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米发糕气孔分布和持气能力的配方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6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559138.X

    申请日:2022-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米发糕气孔分布和持气能力的配方及方法。包括米水、乳酸菌和酵母。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改善米发糕气孔分布和持气能力:在米水中接种乳酸菌发酵;将发酵产物与糖、酵母、水混合后进行磨浆制得米浆;将米浆酵母发酵制得米糊。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无其他添加剂,米发糕气孔特征明显增强,特别适用于米发酵食品,米发糕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即食米发糕,该方法使得米发糕生产向工业化、机械化发展成为可能。

    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及其在豆腐酸浆生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4303.1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及其在豆腐酸浆生产中的应用,属于乳杆菌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乳酸菌不耐高温的问题,一株耐高温的乳酸菌,鼠李唐乳杆菌HCUL 1.1901-1912,该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309,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时间为2020.01.07;所述乳酸菌应用于酸浆豆腐生产中豆腐酸浆水的发酵。本发明运用紫外诱变技术、温度梯度筛选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实验室储存从云南建水豆腐酸浆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诱变及高温筛选培养鉴定。可对纯种发酵酸浆提供技术支撑,还为制备标准化酸浆和酸浆豆腐制作技术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益生菌发酵的即冲枇杷叶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0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16869.6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发酵的即冲枇杷叶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属于枇杷叶袋泡茶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原料预处理:选取同一生长时期的鲜枇杷叶,放入7.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h,用组织捣碎机搅碎,得80%叶片为5mm以下碎片停止捣碎;菌种活化:采用三种乳杆菌冻干菌粉;配制MRS培养基,分装在10mL的三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接入一种菌粉;接种发酵:取搅碎的枇杷叶,三种乳杆菌菌液按1:1:1体积比混合,每100g枇杷叶,共计接菌液10mL,置于37℃、相对湿度95%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5~8h后,用75%酒精棉擦拭过的双手,将全部发酵枇杷叶碎片,反复翻伴、反复揉搓,绿叶逐渐变褐色;烘干粉碎过40目的筛子,分装每袋1.0g的即冲茶袋中。

    一种保健饮料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044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9169.4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20%-30%藕、20%-30%麦冬、10%-20%五味子、5%-10%芦根、5%-10%梨、5%-10%枸杞子、5%-10%山楂(去核)、10%-20%冰糖。制备方法:将藕、麦冬、五味子、芦根、梨、枸杞子、山楂(去核)、冰糖按上述配比混合后,按原料重量的5倍加入纯净水,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滤出渣滓,保留汁液即可。按照汁液重量的3%-8%加入蜂蜜,即可饮用。本饮品具有清热泻火、滋津润肺、生津止渴、开胃消食、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效。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香辛料抑菌的低盐酱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8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7858.8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香辛料抑菌的低盐酱,它涉及一种利用香辛料作为抑菌剂的低盐酱。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低盐酱盐分含量降低,缩短了货架期,提高了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香辛料抑菌的低盐酱由低盐酱和香辛料组成,所述的香辛料由丁香与桂皮按照3∶1的体积比组成。本发明利用香辛料调香防腐的特性,应用于低盐酱,增强抑菌效果,延长货架期。香辛料粉末对低盐酱中的三种主要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抑菌能力增强。香辛料大多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添加会对低盐酱风味有影响,丁香和桂皮醇粉末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联合使用可减少香辛料的用量,还能降低对低盐酱风味的影响,也能降低成本。

    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415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97999.3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涉及一种脱色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油脂脱色过程中油脂和维生素E损失严重,游离脂肪酸滞留造成脱臭难度大,以及白土用量多的问题。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不过滤再次加入少量白土,进行二次脱色,过滤得成品脱色油。本发明减少白土用量至1.5%以下,白土吸附油脂比例降至10~16%,搅拌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趋向于存在于碱炼油上层,而由于维生素E极易溶于油脂会均匀存在于油脂中,两次加入提高了白土优先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概率,使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达到16%以上,减少维生素E的损失30~50%。

    一种全子叶腐乳白坯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160579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070878.9

    申请日:2011-03-23

    Inventor: 石彦国 孙冰玉

    Abstract: 一种全子叶腐乳白坯的生产工艺,涉及一种全子叶腐乳白坯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生产豆腐乳的工艺原料利用率低、出品率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工艺:一、大豆的清选;二、干燥;三、脱皮;四、浸泡;五、粗磨;六、精磨;七、煮浆;八、点脑;九、蹲脑;十、压制;十一、划坯,即得到全子叶腐乳白坯。本发明的工艺生产腐乳白坯的出品率为200%~220%,腐乳白坯出品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25%~37.5%,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不产生豆渣,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应用于腐乳生产领域。

    一种生冻包子的制作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7100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3382.5

    申请日:2012-09-26

    Abstract: 一种生冻包子的制作方法,它涉及一种包子的制作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速冻包子存在经二次蒸制才可食用、且风味、色泽、口感下降,营养成分大量的损失的问题。方法:一、取中筋粉、抗冻酵母、蔗糖、盐和水混合后进行和面,得面团,然后发酵,再制成面皮;二、馅心原料经清洗后制成馅料并速冻;三、面皮包裹馅料后速冻,密封于聚乙烯包装袋中并冻藏,即完成。本发明利用抗冻酵母制作面团生产生冻包子,包子生冻后食用时一次蒸制,即可食用,使其风味、色泽、口感接近传统鲜食包子,且营养成分被完整的保留,制作的生冻包子,解冻与熟制方式方便,熟制产品皮料松软,馅料鲜香、滑爽适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