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524.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任海迪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帕累托最优博弈交叉效率的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应用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包括,1,以输入指标、输出指标的角度出发,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基于各决策单元DMU间的博弈关系,考虑提升DMU对效率结果的满意度,建立基于帕累托最优的交叉效率DEA综合评价模型。本发明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传统CCR模型的缺陷以及DMU间的博弈关系,从而能够更公正更贴近现实的评价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尽可能的提高DMU对于评价结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53300.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耿佳琪 , 田腾 , 王恩惠 , 仇茹嘉 , 赵龙 , 董王朝 , 宋东波 , 胡啸宇 , 孙伟 , 邹知炜 , 李圆智 , 朱太云 , 翟玥 , 谢涛 , 罗超 , 王海伟 , 张亚洲
IPC: H04J3/06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校准方法、远程及本地终端及天地一体化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具有本地时差测量模块的光纤授时本地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光信号;将所述下行光信号分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包括第一时间信号、第一时码信息和双向时间比对数据;另一路信号包括第一载波信号;将第一载波信号进行锁相净化后,作为时钟源;并获取第三时间;将解调出的第一时间信号、第一时码信息和双向时间比对数据与第三时间进行对比,获取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对光纤授时节点端的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获取第二时间信号;将第二时间信号进行编码并转换为光信号,获取上行光信号;发送上行光信号至光纤授时本地端设备。本发明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低延时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6937.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635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分析的输配一体化化风险评估指标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停电事故的历史事件信息,对历史事件信息进行机理分析获得事故机理图;根据事故机理图进行输配电网的耦合分析,获得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对电网可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潜在风险的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指标。本发明以历史电力系统停电事故为基础,综合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输配交互作用,深入分析输配电网交互作用和故障机理,设计一体化的风险指标,能够实现能源的有效输送,从而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30841.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仇茹嘉 , 王小明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袁华凯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1,确定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搭建系统结构图;2,建立风电、光伏、储电池、燃气轮机、ORC余热回收装置和储热罐的数学模型,以及内部电网、热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3,以系统综合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计及不同区域综合能源站之间的交互,考虑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本发明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处理荷端不确定性,能更加合理的对区域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进行调度,从而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降低系统的综合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24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4905.4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变压器落砂灭火室,包括变压器室本体、以及位于变压器室本体内部的相变支撑板和砂层;变压器位于变压器室本体内部底面,所述相变支撑板的端部连接所述变压器室本体的内壁,并位于变压器的上方,所述相变支撑板由相变材料构成,所述砂层连接所述相变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砂层位于变压器易发生火灾区的上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易发生火灾处具有自动灭火的功能,灭火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5842.8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储能系统的电池安全风险,对储能电站各个安全性指标进行打分,得到安全指标标准矩阵;根据安全指标标准矩阵以及指标权重矩阵,获得储能电站风险评价指标构成的权重正向化矩阵,对权重正向化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根据标准化矩阵得到所有储能电站风险评价指标的正理想值和负理想值,根据储能电站风险评价指标的正理想值和负理想值,得到储能电站风险等级量化得分,根据储能电站风险等级量化得分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提升了储能系统安全评价精度,并简化储能提醒安全评价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9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77645.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从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用户负荷侧网络流设备的网络流断电信号、数字继电器的故障数据、故障指示器的定向故障电流和智能电表设备的故障定位距离;基于所述网络流断电信号进行迭代处理,确定激活的保护装置;基于所述定向故障电流进行故障定位计算,确定发生故障的故障指示器的数量;基于所述故障数据和所述故障定位距离,估计故障定位误差的概率分布;将所述激活的保护装置的确定过程、所述故障指示器故障的确定过程转换为线性公式后与所述故障定位误差的概率分布确定过程执行线性优化算法,确定停电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80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从环保性、高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以数据预处理最优与一维评价下综合评价值最优为约束,考虑指标体系在二维评价下的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策略。本发明给出了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评价的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从多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低碳发展水平,在保持一维评价值有效性最高的条件下,优化数据预处理与组合权重的系数,使二维评价下的低碳排序值更加合理,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低碳发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2727.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电池极耳自动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响应电压数据,以及每个力敏传感器的力敏信号;依据不同太阳能电池板的响应电压数据、电压分布得到储能电池的电压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的位置;依据力敏传感器产生力敏信号及分布形成的压力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除极耳以外的电池本体的位置;根据压力矩阵和电压矩阵的差异,从而识别电池极耳位置;根据电池极耳距离平台高度存在差异时极耳下方电池板上光照强度不同,反推确定极耳距离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度,从而构建电池极耳的三维位置。该方法简单有效,精度高,能够直接得出极耳的三维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