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2078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5532.4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6/00
Abstract: 多自由度电磁阻尼器,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磁阻尼器的阻尼力波动大及产生的阻尼力分布不对称的问题。该阻尼器主要由初级和次级构成,初级主要由低电阻率非磁性金属板构成,次级为双边次级,双边次级对称分布在初级的上、下两侧,初级与双边次级之间为两个气隙;每边次级主要由轭板、(n+1)组X向励磁单元与n组Y向励磁单元构成,n为正整数,X向励磁单元或Y向励磁单元由多块长条形永磁体构成,永磁体沿同向依次均匀排列在平板形的轭板上,充磁方向为垂直于气隙所在平面的方向,每相邻两块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初级金属板两侧对应的双边次级上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本发明适用于电磁阻尼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91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10074161.1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35 , H02K1/27 , H02P25/08
Abstract: 长行程直流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涉及直线电机。它为解决传统直流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存在的只有一套绕组和一个驱动控制器,难以同时实现大功率与高精度的问题而提出。偶数个平板形恒磁永磁体分别设置在导磁轭部件上;控制绕组均匀地绕在中导磁轭的外表面上;多段功率绕组均匀紧密地缠绕在控制绕组的外表面上;偶数个补偿绕组分别绕设导磁轭部件上;次级采用双边次级,主永磁体为平板形永磁体;四根长条形辅助永磁体分别设置在主永磁体的四个边上;永磁体保持架紧固地装设在四根长条形辅助永磁体的四周。它可实现加减速控制时的大推力、高效率,实现速度、位置控制时的高精度,提高电流及推力动态响应等优点。它可适用于各种直流直线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326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136657.6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21C7/12 , H02K41/025
Abstract: 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属于直线电机应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压水堆核电站采用外置式磁力提升驱动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定子和动子,动子包括衔接平台和方轴;定子包括方形护套、m+1个励磁部和m个导向支撑部;方形护套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方形护套外壁沿轴向交错固定m+1个励磁部和m个导向支撑部;方轴的顶端设置衔接平台,所述衔接平台用于固定控制棒,方轴的下端从方形护套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且方轴与方形护套之间存在机械气隙;方轴在励磁部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导向支撑部实现磁浮支撑。可实现控制棒在竖直方向的上、下快速运动和精确定位,具有自锁能力,在断电情况下可快速降落并具有相应防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1344.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30 , H02J15/00 , H02J3/18 , H02J3/42 , H02K21/14 , H02K3/12 , H02K3/48 , H02K11/21 , H02K11/30 , F03G3/08 , F04B35/04 , F03B13/06
Abstract: 储能用永磁同步发电电动机系统及其多功能控制方法,属于电机领域。解决了现有传统的电力储能系统通过逆变器实现并网,该种借助逆变器的并网方式容易引入谐波、对电网影响大、且不能对电网进行转动惯量支撑、以及不适用新能源发电应用的问题;本发明储能系统中电机在并网运行状态下,并网绕组始终与三相电网保持导通;当储能系统进行能量存储时,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于电动机状态和/或调相机状态;当储能系统进行能量释放时,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于发电机状态和/或发调相机状态;当储能系统不进行机电能量转换时,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于调相机状态。本发明在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浮力储能、抽水蓄能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552867.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电磁驱渣装置,属于电机应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镀锌时锌锅内锌渣捞渣捞取困难,危险系数高,且捞渣过程中夹带出大量的锌液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所述驱渣装置与位于其下方的锌液非接触,且主要包括驱动控制系统、原动机和多块块铝镍钴永磁体;驱动控制系统驱动原动机转动从而带动铝镍钴永磁体匀速运动,进而产生行波磁场;通过控制原动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调整行波磁场驱动的锌液的流向和流速,从而实现锌渣的聚集。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热镀锌工艺中锌液中的锌渣进行驱动、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5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592171.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6/00 , H02K16/04 , H02K16/02 , H02K7/02 , H02K3/28 , H02K1/16 , H02K3/50 , H02P9/30 , H02J3/38
Abstract: 交流磁场控制多相飞轮脉冲发电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解决现有飞轮脉冲发电机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相永磁同步电机、一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一号m相电抗器组和n相功率变换器,m≥3,n≥3,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带动惯性飞轮同轴旋转;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电动绕组、磁场控制绕组和发电绕组;磁场控制绕组为m相交流绕组,其引出线与一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一号m相电抗器组星型联结,其各相引出线与一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交流输入端相连;电动绕组为n相交流绕组,其引出线与n相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端相连;发电绕组为j相交流绕组,j≥3。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594068.7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三相混合励磁同步调相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电励磁的传统同步调相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相混合励磁同步电机、m相补偿电容器组、两组m相交流斩波单元、两组m相电抗器组;电机的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的电枢绕组和m相的磁场控制绕组;磁场控制绕组与一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二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与磁场控制绕组连接线路上串联m相补偿电容器组;两组m相电抗器组分别与两组m相交流斩波单元输入端连接,转子为内嵌永磁体结构;当需要增加该调相机系统输出感性无功功率时,通过增大二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占空比来实现;当需要增加该调相机输出容性无功功率时,通过增大一号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占空比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19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037604.X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B17/02
Abstract: 海洋浮力储能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浮力储能系统结构复杂,不利于实现大规模储能集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动机、发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浮力球、闭合缆绳、停放轨道、第一绞盘、第二绞盘和抓取装置;在电力富余时,通过闭合缆绳由电动机拖动浮力球从海面平台下降到海底,将富余的电能转化为势能进行存储;在需要发电时,浮力球由海底上浮至海面平台并通过闭合缆绳拖动发电机发电,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可将产生的富余电力高效的转化为势能进行存储,能量的转化率高。本发明主要用于储能以及电网调峰调频等,亦可用于远海风电场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94067.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机必须要有转子位置传感器,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系统功率因数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n相永磁同步电机、m相交流斩波单元、m相电抗器组和n相功率变换器,磁场控制绕组与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交流输入端相连;星型联结的m相电抗器组各相引出线与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交流输入端相连;电枢绕组与n相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端相连;电机工作在电动机状态,当需要从基速以下运行状态向基速以上升速时,通过逐渐增大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占空比实现;当需要在高速状态向基速降速时,通过逐渐减小m相交流斩波单元的占空比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83118.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绕组单元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涉及一种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无铁心直线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推力波动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两个次级和一个初级;两个次级分别设于初级横向的两侧,两个次级相互连接;两个次级与初级之间各形成一个气隙;次级包括一个轭板和多个平板形永磁体;在每个轭板朝向初级的一个侧面上均沿电机运动方向固定有多个平板形永磁体,且位于轭板两端的两个平板形永磁体的宽度为其他平板形永磁体的宽度的50%;每个轭板上的平板形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设置,且双边的次级上的磁路形成串联磁路;相邻的两个平板形永磁体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τ;初级包括电枢绕组和支撑框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