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1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136585.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基建项目精准投资决策方法,包括:(1)通过基建项目构建电网基建项目投资决策影响因素体系;(2)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并明确电网基建投资规模与投资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3)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关键影响因素的未来年的发展趋势;(4)计算关键因素决策系数并构建电网基建投资决策模型,预测电网基建投资规模;(5)根据电网基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指标评分标准,构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进行电网基建项目多目标组合优选。本发明根据测算指标体系系统指标体系,预测关键影响因素对未来年的发展趋势,计算未来年电网基建投资规模,解决电网存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47518.0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送出断面动态阻尼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电厂送出断面动态稳定特性,计算得到断面动态阻尼D0,若D0小于临界稳定阻尼Dlim,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结束;(2)计算近区直流功率对送出断面动态阻尼的灵敏度;(3)计算近区各机组出力对动态阻尼的灵敏度;(4)确定各直流和发电机组功率的最大可调节量;(5)将所述灵敏度进行排序,并根据最大可调节量,计算各元件控制量。本发明根据灵敏度排序,确定各措施参与控制的优先级顺序,选出控制量最小的控制措施组合,有效增强电网动态阻尼,降低控制代价,可为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电厂送出断面的动态稳定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1487.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混合式储能容量配置和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包括:提取典型日风速数据并得到风电功率;对风电功率进行分解,建立混合式储能装置损耗模型,对储能电池和超级电容进行功率分配和容量配置;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通过改进的低电压穿越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算法协调控制各风电机组和储能电池对公共连接点的注入功率;平衡各风电机组直流侧有功功率。本发明协调控制各个风电机组和储能电池的有功无功功率,考虑各个机组由于风速和并网点位置不同,导致每台机组直流侧功率不平衡量不同,各台风电机组的超级电容荷电状态不同,评估超级电容和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不平衡功率消纳能力,平衡风电机组直流侧有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3088.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渗透率变流型电源并网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涉及高渗透率变流型电源并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力系统进行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时的多项数据,包括高渗透电源响应曲线系数、电网负荷波动系数以及电力系统监测平台输入输出信号差异系数,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电压稳定性评估系数;将电压稳定性评估系数与预先设定的电压稳定性阈值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电力系统进行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时的电压稳定性情况,对存在低电压稳定性的隐患发出预警提示,并对电力系统进行电压稳定性维护,本发明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电压稳定性评估,并预测和解决潜在的低电压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8872.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85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行响应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为储能系统运行及响应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运作信息分析、运作调整评估以及响应异常提示,首先获取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信息,分析得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评估值,进行匹配得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调整参照信息仓,评估电池储能系统的运作调整程度指数,并匹配得到电池储能系统对应的响应特性指标数据集,判定电池储能系统对应的响应性能异常系数,由此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运行响应异常反馈提示,通过对电池储能系统的多维度数据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池储能系统的异常行为,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以此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响应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3096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各影响因子分别构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各子目标函数模型;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各子目标函数确定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多目标函数初始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所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多目标初始函数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NSGA‑II算法求解所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得到电力系统在多目标下的最优经济调度方案。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并减少迭代次数,使计算结果更迅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59288.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性电力能源结构合理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区域性电力能源结构合理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指定区域中各火能电站对应监测周期的运行状态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实现了指定区域中各火能电站对应监测周期运行状态的多维度分析,不仅对各火能电站对应监测周期中各监测时间段的发电量、供水量和消耗煤炭重量进行分析,同时还对各火能电站对应监测周期中各监测时间段的发电量对应的参考供水量和参考消耗煤炭重量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火能电站对应监测周期运行状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一步为后续指定区域中火能电站对应合理性评估系数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612603.X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判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电力系统进行简化;建立简化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方程;建立消去系统参考节点后的节点电压方程;在节点电压方程基础上消去常规机组部分,得到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关系式;根据导纳性质与网络变换,推导出系统导纳元素与新能源注入功率之间简化关系式;通过判断简化关系式中变量在复平面的位置,推导出该关系式成立的条件,得到常规电源由新能源替代的最大可替换容量。本发明可准确地推导出新能源替换常规电源后系统失稳的临界条件,快速确定常规电源可由新能源替换的最大容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614750.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电源开机获取新能源临界占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大开机;根据新能源常规电源最大开机及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运行域及可行运行域;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可行运行域,确定新能源临界占比。本发明从整体电源结构的全局视角出发,明确了常规电源开机可行域对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评估了新能源电源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实现对新能源临界占比及整体电源结构可行性的定量评价,实现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同规划及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8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30899.8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规划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基于扩展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提出了同时考虑新能源出力区间模型和预测负荷模糊模型的输电网模糊鲁棒规划方法,并给出其等价的考虑给定置信水平对应模糊负荷截集区间的输电网鲁棒规划模型,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所述输电网鲁棒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输出的全局最优方案作为有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的最佳规划方案。所述方法和系统采用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区间模型和模糊模型的输电网模糊鲁棒规划方法,对含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规划的适应性大大加强;而且相比于仅考虑新能源出力区间模型的输电网鲁棒规划方法,避免了鲁棒规划方法的保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