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5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345478.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应用灾备系统及灾备配置方法,所述应用灾备系统包括:灾备管理服务装置和灾备控制装置;灾备管理服务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用户的配置数据,根据用户对灾备源目录和灾备目标目录的操作,控制混合云平台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的灾备控制装置;灾备控制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灾备管理服务装置的配置,在对应的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执行灾备操作。本发明在混合云环境下,自动利用来自不同基础设施技术的计算机资源,实现文件系统的灾难备份,一方面大大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文件灾备系统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15965.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琪 , 韩少聪 , 唐海荣 , 柏永飞 , 张伟 , 刘嘉华 , 盛红雷 , 康睿 , 余龙飞 , 张弛 , 周晨曦 , 陈刚 , 朱江 , 张天宇 , 许健 , 周振煜 , 韩笑 , 王振颖 , 陈梁 , 陈望旭 , 代文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网采控指令在外网执行的方法,利用内网请求摆渡箱放置采控指令执行请求;待内网请求摆渡箱满足请求摆渡箱的摆渡条件时,将该请求摆渡箱放置到内网的请求摆渡目录下,利用网闸将请求摆渡箱摆渡到外网;利用外网返回摆渡箱放置采控指令执行返回结果;待外网返回摆渡箱满足返回摆渡箱的摆渡条件时,利用网闸将返回摆渡目录下新增的返回摆渡箱摆渡到内网。本发明通过使用一种摆渡箱的机制实现了在内网发起并在外网同步执行采控指令的效果,可应用于在内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特别是在内网高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的场景下,由于该方法使用了小批量结合优先级的处理手段,可提供高性能的内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3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12454.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 柏永飞 , 刘嘉华 , 康睿 , 周晨曦 , 王琪 , 陈刚 , 韩少聪 , 盛红雷 , 唐海荣 , 杨会涛 , 周振煜 , 杨兴翔 , 张杰 , 王朝兴 , 倪洋 , 卢维亮 , 薛紫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维脚本生成执行方法,由输入终端执行,该方法包括:根据脚本内容格式定义,编制脚本内容模板步骤;基于所述脚本内容模板编写脚本内容;在测试环境测试编写完成的脚本,记录脚本执行时间testTime;设置脚本的同步/异步时间阈值sasTime以及同步超时时间synOverTime和异步超时时间asynOverTime,并封装脚本的调用指令;向目标机器发送脚本文件以及脚本的调用指令;当脚本为同步调用则等待目标机器执行的脚本执行结果,如果等待时间超过synOverTime则结束等待;当脚本为异步调用则转入周期性检查流程。本发明通过设计shell和python格式的运维脚本的内容格式和调用方法,形成规范的运维脚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专家运维经验进行传承和固化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5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63687.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OA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基于UDP协议的OA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性能差,乱码多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根据OA系统和交互需求构建数据传输网络;利用NAT技术建立企业内网和外部互联网的穿透逻辑,获得数据传输通道;利用消息队列技术处理数据传输网络中待传输的数据;基于UDP协议在数据传输通道中传输消息队列中的数据。本发明能够为传统基于UDP协议的OA系统拓展实时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功能,实现了跨企业内外网的整个企业生态链上下游全流程、多维度的实时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55544.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平台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外事管理系统,客户端通过终端应用开发实现与中间库平台的数据集服务交互;移动应用服务单元通过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服务端实现与中间库平台、通信网管平台集成,并向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标准接口;中间库平台,用于移动应用服务单元与私有云平台和公有云平台的数据摆渡服务;私有云平台,用来部署外事管理中的重要数据和任务;公有云平台,用来部署外事管理中的非重要数据和任务。充分发挥公有云平台的优势,通过工作流调度将非重要数据和任务放在公有云平台处理;有效提高外事业务办理整体效率,又利用私有云防止企业或机构中的重要数据泄露,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0024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68042.3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大学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9 , G06K9/6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度量模型的文本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使用MSER检测算法,得到字符级别的候选区域。步骤2,使用分类器对候选区域进行过滤,去掉非字符区域。步骤3,根据几何位置信息,将已得到的字符聚类成文本行。步骤4,根据启发式规则,对文本行进行分割,分割成每一个具体的词。步骤5,构造词级别的训练集。步骤6,训练深度度量学习模型。步骤7,使用步骤6得到的深度度量模型,对文本框进行分类,得到最终的文本框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7768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63258.0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47 , G06K9/62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通过获取图像超像素的深度特征矩阵,对主成分深度特征进行显著性计算得到多个分割尺度下的显著图,利用加权元胞自动机对多尺度显著图进行进行迭代融合,得到最终的显著图;能有效解决维度灾难带来的显著性区域不明显问题,可以应用到图像检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目标识别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2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098556.3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研判分析和优先级判定的备用调度解决方法,利用时延递归算法和研判分析方式来智能确认总部调度监测系统(IMS系统)的故障状态,自动启用备调机制,并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对分析过程进行优化,并通过复合式优先级算法生成增量式的级联数据包,实现了故障期间监测数据的无缝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1058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751537.1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电力通信网流量均衡方法,首先对节点链路状态进行探测,获取节点流量数据,并设置节点的负载阈值,其次通过对某一时刻流量数据的状态分析,预测未来某一时间段流量,同时判断是否有过载可能,对于预测到可能超过阈值的链路进行链路分流处理,最后对全网的负载均衡度进行动态的统计和调整,确保全网运行在最优化的状态。本发明方法可以合理的限制节点流量,大大提高了链路运行效率,通过对全网均衡度的分析,控制节点阈值的选择,使数据流的分发向适合网络整体最优化的方法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335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89821.5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信息系统风险预警模型:信息系统风险模型包括信息系统基础架构评价的数学模型、信息系统实时可靠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和信息系统历史运行评价的数学模型这三个子模型。基于这三个子模型,实现了对信息系统的风险预警,实现在故障发生之前的信息系统风险预警,可以大大提升信息系统运维效率,促进信息系统向着更精细、更协同、更敏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