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纳米银的聚膦腈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11658.5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纳米银的聚膦腈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纳米银的聚膦腈复合抗菌剂为浅黄色粉末,是以含量为98.5~95.5wt.%、平均粒径为环三膦腈-4,4’-二氨基二苯醚环交联共聚物的实心微球为载体,负载1.5~4.5wt.%的粒径为20~80nm纳米银。本发明载纳米银的聚膦腈复合抗菌剂中抗菌活性成分银以原子态存在,故具有安全低毒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制备成抗菌喷剂直接喷洒在材料及制品表面保持长效抗菌活性,也可以添加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和纸张等材料及制品中获得长效抗菌功能。

    含镉氧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2609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3113677.X

    申请日:2003-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含镉化合物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它是由镉和其他的氧化物组成的,其组成式为:aM·bM′·cR:Lnx。其中M选自Cd的氧化物;M′选自Si、Ge、Sn、Ti、Zr、Al、Ga、In、B、P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物;R为H3BO3、P2O5中的一种或两种;Ln为Eu、Pr、Tb、Ce、Sm、Dy、Nd、Er、Ho、Tm、Mn、Pb、Sn、Sb、Bi、In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a、b、c、x为摩尔系数。该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分别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长余辉发光。其制备方法如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原料按其组成进行配比,温度900-1200℃,反应时间1-6小时,在空气中煅烧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材料。

    一种单基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0372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120806.1

    申请日:2003-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基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其组成为:CdSiO3:Re3+,其中,CdSiO3为基质,Re3+是稀土激活离子。按原料1∶1配比称取CdCO3和SiO2原料,按0.1-20%摩尔分数称取激活剂,充分混合后置于刚玉坩埚内,加盖,灼烧;高温出炉,空气中冷却即可获得体色为白色的产物。经254nm紫外光照射一分钟,可观察到样品强的长余辉发射,发射颜色因不同激活离子而有所不同。

    一种单基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8854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20806.1

    申请日:2003-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基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其组成为:CdSiO3∶Re3+,其中,CdSiO3为基质,Re3+是稀土激活离子。按原料1∶1配比称取CdCO3和SiO2原料,按0.1-20%摩尔分数称取激活剂,充分混合后置于刚玉坩埚内,加盖,灼烧;高温出炉,空气中冷却即可获得体色为白色的产物。经254nm紫外光照射一分钟,可观察到样品强的长余辉发射,发射颜色因不同激活离子而有所不同。

    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38343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3113869.1

    申请日:2003-03-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将稀土离子溶液、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及络合还原剂充分混合,燃烧,得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将所得的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和CaH2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放入高温炉中,在H2气环境保护下进行还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洗涤、干燥,即可制得AB5型贮氢合金。上述方法可制得10μm以下的单相合金粉,且粒径均匀。

    含镉氧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31272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3113677.X

    申请日:2003-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含镉化合物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它是由镉和其他的氧化物组成的,其组成式为:aM·bM′·cR:Lnx。其中M选自Cd的氧化物;M′选自Si、Ge、Sn、Ti、Zr、Al、Ga、In、B、P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物;R为H3BO3、P2O5中的一种或两种;Ln为Eu、Pr、Tb、Ce、Sm、Dy、Nd、Er、Ho、Tm、Mn、Pb、Sn、Sb、Bi、In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a、b、c、x为摩尔系数。该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分别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长余辉发光。其制备方法如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原料按其组成进行配比,温度900-1200℃,反应时间1-6小时,在空气中煅烧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材料。

    复合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699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024643.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偶联剂,氧化石墨烯(GO)和负载银的氧化锌(Ag/ZnO)为原料,采用共价方式构建GO‑IPDI‑Ag/ZnO NPs(AGO)纳米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溶液共混(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AGO@HPC复合薄膜。将AZ纳米填料引入羟丙基纤维素(HPC)基质,由于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离子之间的抗菌协同效应,以及复合材料与HPC基质之间的良好的相容性,使复合薄膜抗菌活性大幅提高,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率高、耐热性、耐紫外抗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

    新型炭管及其合成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6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37093.0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管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反应釜中,使用含碳链有机物做碳源,以乙酸盐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用量比是10mL∶1g~50mL∶3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本发明可获得大小较均匀,尺寸可控、且含有丰富亲水性官能团的炭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