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38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1471.6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干预自然水化法控制混凝土类材料上表面水平的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将减水剂和水进行混合,均匀搅拌10~15min,形成减水剂均匀分散液;继续搅拌减水剂均匀分散液,将水泥少量多次逐渐加入分散液中,均匀搅拌10~15min,获得控制混凝土类材料上表面水平的控制剂;(2)将控制剂注入连接在需要控制上表面水平的混凝土材料上部的模具中,或直接注入模具中,用盖子盖在模具上,盖子与控制剂不接触。(3)8~10小时后脱模,获得混凝土类材料水平的上表面。本发明操作办法简单有效,成功率很高,有利于混凝土类材料作为装饰材料的广泛应用,能极大促进水泥产业的去过剩产能进程且对混凝土类样品的实验测试分析非常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84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85284.6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1/245 , C04B28/04 , C04B22/002 , C04B14/062 ,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养护法制备表面疏水疏丙三醇水泥石材料的方法,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或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并以纳米材料为改性材料,在疏水疏丙三醇硅胶材料表面水化硬化后,经过蒸汽养护制成表面疏水疏丙三醇材料。本发明仅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制成的水泥石材料,其与水的表面接触角为122.5°~128.7°,与丙三醇的接触角为109.9°~125.3°。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以纳米氧化硅为改性材料制成的水泥石材料,其与水的表面接触角为125.4°~132.4°,与丙三醇的接触角为124.0°~132.3°。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以纳米氧化钛为改性材料制成的水泥石材料,其与水的表面接触角为118.8°~127.9°,与丙三醇的接触角为117.4°~127.0°。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29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41970.1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CP阳极功能与应力自感知一体化智能复合材料,包括Ti条板主阳极、Ti网辅阳极、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布;Ti条板主阳极与Ti网辅阳极连接,Ti网辅阳极上覆盖有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上铺设有碳纤维布;所述的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制作方法为:按质量百分含量,由5%聚丙烯酰胺、0.5%碳纤维或纳米碳纤维、15%碳黑颗粒、0.2%泵送剂、1.0%纳米SiO2和79.3%P.0.42.5混合均匀,采用混凝土传统的泵送技术进行施工,水与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0.4-0.6。本发明施工便捷、能够显著延长阳极材料的服役寿命、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能实时监测钢混结构关键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29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41970.1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CP阳极功能与应力自感知一体化智能复合材料,包括Ti条板主阳极、Ti网辅阳极、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布;Ti条板主阳极与Ti网辅阳极连接,Ti网辅阳极上覆盖有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上铺设有碳纤维布;所述的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制作方法为:按质量百分含量,由5%聚丙烯酰胺、0.5%碳纤维或纳米碳纤维、15%碳黑颗粒、0.2%泵送剂、1.0%纳米SiO2和79.3%P.0.42.5混合均匀,采用混凝土传统的泵送技术进行施工,水与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0.4-0.6。本发明施工便捷、能够显著延长阳极材料的服役寿命、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能实时监测钢混结构关键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53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90239.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维尺寸大差异柔性传感器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实验室用埋置方法,属于传感器安置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在浇注水泥基材料前,将内孔径微大于柔性传感器尺寸的高刚度空心管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安放,然后进行水泥基材料的浇注,在振捣完成后,将柔性传感器于空心管中定位,在传感器放置入口的反向将空心管缓慢抽出。本发明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柔性传感器在水泥基材料中安置的成活率。保证了传感器安置位置的精度。提高了传感器与水泥基材料的粘结范围,进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该发明可以减少传感器外包装带来的附加经济付出。可以联合温度测试进行变形的温度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73079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相变储能连接件,属于装配式建筑节能领域。保证连接件在装配式多功能一体化墙体中满足力学、耐火、耐久等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有效解决连接件的“热桥”影响,进而降低能耗,本发明充分利用金属材质的高强高导热特点,且通过创新连接件的构造形式,在实现连接件轻质高强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相变材料的蓄能潜力。在提高连接件力学性能的同时,解决了连接件的“热桥”影响,实现低能耗目标。本发明中,空腔外壳结合高导热系数叶片和高相变潜热相变材料的思路,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连接件。并且,可根据地理环境、四季变化进行相变材料和连接件构造形式的选择,适用范围广、调节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工程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63170.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评价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真实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属于混凝土修复领域。所述方法为:对老混凝土和修复材料老混凝土进行强化约束;进行界面破坏试验,进而测得破坏力值;将破坏力值和相应的老混凝土的破坏力值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是否脱粘结论。本发明进行修复材料和老混凝土界面粘结试验,失效位置准确发生在老混凝土和修复材料的界面处;本发明可以通过该方法测得的界面破坏荷载值判别修复材料和其他混凝土强度等级协同作用时是否脱粘;本发明可以通过一种工况试验判断其他多种工况试验的结果,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3268.2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C2/284 , E04C2/30 , E04C2/00 , E04C2/34 , E04C5/07 , E04B1/80 , E04B1/76 , E04B1/61 , E04B1/66 , B28B1/14 , B28B19/00
Abstract: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建筑用保温墙板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近零能耗建筑气密性要求高但装配式墙板拼缝处气密性低、墙板易冷凝结露、因连接件热桥和墙板热阻不可变而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保温墙板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保温层、连接件和隔气板,内叶板和外叶板相对设置,保温层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内叶板和外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接件包括U形钢架、若干横梁、FRP,若干外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若干内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单元板拼接处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设有气流导向板。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33632.6
申请日:2022-06-06
IPC: C04B28/04
Abstract: 一种高效固碳的水泥基材料自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属于水泥基材料结构设计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水泥基材料无法兼顾抗压能力和多孔性两方面的问题,所述方法具体为: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水进行均匀搅拌,然后加入减水剂继续搅拌,加入轻质多孔材料,最后加入外加剂,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浇筑至模具,硬化成型后脱模获得产品。本发明应用的多孔材料可以是具有丰富孔结构的轻质固体废弃物,形成的自分层结构可以高效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二氧化碳等物质。因此,本发明从原材料与产品吸附功能两个方面来看,都属于环境友好型发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1809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940856.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水泥基修复材料界面性能的成套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步骤一:通过成套成型装置得到两个混凝土基体试件;步骤二:通过步骤一中得到的两个混凝土基体制作修复试件;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直至得到三种混凝土基体粘结面倾角不同的修复试件,以三种混凝土粘结面角度之间的关系为依据,设计出三种成型装置的内径尺寸;步骤四:通过三种修复试件的修复界面性能评价。本发明解决斜剪试验中混凝土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粘结面成型困难,精度低,生产效率低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