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挡板的双光透镜模组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19855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20083586.1

    申请日:2017-01-22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前照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挡板的双光透镜模组,包括前照灯座、球面透镜和透镜支架,球面透镜通过透镜支架架设在前照灯座的前端,前照灯座的尾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LED安装座和第二LED安装座,第一LED安装座相对靠近前照灯座的前端,第二LED安装座相对远离前照灯座的前端,第一LED安装座和第二LED安装座上均安装有LED光源,第一LED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前照灯座尾端的第一反射器,第二LED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前照灯座尾端的第二反射器。本实用新型的无挡板的双光透镜模组,将两个发射器错开设置在前照灯座上,在同一个前照灯上实现了远近灯光的切换,便于调整。

    动车组前照灯一体化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593162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17240.7

    申请日:2015-04-10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陈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前照灯一体化安装结构,与动车组车头固定,包括后壳,所述后壳为具有一开口的罩体,后壳的开口处具有安装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与法兰边固定,安装柱的另一端向远离后壳开口的罩体底部一侧延伸,后壳的开口上罩设有一灯罩,所述灯罩与后壳卡接;灯罩与后壳之间安装有一装饰框,所述装饰框与后壳的开口处,以及灯罩的内壁外周相固定,所述装饰框上至少设有远光组件安装部和近光组件安装部。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前照灯一体化安装结构,可以从正面拆解卡接在后壳上的灯罩,拆卸方便,便于维护修理;一体化结构抗冲击性能好,安装角度容易调节。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照明故障反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587514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89479.4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照明故障反馈系统,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左标志灯反馈模块(1)和右标志灯反馈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标志灯反馈模块(1)包括左标志灯模块(6)和与其串联的继电器(7),所述的右标志灯反馈模块(2)包括右标志灯模块(8)和与其串联的继电器(7),左标志灯反馈模块(1)和右标志灯反馈模块(2)的继电器(7)分别通过正端反馈线(3)和负端反馈线(4)与控制台(5)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继电器作为反馈信息的传递开关,反馈信息的传递及时可靠,反馈线结构简单并能承受较大的反馈电流,适宜推广使用。

    一种用于地铁前照灯的线缆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580322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89484.5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前照灯的线缆密封结构,包括总成壁(1)和穿过总成壁(1)的线束(2),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壁(1)的两侧设有套置在线束(2)外壁上的保护套(3),保护套(3)的另一侧设有套置在线束(2)外壁上的热缩管(4),所述的热缩管(4)位于总成壁(1)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柱形的保护套配合热缩管包裹线束可有效减少线束与总成壁之间的间隙,提高气密性;同时橡胶作为一种表面光滑、柔软的材质,保护套也可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易于组装的特点,适宜广泛适用于地铁前照灯总成上线束穿孔的密封。

    动车组前照灯的光线调节机构安装座

    公开(公告)号:CN202163458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46411.0

    申请日:2011-07-13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赵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前照灯的光线调节机构安装座,包括灯体(1),该灯体(1)上设有成对对称设置的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下端嵌入灯体(1)内并穿出灯体(1)的下端面,安装座(3)的外侧下部上设有内凹的定位槽(6),定位槽(6)内嵌有固定安装座(3)的轴用挡圈(7),轴用挡圈(7)位于灯体(1)的下侧;安装座(3)的内部为与调节装置(2)相嵌合的两端开放的安装腔(4),安装腔(4)的腔壁上部设有凸出腔壁的卡块(5),安装腔(4)的腔壁下部上设有环形的内凹固定槽(10),固定槽(10)内嵌有固定调节装置(2)的孔用挡圈(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并且易于安装使用,适宜推广使用。

    具有隔热功能的地铁前照灯

    公开(公告)号:CN202130462U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20246371.X

    申请日:2011-07-13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赵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地铁前照灯,包括灯泡(1)、反射器(2)、下安装框(3)、上安装框(4)和灯罩(5),灯泡(1)安装在反射器(2)上,灯泡(1)的前端伸入反射器(2)内,反射器(2)的上沿与下安装框(3)的下端相连,下安装框(3)的上侧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安装框(4),上安装框(4)的上侧设有灯罩(5),所述的下安装框(3)和上安装框(4)之间设有隔热架(6),隔热架(6)内设有隔热玻璃(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充分发挥隔热玻璃的耐热性能,将高聚光的大部份热量挡在隔热玻璃的内侧,减少到达灯罩的热量,避免灯罩出现非正常老化的现象,实际延长其使用寿命。

    地铁前照灯的安装结构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59990U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20116800.7

    申请日:2010-02-23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赵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前照灯的安装结构,包括地铁前照灯、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与地铁前照灯后壳相嵌合的框架,地铁前照灯的后壳外缘设置若干球头向外的球头螺钉,安装框上对应各球头螺钉的位置开设与其相配合的尼龙卡扣。所述安装框上开设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前照灯的安装结构可使地铁前照灯从外部看不出明显的安装痕迹,且安装方便、便于拆卸。

    轨道交通LED光源和激光光源共用照灯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8442056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479043.5

    申请日:2022-09-19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陈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LED光源和激光光源共用照灯组件,包括灯罩、上散热组件以及下散热组件,上散热组件安装在灯罩顶面,下散热组件安装在灯罩底面;上散热组件包括上散热片,上散热片安装在灯罩顶面;下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管、下散热片以及散热扇,通过在灯罩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散热组件,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下散热组件能够为灯罩内增加空气流动,从而增强其散热效果,避免LED灯由于过热出现光衰现象,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轨道车辆照明灯用自切换尖峰电流抑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53307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634470.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用自切换尖峰电流抑制装置,包括串联于照明灯供电正线Vi+上的尖峰电流吸收电路,供电正线Vi+与供电负线Vi‑之间并联有电阻降压电路、电容充放电电路、消火花电路和继电器切换电路。尖峰电流吸收电路:具有二个功率电阻RT1、RT2;电阻降压电路:具有四个电阻R2、R3、R4、R5;电容充放电电路:具有一个电解电容C2;消火花电路:具有电容C1、电阻R1;继电器切换电路:具有继电器K。本实用新型以简便的电路有效地抑制了照明灯具启动瞬间产生的大尖峰电流,并能在尖峰过后自动切断功率电阻以减低线路热损耗,起到了保护列车控制继电器与列车照明线路安全的作用。

    轨道车辆前照灯密封结构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30292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3104215.8

    申请日:2020-12-21

    Inventor: 林敏 何红心 陈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前照灯密封结构,安装在车辆的车体上,所述前照灯具有壳体、灯罩,灯罩与车体之间采用螺钉固定,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前端面固定有朝向灯罩的反射镜,散热片前端面中心位置安装有LED光源,所述的灯罩内侧面与车体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两端相接处呈台阶状搭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密封条两端相接处设计成台阶状搭接结构,前照灯固定在车体后密封条两端相互压紧,提高了前照灯与车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外界雨水沿密封条连接处流入车体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