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425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30126.1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特点是先在桥梁护栏的两外侧安装图像监控系统,然后在桥梁非通航孔部分的两侧分别安装船舶拦截装置,当船舶偏离航线进入设定的拦截网启动区后,图像监控系统将启动指令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拦截网立于水面上,船舶撞击拦截网,拦截网兜住船舶的船首,船舶带动拦截网一起向桥梁方向移动,拦截网在船舶的带动下与支撑杆分离,并拉动与之相连的铁链移动,铁链拉动沉块在水底的淤泥中移动,产生对船舶的拖阻力,实现对来撞船舶的有效拦阻;优点是通过该拦截方法可使来撞船舶在拦截网的拖阻力作用下,逐渐降低航行速度直至停止移动,以阻止船舶靠近或撞上桥梁,保障桥梁和船体的安全。

    一种高程自适应式船舶拦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732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6475.3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程自适应式船舶拦截方法,特点是在桥梁非通航孔部分的两侧分别安装船舶拦截装置,船舶撞上拦截装置的触发缆绳或触发网时,当船舶的撞击力超出触发缆绳的破断强度时,触发缆绳通过触发机构触发可伸缩连接机构快速上升并带动拦截网一起快速上升,兜住船舶的船首,船舶带动拦截网一起向桥梁方向移动,并拉动与之相连的铁链一起移动,铁链拉动沉块沉入水中至水底,沉块在船舶的拖动下在水底的淤泥中移动产生对船舶的拖阻力,实现对船舶的有效拦阻;优点是当船舶偏离航行轨道时,通过该拦截方法可使来撞船舶在拦截网的拖阻力作用下,逐渐降低航行速度直至停止移动,以阻止船舶靠近或撞上桥梁,保障了桥梁和船体的安全。

    一种大吨位船舶拦阻方法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3016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010130732.4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船舶拦阻方法,特点是先在水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固定墩,并在相邻两个固定墩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恒阻力装置,然后取极限拉力小于等于固定墩的水平抗撞力的拦截索,将恒阻力装置的一端与拦截索连接,将恒阻力装置的另一端与固定墩连接,最后在相邻两个固定墩之间设置多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浮筒,将拦截索固定连接到浮筒的上部;优点是通过本方法可实现对较大航速的大吨位船舶进行有效拦阻,它可以防止固定墩和拦截索因受力过大而被损坏或断裂,保证了拦阻的有效性,适用大范围防护具有巨大动能的大吨位船舶对桥梁的撞击;而且本方法所使用的拦阻系统寿命期长,更换和维护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工程应用。

    一种用于长桥的可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43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932841.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桥的可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特点是在长桥非通航孔的有效拦截行程处安装至少一个可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并在长桥上安装监测系统和报警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船舶的航向、船速和位置,当监测系统监测到船舶偏离航道时,将所监测到的船舶航向、航速和位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若船舶继续偏离航道航行,控制系统控制可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及时移动到所需拦截的位置,以实现对船舶的拦截;优点是既能实现船舶的有效拦截,又不需要在长桥的非通航孔前安装大型的拦截装置,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安装和搬运都非常方便简单,机动性强。

    一种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6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4005.3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E02B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特点是将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两端分别与力控制器固定连接,且力控制器对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极限拉力小于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抗拉强度,在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上固定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浮筒,使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整体浮在水面上,形成船舶拦截装置,控制船舶拦截装置与船舶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式,当船舶撞上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时,上述船舶拦截装置实现对船舶的有效拦阻;优点是本方法可有效防止船舶拦截装置在拦阻船舶的过程中因拦截索或拦截网滑到船底而导致拦阻失效,实现对具有常见船首形状尤其是前倾型首的船舶的有效拦阻。

    一种吸能性能良好的高速公路护栏

    公开(公告)号:CN10301534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05107.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能性能良好的高速公路护栏,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立柱至少一侧的护栏板,特点是立柱与护栏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橡胶圈防阻块,立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橡胶圈防阻块上设置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沿橡胶圈防阻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橡胶圈防阻块通过第一套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橡胶圈防阻块通过第二套环与第二连接块固定。优点是在立柱与护栏板之间设置橡胶圈防阻块,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粘弹特性,当一定质量的车辆以一定的速度和撞击角撞击高速公路护栏时,此橡胶圈防阻块可较大程度地吸收车辆的撞击动能,防止双波形钢板发生更大的变形,将车辆以较小角度引导到正常车道。

    一种高速加载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525999.2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加载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先在圆截面压杆的前端端面固定设置圆柱形被测试件,并在压杆上粘贴应变片,将应变片与超动态应变仪电连接,然后在被测试件的前方固定安装光触发测速装置,再用弹丸发射装置发射弹丸,弹丸穿过光触发测速装置撞击被测试件,最终通过关系式得到被测试件的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时程;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可测得被测试件在受撞击过程中的动态力学特性(如:压入力、压入速度和压入位移的时程),以便于更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而且本方法可适用于较高的冲击速度,其冲击速度可达100m/s;同时,该实验方法的测量精度高、数据处理方法简单。

    一种保持高空坠物平衡的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6608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15390.7

    申请日:201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高空坠物平衡的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包括液压控制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承载柱,活塞位于缸体内,承载柱与活塞固定,承载柱垂直伸向地面;液压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预紧力机构,阀芯可在阀体内移动,阀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阀体的A端设置有油液压力传送孔,进油口与油液压力传送孔连通,阀芯外周设置有环形凹腔,环形凹腔与进油口连通,在阀体上设置有管路接口。本发明可以根据物体坠地时的碰撞条件,自动调节承载柱伸长缩短,使得整个装置能很好的平衡,保持原有的坠落方向。

    一种测量船舶撞击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64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9414.4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船舶撞击力的方法,特点是先在桥墩上安装密封的钢围箱,并在钢围箱上划出一块迎撞区,然后在迎撞区上设置方形的迎撞箱,接着设定迎撞箱的前面板为迎撞面,在迎撞箱的后面板、左右面板以及底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多个呈阵列分布的X向、Y向和Z向测力传感器,再用船舶撞击迎撞面,迎撞箱内的X向、Y向、Z向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各自所受到的撞击力Fx、Fy、Fz,最后通过合力公式计算得到船舶撞击桥墩的总撞击力;优点是由于将迎撞箱安装在密封的钢围箱上,使得迎撞箱可随水位变动而上下浮动,保证了船舶对迎撞箱的撞击部位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在迎撞箱的X、Y、Z三个方向都安装有测力传感器,并通过求合力的方式得到船舶的撞击力,使得测量得到的船舶撞击力比较符合实际工况。

    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1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062893.7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三维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测量方法,特点是先在入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第一定位圆台,在透射杆的前端一体同轴设置与第二定位圆台,在第二定位圆台的后端部一体同轴设置第三定位圆台,然后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压力腔,并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通孔使其与第一压力腔相互连通,同时将透射杆的前端同轴滑动伸入第二壳体内,然后在第三定位圆台的后端面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环形的第二压力腔,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通孔使其与第二压力腔相互连通;优点是通过上述操作步骤测得的应变采用经过修正的三波方法的公式计算处理后可消除由第二压力腔所引入的干扰,从而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被测试件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