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渔船用柴油主机排气余热的动力涡轮压缩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68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22743.4

    申请日:2016-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回收渔船用柴油主机排气余热的动力涡轮压缩制冷装置,它涉及压缩制冷技术领域。它的柴油主机一端连接中冷器,另一端连接主机后排气管,主机后排气管连有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也与中冷器连接,涡轮增压器连接进气管,涡轮增压器与控制阀二相连,控制阀二连有动力涡轮压缩制冷系统,动力涡轮压缩制冷系统连有热交换器,控制阀一与涡轮增压器并联设置,控制阀三与动力涡轮压缩制冷系统并联设置。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能够将柴油机的排气余热充分利用,有效回收柴油主机废气能量,在不影响主机功率的情况下,额外输出制冷功率,柴油主机涡轮增压系统与动力涡轮压缩制冷系统联合运行后,可提高发动机有效效率,可提高燃油利用率。

    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1484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75093.2

    申请日:2010-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的除尘与气态污染物脱除装置,包括支架和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由上到下由清灰装置、箱体、灰仓、及卸灰装置组成,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垂直安装的滤袋,所述滤袋的内部或外部设有与滤袋一一对应的吸附器,吸附器通过吸附器支撑笼安装在箱体内。吸附器内有炭基吸附剂,通过炭基吸附剂层吸附气态污染物。本发明将除尘和气态污染物脱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装置,炭基吸附剂有大的表面积,可多次再生,反复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本发明在同一装置内可有效去除颗粒物、SO2、NOx、Hg以及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与吸附效果好的优点。

    强化混合的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4811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306502.6

    申请日:2009-0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混合的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文丘里管喉管内安装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下方设有调节挡板,调节挡板与固定挡板相铰连;脱硫塔筒体下部设有收缩机构。本发明的调节挡板向进气口一侧转动后,更大部分烟气在进气口对面一侧烟道内流动,流动偏转得到强化,这部分气流在向上流动中受到收缩机构的阻碍,产生了较大的横向速度,形成强烈的脱硫塔内循环,固相的停留时间增加,强化了气液固三相的混合,有利于提高钙利用率和脱硫效率。

    一种电感式磨粒传感器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4433.3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感式磨粒传感器的仿真方法,方案可以包括:建立待仿真的金属磨粒监测传感器的三维物理模型;预先设置若干仿真参数;对三维物理模型按照不同的网格细化程度进行网格划分;将虚拟流道的材料属性设置为金属磨粒和空气的混合物,将虚拟流道的材料属性随时间变化来模拟虚拟的金属磨粒沿着虚拟流道流动的过程;对虚拟的金属磨粒在虚拟流道中进行流动时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计算,基于感应电压预测金属磨粒的物理属性信息;改变若干仿真参数中任意一个仿真参数的值的大小,以得到任意一个仿真参数的值的大小改变后对感应电压的影响程度。

    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1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68980.5

    申请日:2022-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调整队列内车间距和提高领航车速度两种方法进行防追尾主动避障控制,并采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在受到压缩时各质量块位移的规律,描述车辆队列避撞时期望车间距的变化,在对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适当标定后,使期望车间距变化曲线具有平滑、快速稳定的特点,有利于队列内车辆速度的稳定性,在考虑通信延迟与制动器迟滞总时间的情况下,对最小安全车间距进行计算与保持,保证了队列内车辆的安全性,采用MPC控制器对期望车间距和期望车速进行跟踪,并通过滚动优化方法队列内车辆的最优加速度,有效保证了跟车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1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368980.5

    申请日:2022-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调整队列内车间距和提高领航车速度两种方法进行防追尾主动避障控制,并采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在受到压缩时各质量块位移的规律,描述车辆队列避撞时期望车间距的变化,在对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适当标定后,使期望车间距变化曲线具有平滑、快速稳定的特点,有利于队列内车辆速度的稳定性,在考虑通信延迟与制动器迟滞总时间的情况下,对最小安全车间距进行计算与保持,保证了队列内车辆的安全性,采用MPC控制器对期望车间距和期望车速进行跟踪,并通过滚动优化方法队列内车辆的最优加速度,有效保证了跟车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U型金属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67467.2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U型金属丝谐振式MEMS粘度传感器,包括U型金属丝谐振敏感元件、频率信号发生器模块、阻抗测量模块以及微控制器模块,U型金属丝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置于平行放置的两块圆形强力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场中,与该两块强力永久磁铁以及支撑构件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微控制器控制频率信号发生器模块产生扫频信号,激励U型金属丝在被测液体中产生稳定振动,利用阻抗测量模块检测各扫频信号激励下,置于被测液体中U型金属丝的阻抗,寻找谐振频率点,再通过U型金属丝在谐振频率点的阻抗变化量计算被测液体的粘度,本发明具有损耗低、尺寸小、不易损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车载等复杂环境下油液粘度的检测。

    一种石英音叉液体粘度传感器的标定与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07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7775.8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英音叉液体粘度传感器的标定与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待标定的石英音叉传感器分别浸入若干种不同粘度的液体中,测量出石英音叉传感器在对应液体中、不同频率f下的阻抗值Z;S2:计算各粘度液体的阻抗‑频率一阶导数;S3:根据各粘度液体的阻抗‑频率一阶导数划分粘度区间;S4:标定各区间的粘度系数。本发明通过石英音叉传感器的阻抗‑频率一阶导数划分出低粘度与中高粘度两个粘度区间,在两个粘度区间分别对传感器进行标定,由于石英音叉传感器在低粘度区间与中高粘度区间均具有较高的线性度,使石英音叉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扩大了,同时测量误差小。

    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7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828368.X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纳米流体采用分层花状纳米颗粒与水配置而成,其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6%。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为11nm‑71nm,所述纳米流体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采用ZnO纳米颗粒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并使得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ZnO纳米颗粒生长成为ZnO纳米棒,最终得到“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