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18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10697.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砂芯的混合装置,包括进料组件、搅拌机构、牵引机构、升降机构,进料组件按照比例分别将水、石英砂以及聚乙烯醇通入至所述搅拌机构,在所述搅拌机构搅拌完成后获得砂芯材料,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搅拌机构内的搅拌腔的底部抬起,所述牵引机构给所述搅拌机构内的搅拌腔的侧边牵引的力,所述搅拌机构内的搅拌腔在所述力的作用下倾斜。发明实现了物料在搅拌时配比的精准控制,且能够在单一的升降装置的控制下实现物料的自动下料,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下料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4458.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N3/006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机器人布局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维建模并基于三维建模进行正动力学建模;求解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并确定机器人工作的边界范围;对离散任务节点集合求逆解得出各离散任务节点的关节角度值;求出可操作度值和灵活度值;建立约束条件模型;以灵活度值为分析依据建立适应度函数,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在约束条件模型约束下求解最大灵活度值。本发明中,通过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出最大灵活度值,实现对铺放机器人与外部轴的最优布局求解,在面对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任务时,不仅能够确保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覆盖所有任务点,还能够考虑机器人工作空间的灵活性,以满足复杂加工任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56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05538.5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29C5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芯模及使用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领域,包括芯轴、圆筒、两个端部成型组件、两个合模连接架和多个成型支撑组件,两个合模连接架用于分别套设于芯轴的两端,各端部成型组件均包括多个端部成型件,各端部成型组件的多个端部成型件均能够拆卸地安装于一个合模连接架上,各端部成型组件的外边缘均为圆形;多个成型支撑组件依次套设于芯轴上并夹紧于两个端部成型组件之间,各成型支撑组件均包括多个沿周向依次能够拆卸连接地成型支撑件,成型支撑组件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为圆形,圆筒用于套设于两个端部成型组件和多个成型支撑组件的外部。该组合式芯模及使用方法降低了脱模难度,避免了影响制品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10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20439.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束纤维缠绕线型轨迹规划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纤维缠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芯模模型和初始缠绕参数,确定初始纤维缠绕线型轨迹对应的总中心转角;设置总中心转角的偏差范围,并确定对应芯模芯轴转数的取值范围;设置纤维纱带宽度的偏差范围,并确定循环圈数的若干个取值,以得到若干个芯模芯轴转数取值;根据连分数理论,计算各个芯模芯轴转数取值对应的缠绕线型轨迹切点数;筛选出符合切点数要求和覆盖度要求的若干个芯模芯轴转数取值对应的缠绕线型轨迹;从所述符合切点数要求和覆盖度要求的缠绕线型轨迹中,筛选出符合多束缠绕要求的纤维缠绕线型轨迹。本申请上述方案可用于多束纤维缠绕线型轨迹的设计、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9020.3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回转体内外双定心夹具,涉及夹具领域,包括内安装座、外安装座、驱动机构、至少三个定心机构和至少三个支撑伸缩机构,外安装座转动套设于内安装座的外部,多个支撑伸缩机构沿周向依次设置于外安装座的外部;定心机构包括摇臂和第一套筒,多个定心机构的多个第一套筒沿周向依次铰接于内安装座上,多个定心机构的多个摇臂的一端沿周向依次铰接于外安装座上,各摇臂的另一端均滑动套设于一个第一套筒中并能够伸至通孔中;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安装座上,并用于驱动内安装座相对于外安装座转动。该复合材料回转体内外双定心夹具能够对内外结构进行快速地双重定心,能够保证新增回转体与主回转体的装配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098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32693.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回转体成型模具,涉及缠绕成型模具的技术领域,包括芯筒、拼接筒模、封头和芯轴,芯筒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拼接筒模、两端分别通过一芯轴连接有封头,芯轴、芯筒与拼接筒模共轴线设置,封头与拼接筒模的端部相抵触,两个芯轴用于连接在回转驱动件上,拼接筒模用于缠绕成型材料。本发明利用芯筒和分体式结构的拼接筒模,分体式结构使模具与成品的顺利分离,方便脱模操作,降低了缠绕成型生产过程中的脱模难度,且模具结构简单,提高了脱模操作便捷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5807.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芯模轮廓变化的缠绕轨迹自适应规划方法,包括根据芯模参数建立芯模模型,通过纤维缠绕线型的仿真设计确定纤维落纱轨迹;利用三次样条厚度预测方法预测芯模封头处的落纱厚度,并对芯模封头处的落纱厚度曲线进行建模;根据纤维落纱轨迹和落纱厚度曲线生成新的芯模封头轮廓离散点,且将芯模封头轮廓离散点拟合为具有参数方程的芯模外轮廓曲线;将芯模外轮廓曲线重新绘制成新的芯模轮廓,并将芯模外轮廓曲线作为芯模更新后的芯模模型;重复上述步骤,对更新的芯模模型进行循环的纤维缠绕线型设计及厚度预测,直至芯模模型的缠绕厚度符合预期;本发明在缠绕过程中自动更新芯模轮廓的参数变化,提高缠绕设备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17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99870.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边机构,涉及压边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平台和压辊组件,压辊组件包括支撑盘、加热装置和至少两个压辊本体,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本体,支撑盘与安装平台连接,所有压辊本体一端均固连于支撑盘的同一侧,所有压辊本体另一端均设有压辊头,各压辊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本体,各加热本体能够加热对应的各压辊本体的压辊头,各压辊头呈圆锥形或圆台形,多个压辊头的锥度不同,支撑盘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安装平台产生绕支撑盘中心线的转动且能够在转动至特定位置时进行位置保持,各压辊头的外侧壁能够与待加工部件的待加工面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了对应的倒边装置。本发明应用灵活,适应性广;能够提高倒边效果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29795.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管纤维缠绕成型仿真方法、系统、介质及产品,涉及复合材料纤维缠绕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圆管的几何参数和当前假封头参数构建阶梯轴圆管模型;根据缠绕参数计算纤维缠绕成型的初始中心转角;根据初始中心转角和给定偏差转角计算满足预设均匀缠绕条件的理论中心转角;根据理论中心转角,在给定滑移系数范围内确定理论滑移系数;判断当前阶梯轴圆管模型端点的滑移系数是否小于当前理论滑移系数;若是则进行圆管纤维缠绕成型仿真;线型轨迹根据当前理论滑移系数得到;若否,则修改当前假封头参数,返回根据圆管的几何参数和当前假封头参数构建阶梯轴圆管模型的步骤。本发明能够确定小角度圆管缠绕线型轨迹,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5536.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纤维缠绕系统协调运动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纤维缠绕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芯模的几何尺寸生成纤维落纱轨迹,利用纤维落纱轨迹确定机器人的作业任务空间进而得到机器人型号;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并基于三维几何建模得到的芯模模型、机器人模型、外部轴模型、丝嘴模型建立机器人与芯模的纤维缠绕协调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针对纤维落纱轨迹中的落纱点和悬纱长度进行运动空间离散化得到任务点;在各关节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碰撞约束模型的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加速度的方法进行任务节点运动规划,基于运动规划得到的任务节点确定最优路径,以实现纤维缠绕系统的协调运动优化,提高机器人纤维缠绕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