效率较高,并且具有耐热性和耐光性优良、颜色稳定、成本低的特点,是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理想替代品,可添加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纸张或陶瓷等材料中制备抗菌功能材料和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343535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30250.4
申请日:2008-08-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表面包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磷酸三酯混合并充分搅拌,得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磷酸三酯的混合物;其中,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磷酸三酯的质量比为1∶2~20;第二步:将所述混合物放入高压反应釜,密封后置于100~260℃的烘箱中,烘烤6~100小时;第三步:取出高压反应釜,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除去反应残液,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进行研磨,得经过表面包覆的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本发明提供的包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还可增强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38190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98033.6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表面包覆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将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混合搅拌,得混合物;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与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质量比为1∶10~30;第二步:在15~35℃持续搅拌混合物,同时以0.01~0.03ml/s滴加浓磷酸,继续搅拌0.5~10小时;磷酸与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质量比为1∶4~20;第三步:将混合物在15~35℃下静置6~60小时或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并在100~240℃的烘箱中放置6~60小时,除去反应残液,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经干燥得表面包覆的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该包覆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具有极佳耐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468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31749.2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菌剂是以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离子交换材料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负载锌离子和稀土离子双活性中心,锌离子的含量为6.0~8.0wt%,稀土离子的含量为2.0~4.0wt%。该抗菌剂是通过液相或固相离子交换法将锌离子和稀土离子交换至载体中,然后经过后处理制得无机复合抗菌剂。该抗菌剂由于含有可产生协同效应的锌离子和稀土离子双抗菌活性中心,故其抗菌谱广、抗菌效率较高,并且具有耐热性和耐光性优良、颜色稳定、成本低的特点,是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理想替代品,可添加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纸张或陶瓷等材料中制备抗菌功能材料和制品。
-
-
公开(公告)号:CN1212683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13869.1
申请日:2003-03-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将稀土离子溶液、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及络合还原剂充分混合,燃烧,得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将所得的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和CaH2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放入高温炉中,H2气环境保护下进行还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洗涤、干燥,即可制得AB5型贮氢合金。上述方法可制得10μm以下的单相合金粉,且粒径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30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10301397.4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公开一种核壳结构与空心结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是将2,4-二羟基苯甲酸、醛、左旋赖氨酸和脂肪醇类有机溶剂按一定配比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60℃~80℃,反应12h~48h后过滤,得到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粗产品,然后分别用有机溶剂和水洗涤、过滤后干燥,得到直径为500nm~1500nm的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和空心结构聚合物微球。本方法的原料种类少、成本低,制备步骤少、设备简单,而且采用同种原料可以同时制备核壳结构与空心结构聚合物微球,可根据需要调节产品的种类及产量,同时制备的聚合物微球具有均一性好和尺寸可控的优点,能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