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进行中频信号相位及振幅测量的正交解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1554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46044.4

    申请日:2010-08-05

    Abstract: 一种实时进行中频信号相位及振幅测量的正交解调系统,它涉及光电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相位测量方法仅能单次测量而无法完成对待测物体物理量信息(厚度起伏信息)进行连续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分束棱镜、检偏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一偏振分束棱镜、第二偏振分束棱镜、1/4波片、扫描系统、光合束棱镜、第二光电探测器、90度倒相器、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A/D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处理系统。本发明适用于信号检测。

    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法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45061.3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法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方法,涉及一种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方法。它解决现有采用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方法由于激光差频信号采集效果差、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慢导致的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它通过在光路中引入振镜,使不同时刻入射的光信号附加了一个光频,这样经过薄玻璃板前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反射镜多次反射而透射出薄玻璃板的光在满足干涉的条件下,产生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信号,从而将待测信息成功地调制在中频外差二次谐波信号的频率差中。本发明可以在相干激光测风雷达等工程设计领域中广泛使用。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的扭摆法测量微冲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49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44669.4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的扭摆法测量微冲量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微冲量测量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采用外差干涉法测量微推力器的微冲量的方法由于只能得到单一的待测参数值,使得待测参数值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装置由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光电探测器、脉冲激光器、扭摆系统、H0固体激光器、偏振分束镜PBS、四分之一波片、振镜、平面标准镜和会聚透镜组成;方法为打开H0固体激光器和振镜,采用脉冲激光器发出脉冲激光激励工质靶,使标准梁的横梁转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光电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对连续获得的所有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标准梁的横梁所受到的微冲量。本发明适用于微冲量的测量。

    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法测量玻璃厚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1235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45161.6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法测量玻璃厚度的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测量玻璃厚度的装置及方法。它解决现有采用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微冲量的方法由于激光差频信号采集效果差、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慢导致的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光路中加入振镜,振镜在做匀加速振动,对不同时刻入射到其前表面的光进行频率调制,把待测的玻璃厚度信息加载到外差信号二次谐波的频率差中,进而待测玻璃厚度信息。本发明适用于测量玻璃厚度。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349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45075.5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电致伸缩系数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微位移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的外差干涉测电致伸缩系数的技术由于其外差信号频谱只含单一频率信息,而使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装置由电极、H0固体激光器、第一平面反射镜、偏振分束镜PBS、四分之一波片、振镜、二维调整架、待测压电陶瓷管、第二平面反射镜、薄玻璃板、会聚透镜、高压电源、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方法为:使第二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与薄玻璃板相互平行,并且之间的距离d为20mm,打开振镜的驱动电源及打开H0固体激光器;信号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最终获得待测压电陶瓷管的电磁致伸缩系数。本发明适用于电致伸缩系数的测量。

    基于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的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7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5055.8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基于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的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系统及测量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采用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方法由于激光差频信号采集效果差、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慢导致的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光路中引入振镜,使不同时刻入射的光信号附加了一个光频,这样经过平面反射镜k次和k+2次反射的光在满足干涉的条件下,产生多光束外差二次谐波信号,将待测信息成功地调制在中频外差二次谐波信号的频率差中,从而计算获得金属线膨胀系数。本发明适用于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激光入射角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135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44687.2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激光入射角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微位移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的外差干涉测量激光入射角度技术由于只能得到单一的待测参数值而使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装置由激光器、偏振分束镜PBS、四分之一波片、振镜、平面反射镜、平面标准镜、会聚透镜、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方法为打开振镜和打开激光器;在测量过程中,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连续采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并进行处理,根据频率与折射角的关系fp=Kpcosθ获得平面标准镜的激光折射角θ的关系式,进而获得平面标准镜的激光入射角θ0。本发明适用于激光入射角度的测量。

    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1695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6042.5

    申请日:2010-08-05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它涉及一种偏振正交的激光光源发射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正交偏振光源发射系统因偏振混合误差而导致激光外差干涉仪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2μm激光器、多个光纤准直器、偏振片、光纤分束器、两个声光移频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棱镜和多个光纤,2μm激光器的激光经光纤准直器和偏振片后进入光纤分束器,其将输入的激光分为两束P光,一束P光经光纤进入一个声光移频器移频后进入偏振分束棱镜,另一束P光移频后进入偏振控制器,该偏振控制器将P光变为S光输出给偏振分束棱镜,该P光和S光在该偏振分束棱镜出射端口形成正交偏振光束发射。本发明适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光源系统。

    MEMS扫描式激光外差干涉仪及其测量玻璃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9903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15020.9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MEMS扫描式激光外差干涉仪及其测量玻璃应力的方法,涉及一种干涉仪及其测量玻璃应力的方法。为了解决玻璃应力的测量对于红外材料具有局限性问题。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声光移频器后为频率为f的1级光和f'的0级光;1级光为信号光,0级光为本振光,1级光经过λ/2波片,进入偏振分束棱镜;再透过部件后,经MEMS振镜7对样品进行扫描后被反射镜反射按原光路返回;光束再次通过部件后,被偏振分束棱镜反射出水平分量,再与0级光拍频,通过改变部件与其入射光偏振方向分别为0°和45°,信号处理系统对探测器测得两个电流进行处理,得到样品的玻璃应力,所述部件为λ/4波片或45°方向加电极的克尔效应晶体。用于测量玻璃应力。

    采用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距离的装置实现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6022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029981.9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距离的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传统的外差干涉法存在的只能够得到单一的待测参数值的问题。本发明是基于激光外差技术和多普勒效应实现的,所述装置通过在光路中引入振镜,使不同时刻入射的光信号附加了一个光频,这样经过薄玻璃板的反射光和平面反射镜多次反射的光在满足干涉的条件下,产生多光束外差干涉信号,从而将待测信息成功地调制在中频外差信号的频率差中。所述方法在频域同时得到了包含金属长度变化量的信息的多个频率值,信号解调后得到多个长度变化量,通过加权平均可以得到精确的样品长度随温度的变化量。以碳钢丝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杨氏模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仅为0.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