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0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20079.8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1)考虑各指标检测可操作性以及对隧道结构安全描述综合周密性,基于隧道结构安全受力和变形特点,确定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渗漏水、纵向沉降、横向收敛、错台、裂缝、管片破损6个评价指标。(2)根据现有安全等级划分方法、相关规范以及隧道受力和变形控制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3)以乘积标度法为基础,确定指标权重向量;(4)收集所述6个指标的现场检测数据,根据指标检测值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向量组成隶属度矩阵;(5)根据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和指标安全等级进行变权重处理;(6)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级结果。

    可模拟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9008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038954.6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是对试验模型表面沿圆周环向及纵轴向进行切割,以相应形成环向切缝与纵向切缝。本发明通过对模型进行环向和纵轴向上的切割,在模型表面形成了环向切缝和纵向切缝,由此可以模拟隧道结构上的管片环向接缝和纵向接缝,能真实地反映隧道接缝对隧道刚度的影响。另外,可以使用机器实现切割,不仅代替了原来耗时耗力的人工拼装,且能减小试验误差。

    一种盾构双层衬砌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7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425274.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与设计方法,用于在原型试验中进行等效内水压加载,加载系统为拼装式结构,由反力架1中的上下两环工字环梁3、高强螺栓4、2n组加劲肋5、n组立柱6以及2n个同步千斤顶2组成,其中n为反力架一环上布置的千斤顶数量,依据试件尺寸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加载系统初始尺寸;(2)确定千斤顶数量;(3)反力架截面强度验算;(4)反力架截面稳定性验算;(5)连接处验算。与现有加载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可模拟较大内水压力、能在衬砌内部各点同步加载、易安装拆卸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一种民防工程结构地震脆弱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5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0628.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民防工程结构抗震风险领域,提供一种民防工程结构地震脆弱性评估方法,包括:(1)确定代表性民防工程结构力学特性与场地特征;(2)合理选择分析地震动;(3)建立土体‑民防工程结构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计算模型;(4)采用峰值速度与层间位移角作为地震强度参数和民防工程结构性能参数;(5)建立民防工程结构抗震概率需求模型,获得民防工程结构脆弱性函数的均值和对数标准差;(6)基于步骤(5)的均值和对数标准差获得民防工程结构的地震脆弱性曲线。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条件的民防工程结构脆弱性定量评估方法,可以精准地评价地震荷载下民防工程结构性能与脆弱性大小。

    一种盾构隧道地震可恢复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1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31820.9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黄忠凯 张冬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地震可恢复性分析方法,步骤:(1)针对拟研究隧道收集相应的地勘报告及隧道设计材料;(2)选择典型土体断面、隧道埋深及隧道类型;(3)展开盾构隧道抗震性能分析,建立基于不同地震强度参数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4)基于隧道类型及现有技术手段,确定不同破坏状态隧道的性能恢复曲线;(5)基于上述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及不同破坏状态对应的隧道性能恢复曲线,最终得到隧道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可恢复性指标Re值。本发明考虑盾构隧道地震后的性能加固和恢复能力,能够从概率的角度科学地揭示盾构隧道的抗震能力及震后恢复能力,为今后相关隧道结构地震可恢复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一种盾构双层衬砌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5274.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内水压加载系统与设计方法,用于在原型试验中进行等效内水压加载,加载系统为拼装式结构,由反力架1中的上下两环工字环梁3、高强螺栓4、2n组加劲肋5、n组立柱6以及2n个同步千斤顶2组成,其中n为反力架一环上布置的千斤顶数量,依据试件尺寸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加载系统初始尺寸;(2)确定千斤顶数量;(3)反力架截面强度验算;(4)反力架截面稳定性验算;(5)连接处验算。与现有加载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可模拟较大内水压力、能在衬砌内部各点同步加载、易安装拆卸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一种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9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7806.9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相似比;(2)选择模型材料;(3)设计拼装式外衬模具与双层衬砌模具;(4)浇筑外衬模型,自攻螺丝模拟环向接头抗弯性能,螺钉与铁丝组合模拟环向抗拉性能,自攻螺丝、铁丝尺寸根据抗弯刚度、抗拉刚度系数相似关系确定;(5)处理接触面,通过涂抹机油模拟不传递剪力工况,径向埋设铁丝模拟完全传递剪力工况,铁丝尺寸与布设根据抗剪刚度相似关系确定;(6)浇筑内衬模型形成双层衬砌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能有效模拟环向接头抗弯和抗拉刚度,还能充分体现不同接触面工况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方法简单、流程清晰。

    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0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0020079.8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1)考虑各指标检测可操作性以及对隧道结构安全描述综合周密性,基于隧道结构安全受力和变形特点,确定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渗漏水、纵向沉降、横向收敛、错台、裂缝、管片破损6个评价指标。(2)根据现有安全等级划分方法、相关规范以及隧道受力和变形控制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3)以乘积标度法为基础,确定指标权重向量;(4)收集所述6个指标的现场检测数据,根据指标检测值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向量组成隶属度矩阵;(5)根据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和指标安全等级进行变权重处理;(6)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级结果。

    大尺寸多功能界面动力剪切试验仪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57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500345.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多功能界面动力剪切试验仪及试验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仪器包括油源系统、控制系统、剪切系统;剪切系统为开展剪切试验的主体装置,包括:主机框架、竖向和水平作动器、上下剪切盒、试验辅具,竖向和水平作动器分别连接上下剪切盒,试验辅具包括抓齿板、侧限框、抓土器传感器等;油源系统为动力装置,用于向两台作动器提供动力;控制系统为仪器的控制及传感器信号收集装置,用于精确控制、监测仪器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两台作动器的运动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界面类型、试验材料以及不同动力剪切模式等多种试验功能,填补了目前界面动力剪切试验技术手段的不足。

    地下管线破损引起的渗流侵蚀模型装置、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544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818089.6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管线破损引起的渗流侵蚀模型装置、系统及试验方法,所述模型装置主要由开有破损口的圆管、中间土槽、两侧水槽及一些测量设备构成,水槽与土槽之间通过透水板隔开。破损口一旦打开,渗流侵蚀便在中间土槽中发生,两侧水槽的侧面按高度设置多个溢流孔,通过底部进水口的补充进水和溢流孔的溢流控制水槽水位,以此改变土体的水位条件。过程中可进行水土流失量、地表沉降、侵蚀面积变化等多个参数的测量。破损口一旦再次堵上,侵蚀停止,试验结束。本发明可利用现有的技术,模拟地下水入渗、地表加荷、循环动荷载、水位变化等各种工况下地下渗流侵蚀乃至地表塌陷过程,为系统全面研究地下管线破损引起的路面侵蚀塌陷奠定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