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圆柱壳宽带激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7043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664794.6

    申请日:2015-10-15

    Inventor: 刘永伟 商德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圆柱壳宽带激振的装置,包括电镐、激振杆、支架、四个减振器、风扇、底座、垫片和“U”形架,电镐通过“U”形架固定在支架上端,并且电镐的侧部和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四个底角,每个底角安装在一个减震器的顶部,四个减震器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激振杆的一端安装在电镐的输出机构中,垫片安装在底座上,风扇安装在支架一侧。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带宽仅取决于圆柱壳的固有频率,无工作带宽限制,具有附加质量效应小、激励力大、电能转换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利用混响水池进行水声换能器互易校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1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85400.1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混响水池进行水声换能器互易校准的方法。本发明包括:(1)根据待校准水声换能器的待校准最低频率选取相应尺寸的混响水池;(2)将任意一个无指向性声源和一个水听器组成发射接收换能器对,在消声水池内测量距离声源等效声中心1m远处开路输出电压并记录仪器发射接收参数;(3)将此发射接收换能器对放置于混响水池中,调节相同发射接收参数,采用空间平均法测量水听器开路输出电压等。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水声换能器校准,可以同时对多只水听器进行校准。减少了对实验水池的要求。在小尺寸混响水池或非消声水池,只要满足校准的频率范围即可采用此法进行校准。

    一种支撑水下隔声障板的金属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40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63781.X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水下隔声障板的金属隔振器,包括上基座、第一圆柱、第一圆柱腔、第二圆柱、第二圆柱腔、第三圆柱、第三圆柱腔、第四圆柱、第四圆柱腔、第五圆柱、下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和下基座均为圆形,边缘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三圆柱、第四圆柱和第五圆柱外形相同,均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一圆柱腔、第二圆柱腔、第三圆柱腔和第四圆柱腔外形相同,均为中空结构;本发明的材质为不锈钢,按上述顺序同轴焊接在一起,本发明利用圆柱和圆柱腔组成的“质量?弹簧”效应进行隔振,隔振性能可由软件进行精确预估,具有耐水腐蚀,使用方便等特点。

    一种计算混响法中充水管道由管壁产生辐射噪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892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30814.6

    申请日:2016-03-09

    Inventor: 刘永伟 商德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混响法中充水管道由管壁产生辐射噪声的方法,首先利用混响法测量得到充水管道由管壁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和射流噪声,再利用混响法测量得到充水管道只产生射流噪声,从而得到水下充水管道由管壁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本发明计算方法简单,效率高。将在同一非消声水池利用混响法测量得到的充水管道由管壁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和射流噪声,减去混响法测量的充水管道只产生的射流噪声,从而得到充水管道由管壁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

    一种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桨轴系统固有振动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5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24774.0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桨轴系统固有振动特性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螺旋桨推进轴系;步骤2:基于目标螺旋桨推进轴系建立连续多跨梁模型,将连续多跨梁模型按跨度分解;步骤3:基于跨度分解后的连续多跨梁模型获取每个梁段的参数;步骤4:构建传递矩阵;步骤5:基于各个梁段的参数和传递矩阵获取每个梁段的振型常系数列向量和模态振型函数;步骤6:对每个梁段的模态振型函数按照相应位置顺序进行组装,得到连续梁整体模态振型函数解析解。本发明相比于有限元方法,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可方便快捷地修改系统结构参数且求解效率更高,适合桨轴系统设计阶段的振动特性快速计算校核。

    基于分形理论的水润滑轴承混合润滑摩擦系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8935.6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基于分形理论的水润滑轴承混合润滑摩擦系数计算方法,它涉及一种润滑摩擦系数计算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由于传统随机模型因表面形貌特征不准确,导致微凸体接触力计算存在误差,确定性模型中存在求解效率较低、收敛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针对船舶水润滑轴承,考虑轴承轴颈表面形貌、微凸体接触、多沟槽以及内衬弹性变形等特点,分别利用平均雷诺方程和微凸体接触模型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的液膜流体剪切力和微凸体接触摩擦力,根据轴承总摩擦力和外部载荷便可计算轴承混合润滑摩擦系数。本发明属于旋转轴系支撑轴润滑技术领域。

    一种评价不同类型导流罩降噪效果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7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2122.2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不同类型导流罩降噪效果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底盘、变径圆筒、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水听器、第二水听器和导流罩模型,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变径圆筒,变径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变径圆筒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导流罩模型内设置有第一水听器,底盘的一侧放置有第二水听器;该发明,采用气囊内部的空气介质作为减振器,减少了导流罩模型在流动激励条件下对内部自噪声水听器及其线缆导致振动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的测量方法以外部的辐射声功率降低为目标,从能量角度去综合评判导流罩的降噪性能,并结合自噪声测量结果的相关性,为科学准确评价导流罩的降噪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水下低频窄带隔声结构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1128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1316432.2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一种水下低频窄带隔声结构单元,涉及减振降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隔声结构。舰船等水下航行器在航行中通常存在较强的低频线谱振动噪声,本发明是一种能够适用于水下的、对低频线谱噪声有良好的隔声效果的隔声结构。水下低频窄带隔声结构单元包括穿孔板、弹性元件和固定框;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穿孔板下表面,弹性元件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框上。本发明隔声结构单元具有结构简单、外形适应性强、声学设计简单的特点。本发明中穿孔板上通孔的孔隙形状可以任意选择。

    一种基于声压分解的水下圆柱壳低频声辐射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9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184153.6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压分解的水下圆柱壳低频声辐射预报方法,它涉及一种水下声辐射预报方法。本发明预报方法:a、建立圆柱壳有限元模型;b、获得各阶模态位移振型;c、得到该模态的辐射声功率和结构表面声压场;d、将各阶模态的相关数据储存于数据库;e、在有限元结构模型上施加与实际激励力类似的一般激励,得到结构表面声压;f、确定所述低频频段上的主辐射模态的阶次;g、测得圆柱壳结构表面实际振动的声压数据;h、获得主辐射模态的声压分解系数;i、利用步骤f求得主辐射模态的辐射声功率。本发明对水下圆柱壳的模态进行预计算和存储,结合实际水下圆柱壳表面声压的测量,可实现对水下圆柱壳低频辐射声功率的快速预报。

    一种测量海洋管道流激噪声和涡激噪声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328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01533.2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海洋管道流激噪声和涡激噪声的试验装置,包括管套、连接机构、减振机构、导流栅和自容式水听器,管套安装在海洋管道的外表面,连接机构的一端放置在管套内、另一端连接减振机构,减振机构连接导流栅,自容式水听器放置在导流栅内;该测量海洋管道流激噪声和涡激噪声的试验装置,避免了常规测试方法中因水听器离海底管道距离不足所带来的声学近场效应,利用导流栅消除了水听器所受到的大涡团脉动压力影响,降低了在测试过程中因外部洋流所带来的低频干扰,采用减振机构设计,使得海洋管道流激噪声和涡激噪声的归一化更为精确,测量结果更加可靠,为海洋管道流激噪声和涡激噪声的试验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