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3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53923.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行板束压场与流场同步测量实验装置,板束筒体与板束隔板通过胶封粘接方式形成多个等间距的矩形流道,上缓冲腔室与上发展腔室之间、下缓冲腔室与下发展腔室之间均分别通过密封法兰和密封圈机械密封,上缓冲腔室和下缓冲腔室上均设置有测温口和压力口,各矩形流道上游位于入口下方、下游位于出口上分别设置有测压引口;所述定位槽位于板束筒体的内壁面上,且在矩形流道的进口、中部和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定位槽,定位突起设置在板束隔板上,且在矩形流道的进口、中部、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定位突起,定位槽和定位突起配合;定位槽和定位突起采用非胶封接触形成三个可视化窗。本发明构简单,价格低廉,数据采集准确方便,研究工况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75556.9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稳态流动换热特性与气泡行为的分析装置,包括实验段、循环回路、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实验段为一根镀膜石英玻璃管;循环回路包括蓄水箱、预热器、齿轮泵、过滤器、出口观察段和冷却器组成;控制系统为一个伺服控制电箱;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由质量流量计、压差计、热电偶、高速摄影仪、计算机、模拟电流输入模块、隔离热电偶输入模块及Labview程序组成。本发明可以观测圆管内气泡的产生、增长、脱离、湮灭等行为,并采集相关热参数,包括壁温、压差、压力、流速等。本发明可应用在单相混合对流换热特性分析、非稳态流动条件下沸腾起始点特性研究、非稳态流动条件下单个气泡观测、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分析等研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36741.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蒸汽流场计算液滴运动相变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目标结构的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并进行局部网格加密;计算蒸汽的流场参数信息;建立KD搜索算法获取目标液滴位置周围最近的M个网格节点的空间坐标;获取最近的M个网格节点所对应的蒸汽流场参数信息,建立快速插值方法获取目标液滴所在位置处的蒸汽流场参数信息;求解液滴运动相变模型,计算得到液滴运动相变参数。本发明采用局部网格加密与快速插值方法相结合,使计算速度大大提高,并保证了计算精度,同时辅以高效的KD搜索算法,以快速获取蒸汽流场信息,最终实现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液滴运动相变参数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0071722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822552.9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稳态流动换热特性与气泡行为的分析装置,包括实验段、循环回路、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实验段为一根镀膜石英玻璃管;循环回路包括蓄水箱、预热器、齿轮泵、过滤器、出口观察段和冷却器;控制系统为一个伺服控制电箱;数据采集与图像拍摄系统包括质量流量计、压差计、热电偶、高速摄影仪、计算机、模拟电流输入模块、隔离热电偶输入模块及Labview程序。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圆管内气泡的产生、增长、脱离、湮灭等行为,并采集相关热参数,包括壁温、压差、压力、流速等。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单相混合对流换热特性分析、非稳态流动条件下沸腾起始点特性研究、非稳态流动条件下单个气泡观测、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分析等研究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08741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814146.X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加热沸腾条件的棒束通道可视化实验本体,包括方形石英通道、分别设置在方形石英通道上端和下端的出口和入口、设置在方形石英通道内的模拟燃料棒束,模拟燃料棒束的下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方形石英通道连接,还设置有正极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正极导电铜排设置在本体入口上端;模拟燃料棒束包括连接铜头、设置在连接铜头下端的导电铜棒和不锈钢管,所述导电铜棒设置在不锈钢管的内部且外表面设置有绝缘管,不锈钢管和正极导电铜排连接,导电铜棒和负极导电铜排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壁温测量方法和可视化实验无法结合的难题,可实现高温及两相条件下棒束通道内部流场温场测量研究,并且设计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21104505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556927.8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4 , G21C13/02 , G21C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空间反应堆压力容器结构,包括外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上密封压力容器、堆芯下腔室和支撑板;所述外压力容器和内压力容器均为半球形加圆柱形壳体结构,所述内压力容器设置在外压力容器的内部,且两者之间为环形下降通道,所述内压力容器圆柱段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密封容器设置在内压力容器半球形结构内且与上支撑板连接,所述内压力容器与上密封容器之间为容纳辐射屏蔽材料空间。本实用新型在上密封压力容器与内压力容器之间填充辐射屏蔽材料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二者之间还设置有数根缓冲连接件,能够增加结构稳固性和承压能力,整体结构设计简单,价格低廉,易加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