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的模具及O型圈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12165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996288.2

    申请日:2015-12-04

    Inventor: 庞威 王雪光 潘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型圈的模具及O型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的底部设有外分型面,下模具的顶部设有内分型面,上模具和下模具扣合后形成分型面,分型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的O型圈采用斜面分模法生产,使分型面避开O型圈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内径区域,O型圈的密封区域是光滑的,没有分型面,也不存在披锋,使回油接头的安装顺滑方便,而且密封可靠,可消除O型圈切边;O型圈生产加工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用性强。

    发动机的燃油滤清器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00131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94534.9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上设有多个回油孔或回油接头,多个回油孔或回油接头分别与喷油泵回油孔以及喷油器回油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滤清器通过回油孔或回油接头与喷油泵、喷油器等的回油孔连接,使得大部分未被使用的燃油回到燃油滤清器进行循环,无需设计燃油分配器或其他过渡接头以及总回油管回到汽车或船舱的油箱,燃油管路简洁美观、燃油系统零件少、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方便装配和维护保养,并且产品容易推广应用。

    一种高位回油管路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8000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298608.8

    申请日:2016-11-30

    Inventor: 王羽 王雪光 蒋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位回油管路,包括与喷油器相连的第一回油管路和与油泵相连的第二回油管路;所述第一回油管路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并分别与多个喷油器回油口的位置一一对应的第一回油管段,所述的每个第一回油管段的端部均设有可与喷油器回油口相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回油管路包括与油泵卸油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回油管段,所述第二回油管段的端部设有可与油泵卸油孔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的第一、第二回油管路在高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位置交汇并共同连接至与整车回油管连接的整车胶管接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装配性好,布置灵活性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油泵和高压管路而造成发动机难启动的问题。

    自动排除空气的燃油滤清器

    公开(公告)号:CN20522554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127880.5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除空气的燃油滤清器。该自动排除空气的燃油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用来清洁燃油;以及真空源形成装置,其进气端与所述燃油滤清器保持连通,并具有排气端和内置控制单元,所述内置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真空源形成装置的工作执行机构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真空源形成装置并通过排气端及排气管路与油箱连通。该自动排除空气的燃油滤清器通过在传统燃油滤清器的基础上集成形成真空源的装置,该装置内置控制单元,燃油滤清器内燃油析出的大团空气在真空源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很好的排除,包括由于燃油系统相关零件密封不严而渗入的气体,从而解决由于燃油系统存在空气而导致内燃机启动困难、无法启动问题。

    组合式接头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90132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905744.8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接头,包括:旋入段,其用来通过球形管节和外套螺母与管路连接,旋入段的端口呈内凹锥形,该内凹锥形用来与球形管节配合,旋入段具有第一外螺纹,该第一外螺纹用来与外套螺母螺纹连接;以及铰接段,该铰接段与旋入段的连接处具有凸棱,铰接段的中间部位具有径向孔,铰接段的中间部用来与铰接式管接头体铰接,铰接段的端头部具有第二外螺纹,该第二外螺纹和凸棱用来紧固铰接式管接头体。该组合式接头功能多。

    回油轨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75465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662954.4

    申请日:2014-11-07

    Inventor: 王雪光 陶喜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油轨。该回油轨包括:回油轨主体,其为管状,并具有作为回油轨主体油道的管腔,该回油轨主体的侧壁及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过油口,所述回油轨主体的下侧壁布设有安装搭子;以及油管接头,其具有与燃油回油管的管螺母适配螺接的轴向内螺纹孔,该油管接头对应焊接固定在所述回油轨主体的侧壁及两端的过油口处。该回油轨安装方便,减少生产节拍,提高装配质量和燃油系统可靠性,使整机布置美观,容易推广应用;通用性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低研发成本;回油压力稳定,能更好的保护燃油系统;减少了专用件的数量,进而减少制造成本、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

    柴油机备用机油罐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14158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889391.8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备用机油罐。该机油罐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双层结构,内层具有向下弯折形成的集油环槽和开设在该集油环槽底部的泄油口,并在内层中央向上弯折形成与底座连接的内螺纹端口;底座,其为具有中间径向凸缘的管件,径向凸缘上部的管端头具有与罐体底部内螺纹端口适配螺接的安装外螺纹,并在侧壁开设有泄油孔;径向凸缘下部的管端头具有与气缸体螺接的外螺纹;排气管组件,其包括:排气管和布设在排气管两端的管接头,排气管通过一端管接头与罐体顶部连通,通过另一端管接头与发动机内腔连通。该机油罐能够向发动机运动副补充润滑油,避免出现抱死故障。

    一种稳压燃油分配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35696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834884.5

    申请日:2016-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压燃油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所述分配器主体的一端作为燃油入口端,所述的分配器主体外围设有多个燃油出口端,所述的分配器主体内设有一直径大于所述燃油出口端直径的缓冲腔,在所述缓冲腔一侧的燃油入口端上设有一与进油管相适配的过渡接口,所述缓冲腔另一侧的分配器主体内设有一压力缓冲机构;所述的燃油出口端设于所述过渡接口和压力缓冲机构之间的缓冲腔外围,并且,所述的燃油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的缓冲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采用缓冲腔和压力缓冲机构对燃油分配器内的压力进行两次缓冲,压力缓冲效果更好,压力输出值更稳定,有效避免因压力冲击造成相关零部件损坏的现象。

    分段式的单体泵进油管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00660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839626.6

    申请日:2016-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的单体泵进油管。该单体泵进油管包括:分段式进油总管,其一端堵死,另一端连接燃油的进油接口,该分段式进油总管具体包括:多节进油管和连接该多节进油管的三通接头,相邻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侧接口连接;以及多根进油歧管,其一端连接分段式单体泵上的接口,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上方接口连接,从而将进油歧管与分段式进油总管连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的单体泵进油管。该分段式的单体泵进油管管路承受的应力较小,管路断裂的风险降低,管路可靠性提高;减少了整改时间和单体泵接头因经常拆装而造成的漏油风险;管路生产工艺要求简单,降低了管路包装和运输的难度。

    信号盘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58490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838401.9

    申请日:2016-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盘。该信号盘包括:信号盘主体,其为塑料或尼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信号盘主体包括:外环体、连接筋条和法兰盘,该外环体为圆环状,所述法兰盘布设在外环体的中央,并通过多根连接筋条与外环体的内周连接固定,所述法兰盘的中央开设有安装孔;信号齿,其为软磁性材料,该信号齿嵌入所述信号盘主体的外环体的外周;以及防错标识,其设置在所述外环体上。该信号盘采用非金属合成材料制作,重量和成本显著降低,安装方便、生产和装配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