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光楔的高动态的五轴激光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58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8278.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光楔的高动态的五轴激光加工装置,能有效提高五轴激光加工装备的性能,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光场调控模组、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调焦扩束模组、分光镜、观测系统、扫描模组、聚焦模组、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和操作软件;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经过所述光场调控模组进行调控后进入所述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所述双光楔光束偏移模组进行激光束偏离光轴,激光束与光轴平行并进入所述调焦扩束模组;所述调焦扩束模组放大激光束的离轴量并改变激光束发散角和直径;随后激光束通过所述分光镜进入所述扫描模组;激光束通过所述扫描模组后与光轴不平行,最后激光束经过所述聚焦模组进行聚焦后传输至运动平台上的加工表面。

    一种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振镜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9253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9740.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振镜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和恒温控制组件,电机本体组件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电机外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轴,恒温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中段恒温器、尾段恒温器和恒温外壳,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上下安装在电机壳体外壁,恒温外壳设置在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外部,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机本体组件的温度,反馈给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通过中段恒温器和尾段恒温器分别为电机本体组件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通过有效的温度控制,减少电机本体组件的温度漂移,还能确保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机本体组件的启动和运行性能。

    基于折射反射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的变入射角激光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9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1118.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射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的变入射角激光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单元、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动态调焦单元、光束扫描单元和聚焦单元;所述的激光发生单元用以产生平行激光束以进入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所述平行激光束的传播方向为Z方向;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单元包括两个相同的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平行激光束,所述混合式光束平移元件能使所述平行激光束先发生折射再发生反射再发生折射以平行出射,其中,X和Y方向分别与Z方向垂直,可以实现大范围入射角可调,从而实现复杂结构和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一种张力控制组件及多带切割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467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535978.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张力控制组件,张力预紧组件和张力补偿组件组成,其中,张力预紧组件用于为带状电极提供初始预紧力,而张力补偿组件为带状电极在加工过程中提供张力补偿,并将传统电火花线切割的丝状电极替换为带状电极,具备了电火花加工的优势,解决了多带切割应用于微通道结构加工时,普遍存在的张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张力摩擦损失大,加工精度差,加工一致性差等问题。

    一种尖晶石铁氧体中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94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513086.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尖晶石铁氧体中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金属铁盐和两种及以上的第二金属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金属盐混合溶液,将高分子聚合物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将上述金属盐混合溶液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并持续搅拌后获得先驱体溶液;将先驱体溶液在一定的湿度下采用玻璃平板进行拉制获得有机凝胶纤维,同时采用热风辅助烘干去除部分溶剂,然后收集有机凝胶纤维放入烘箱烘干;将烘干后的有机凝胶纤维放入管式炉中进行分段热处理工艺烧结,获得尖晶石铁氧体中空纤维。

    一种温度压力双模传感单元、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56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991790.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压力双模传感单元、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传感器。包括:一压敏单元,该压敏单元由零电阻温度系数导电材料制成,且该压敏单元一表面设有若干微结构;以及,一温敏单元,该温敏单元为温度敏感的薄膜材料制成的金属电极,且该温敏单元一表面刻蚀有与所述压敏单元微结构一表面中心对齐层叠形成电连接的叉指电极图案,用于生成传感信号等。本发明将零电阻温度系数材料用于压敏单元,从敏感机理层面解决电阻式压敏元件的温度漂移问题,能实现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多信号读取。将对温度敏感的金属薄膜材料用于温敏单元,通过金属材料与结构设计相结合使金属温敏电阻阻值远小于压敏电阻阻值,实现温度的无干扰测量。

    基于视触融合的空间机器人对目标航天器重建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2105.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视触融合的空间机器人对目标航天器重建方法与系统,涉及空间机器人协同感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不同时刻采集的点云预处理后进行配准,获得相机位姿与目标位姿的相对关系,之后对每一帧点云进行拼接并筛选关键帧;使用配置电子皮肤的机械臂末端进行触觉探索,将触觉图像转化为局部触觉点云,并与视觉点云进行融合,基于视触觉融合信息修正目标航天器的位姿;使用数据集训练PointNet++网络,将融合后的点云输入到PointNet++网络,识别航天器上的部件;利用泊松重建算法实现三维重建得到目标航天器几何构型。本发明使空间机器人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外界信息,提高机器人的目标定位精度和信息感知能力,为空间机器人在轨维修装配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多运动模式微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201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464234.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运动模式微机器人,包括两条腿,四个足,关节,弹性铰链。两条腿之间通过关节和弹性铰链连接,每条腿与两个足固定连接,每条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区与触地区,所述足与腿的触地区相互配合,所述关节与腿的连接区相互配合。本发明提供的微机器人,具备直线运动、跨越、翻身以及转弯四种运动模式,通过电压控制,驱动力大,体积小,便于在狭小空间内作业。

    一种互锁一体化微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05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64847.6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锁一体化微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一体化压力敏感层包括正锥度微结构、负锥度微结构和下压力敏感层;正锥度微结构和负锥度微结构分别设置在下压力敏感层的上表面,负锥度微结构和正锥度微结构分别呈阵列设置,并且负锥度微结构位于呈矩形排列的四个正锥度微结构的中心处以形成互锁配合关系;一体化压力敏感层与上压力敏感层聚合连接,形成总压力敏感层;总压力敏感层与上电极、下电极电性连接,上封装层、下封装层与电极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提了上述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通过五轴振镜飞秒激光器在聚合物上进行负锥度微结构和正锥度微结构一体化的压力敏感层制造,通过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使得传感器稳定性得到提升。

    一种基于非对称热整流结构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888107.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热整流结构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由上至下包括柔性上衬底、叉指电极、柔性基体和柔性下衬底;柔性基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凸起结构且涂覆有导电涂层,微凸起结构与叉指电极相接触并形成电性连接;柔性基体的下表面设有成对的微沟槽,微沟槽内填充导热填料,成对的微沟槽通过导热差异形成冷区和热区,冷却和热区上分别设有块状电极,冷区和热区的块状电极之间通过热电引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具有柔韧性好、热电性能高、成本低廉、性能可定制的特点,同时实现温度压力传感一体化,解决了单一器件只能检测单一物理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