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C,N)中氮含量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117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239.8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N)中氮含量的分析方法,是在样品中按1:1比例加入N2释放剂钨粉,研磨均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采用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本发明解决了样品不预处理时用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Ti(C,N)中氮含量时因氮释放不完全导致结果偏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本发明降低了分析结果RSD,由原来的不低于3.0%降低到了≤0.7%,极大地满足了科研和生产质量控制需求。

    一种判定WC和Co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156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310113221.5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判定WC和Co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在湿磨过程中直接取湿磨混合料浆,先水洗后加水超声分散;再取分散好的溶液做激光粒度分布测试,测定不含成型剂的WC、Co混合料在湿磨过程中的粒度分布,观察激光粒度分布曲线是否存在双峰,若有双峰说明WC、Co混合粉体有结团,WC、Co未分散开,若无双峰说明WC、Co已分散开,二者混合均匀。本发明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测定,以曲线有无双峰来判定WC、Co是否在湿磨过程中混合均匀,简便易操作,判定更快速、高效,判定成本更低,并且在湿磨过程中即可取样测定,对湿磨过程中WC、Co是否混合均匀可实现实时监控,以此及时调整湿磨时间。

    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47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266130.4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周边磨床三维仿真模型,搭建磨床运动链,确定加工坐标系方向并绘制刀片毛坯模型,绘制砂轮三维模型并参数化,对刀片周边磨削工艺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工序刀片周边轮廓数学模型,推导各道工序砂轮加工轨迹数学模型,使用C++编写刀轨模型程序文件,使用C#编写参数化界面,通过参数化界面对程序内变量赋值,绘制轨迹点,仿真加工验证刀轨是否合理,通过后处理生成可直接用于磨床加工的G代码。利用上述方法,最终实现数控刀片周边磨削刀轨的参数化编程。具有通用性强、编程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低压渗氮法制备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0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71310.X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渗氮法制备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的方法,本方法所述金属陶瓷为Ti(C,N)基金属陶瓷,以Ti(C,N)和/或TiC,TiN为主要硬质相,以Co和/或Ni等铁族金属为粘结相。本专利方法是将金属陶瓷烧结体装入真空一体炉中,在真空烧结状态下,以3~7℃/min的升温速度升至预置的渗氮温度,所述预置的渗氮温度为1200~1400℃;当炉体温度达到预置的渗氮温度时,采用氮气分压工艺进行渗氮,控制分压压力为2000~6000Pa,保温2~6h后,在氮气气氛下冷却,获得表面富氮功能梯度金属陶瓷。本发明方法具有投资小,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于实现工业化转化。

    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9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49714.3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化学成分(wt%)为:Co+Cr:15~50,其中,Co:Cr=7:3,其余为纳米Al2O3:50~85。使用上述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制成的产品,制备工艺如下:以纳米Al2O3做为基体原料,混合Co、Cr做为增韧相、粘结相;采用湿磨工艺进行原料混合,将原料粉末在球磨罐中球磨48~72小时,以水或酒精做为湿磨介质,使原料混合均匀;采用热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450℃~1550℃,压力150~200MPa,保温保压1h以上,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抗氧化及热高温耐腐蚀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好,成本较为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高温下抗氧化耐腐蚀用零部件。

    一种基于UG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478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66130.4

    申请日:2015-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19 G05B19/4083 G05B2219/36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G NX二次开发的数控刀片周边磨加工参数化编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周边磨床三维仿真模型,搭建磨床运动链,确定加工坐标系方向并绘制刀片毛坯模型,绘制砂轮三维模型并参数化,对刀片周边磨削工艺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工序刀片周边轮廓数学模型,推导各道工序砂轮加工轨迹数学模型,使用C++编写刀轨模型程序文件,使用C#编写参数化界面,通过参数化界面对程序内变量赋值,绘制轨迹点,仿真加工验证刀轨是否合理,通过后处理生成可直接用于磨床加工的G代码。利用上述方法,最终实现数控刀片周边磨削刀轨的参数化编程。具有通用性强、编程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用液相渗透法制备的粒度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872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69898.1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液相渗透法制备的粒度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优化晶粒抑制剂在生坯表面附着方式,变更其扩散方式,优化高温扩散的烧结和时间,从而制备出了梯度层≥0.2mm,最厚可达6mm以上的粒度梯度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过程易控制,生产成本低,其制备的WC-Co粒度梯度硬质合金,粒度梯度层厚度≥0.2mm,最厚可达6mm以上,芯部WC晶粒的平均大小约为表层WC晶粒的平均大小的1.05~1.5倍,表层Hv1硬度约为芯部Hv1硬度的1.03~1.2倍,且此合金不存在Co的梯度变化,表面WC粒度较小,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芯部WC粒度较大,具有较好的韧性,合金有着充足的加工余量,可以更容易的应用到各种产品中。

    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9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49714.3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化学成分(wt%)为:Co+Cr:15~50,其中,Co:Cr=7:3,其余为纳米Al2O3:50~85。使用上述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制成的产品,制备工艺如下:以纳米Al2O3做为基体原料,混合Co、Cr做为增韧相、粘结相;采用湿磨工艺进行原料混合,将原料粉末在球磨罐中球磨48~72小时,以水或酒精做为湿磨介质,使原料混合均匀;采用热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450℃~1550℃,压力150~200MPa,保温保压1h以上,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抗氧化及热高温耐腐蚀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好,成本较为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高温下抗氧化耐腐蚀用零部件。

    一种五轴数控磨削刀片断屑槽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291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20023.6

    申请日:2014-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数控磨削刀片断屑槽的制作方法,包括建立刀片及砂轮三维模型;根据槽形设计图纸,取若干采样点进行拟合绘制刀片断屑槽截形曲线;对刀片断屑槽截形曲线进行均分,取均分点作为每道磨削加工的分割点;根据断屑斜角与刃倾角的角度值,设置砂轮轴线与刀片断屑槽截面位置关系并对砂轮轨迹进行计算;通过制定的后处理程序生成可用的NC代码;将NC代码导入到五轴联动数控磨床中,并将毛坯装夹在定制的工装上;砂轮往复磨削,磨削的次数与截形曲线上均分点点数一致;根据加工结果调整刀槽截形拟合线上的采样点,使加工结果符合图纸要求。该方法能够降低新断屑槽形的开发成本及缩短开发周期,并且还具有加工过程灵活的特点。

    一种脱β层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713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526105.2

    申请日:2010-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β层梯度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一般用作制备涂层硬质合金基体。其特征为:初始成分采用不含氮的硬质合金原料,通过标准硬质合金制备工艺制得刀片或试样压坯,烧结工艺采用一步烧结法,即首先采用正常的脱蜡、脱氧工艺烧结,之后引入微压氮气使氮气与硬质合金基体中的碳化物反应合成含氮的立方相,到达梯度烧结温度后再排空氮气并转为脱氮气氛烧结(如真空),使表面层形成缺立方相及富钴层结构,即脱β层。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硬质合金原料中不添加含氮相,可以避免含氮相的过早分解所造成的合金孔隙度的增加;通过控制烧结气氛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反应,实现了硬质合金基体的反应加氮,因而在初始成分中不添加含氮相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备脱β层梯度硬质合金;采用了一步烧结法,可以简化烧结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制备的梯度硬质合金脱β层厚度可达10-40微米,并具有良好的致密度及抗弯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