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空气净化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83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492304.4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高效过滤空气净化器,涉及空气净化器。提供可增强过滤性能、提高过滤效率的一种高效过滤空气净化器。包括振动器、入风口通道、复合过滤膜组、抽风机、箱体;所述入风口通道和抽风机设在空气净化器的箱体上;所述复合过滤膜组设在靠近入风口通道的底部,复合过滤膜组与振动器相连。通过一个高效过滤的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过滤净化,在不同形状的入风口流道作用下,空气进入入风口后,在复合过滤膜组表面形成紊流,使得空气与过滤膜组充分接触;复合过滤膜组可以由不同种过滤膜复合而成,在振动器的作用下,复合过滤膜组可以产生摩擦电效应和压电效应,增强复合过滤膜组的静电吸附作用,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性能。

    一种电磁微喷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03294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156231.7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微喷装置,涉及一种微喷装置。提供适用于金属液体按需喷射的一种电磁微喷装置。设有上置磁铁、喷射腔体、下置磁铁、电极、供液管、供液槽、升降机构、步进电机和脉冲电流装置;上置磁铁和下置磁铁分别固于喷射腔体的上下表面;喷射腔体设有液体进口和液体喷嘴,电极设于喷射腔体两侧,并伸入喷射腔体内部,供液管一端与喷射腔体内腔连通,供液管另一端与供液槽连通,升降机构输入端与步进电机连接,升降机构输出端与供液槽连接,脉冲电流装置两端接于电极。

    一种纳米纤维直径可控辅助诱导批量电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788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73008.2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纤维直径可控辅助诱导批量电纺装置,涉及电纺装置。设有溶液槽、出液阀门、纤维直径控制装置、超声激振器、进液管道、进液阀门、超声液面传感器、辅助诱导装置、工业CCD图像传感器、收集装置;纤维直径控制装置设有调整滑块、精密螺杆、光杆导杆;辅助诱导装置设有直线导轨、滑块、滑块连接杆、安装基座;收集装置送料辅助轧轮、收集板、送料滚筒、收集装置挂板、电机、主动进给滚筒、进给辅助轧轮。利用超声激振产生溶液波动,配合辅助诱导装置进行射流喷射控制;利用极板之间的间隙约束射流初始直径和迁移;用连续进给的收集装置,加辅助诱导,配合图像传感器识别,克服产量低、直径分布差异大、带珠状结构、喷头易堵塞等缺陷。

    双自由度直驱扫描跟踪转台

    公开(公告)号:CN10388385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40753.2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双自由度直驱扫描跟踪转台,涉及扫描跟踪转台。设有底座、支座、镜片、镜片夹座、俯仰电机、摆臂、摇摆电机、俯仰接近开关、摇摆接近开关、摇摆触板、俯仰触板、俯仰硬限位、摆动支架和摇摆硬限位;支座与底座固连;镜片设于镜片夹座上,镜片夹座与摆动支架固连,摆动支架与摆臂上端固连;俯仰电机与支座固连,俯仰电机的转子穿过支座与摆臂固定连接,俯仰接近开关安装板与支座固连,俯仰触板与俯仰接近开关面对,俯仰触板固连在摆臂上;摇摆电机与支座固连,摇摆电机的转子穿过支座与底座固连,摇摆触板固连在底座上,摇摆触板与摇摆接近开关面对,俯仰电机和摇摆电机的驱动器与支座固连,俯仰硬限位设于摆臂上,摇摆硬限位设于支座上。

    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41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122974.9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纺微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针管、电纺针头、高压电源、收集板、位移控制平台、聚焦照射光源、鞘气装置和聚焦加热光源,注射泵输送注射针管内的溶液至电纺针头,收集板位于电纺针头的下方,位移控制平台驱动收集板进行移动,收集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填充在相邻光敏收集单元之间,聚焦照射光源聚焦于电纺针头下方的光敏收集单元,高压电源用于为电纺针头和光敏收集单元之间提供电场,本发明通过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实现了点对点喷印接收,提高了喷印精度,使得复杂微纳结构例如单点堆叠结构、悬空结构快速喷印成为了可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焊接焊缝特征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04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467997.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焊接焊缝特征点识别方法及装置,识别方法包括:从采样图像中获取特征点位置,并对焊缝类型进行分类,之后对图像作预处理后获取焊缝轮廓线,并结合特征点的位置、轮廓类型和轮廓线的形状计算出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把特征点在采样的图像中的坐标以及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发送给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执行空间映射、轨迹规划操作,把图像特征点及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转换成可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控制量输出给机器人后控制机器人运动。通过YOLOv4实现对焊缝类型进行分类并识别焊缝轮廓特征点位置,进而计算出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在三维异形焊缝的焊缝跟踪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识别和分类准确率以及较高的鲁棒性。

    一种三维轨迹激光焊接焊缝跟踪姿态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30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467999.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轨迹激光焊接焊缝跟踪姿态规划方法,其包括步骤:(a)约定TCP坐标系并手眼标定;(b)输入预设轨迹;(c)把传感器特征点坐标由传感器坐标系转换到机器人世界坐标系中;(d)构建参考球面;(e)通过双指针遍历预设轨迹的方式求解参考球面和预设轨迹的交点,获取焊缝特征点处机器人最佳姿态方向向量;(f)结合焊缝类型和姿态方向向量,规划机器人姿态。本发明通过设置预设轨迹,在跟踪采样过程中分析当前采样点和预设轨迹的位置关系提前预测传感器采样点处的机械臂姿态,提供了应用于eye‑in‑hand模式的线激光传感器激光焊接焊缝跟踪系统的实时规划姿态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实现多种三维异形轨迹的焊缝跟踪。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87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903664.4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包括以下步骤:⑴将聚偏氟乙烯加入到溶剂中,溶解,静置;⑵将磷酸三苯酯加入到溶剂中,溶解,静置;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分别装入注射器中,将分别装有两种溶液的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注射器连接同轴针头,将高压发生装置与同轴针头连接;⑷开启高压发生装置;⑸开启注射泵,开始静电纺丝;⑹静电纺丝完成后,关闭高压发生装置,得到锂离子电池隔膜;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有效的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吸液率和孔隙率,吸液率和孔隙率的提高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高倍率下放出的容量。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焊接焊缝特征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0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7997.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焊接焊缝特征点识别方法及装置,识别方法包括:从采样图像中获取特征点位置,并对焊缝类型进行分类,之后对图像作预处理后获取焊缝轮廓线,并结合特征点的位置、轮廓类型和轮廓线的形状计算出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把特征点在采样的图像中的坐标以及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发送给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执行空间映射、轨迹规划操作,把图像特征点及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转换成可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控制量输出给机器人后控制机器人运动。通过YOLOv4实现对焊缝类型进行分类并识别焊缝轮廓特征点位置,进而计算出激光入射角参考向量,在三维异形焊缝的焊缝跟踪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识别和分类准确率以及较高的鲁棒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虾形态测量方法、介质、终端设备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210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0630720.4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虾形态测量方法,包括:对对虾样本和参照物进行拍摄,以获取样本图片;根据样本图片对目标区域进行标定,并生成目标区域对应的描述文件,将描述文件与样本图片关联;根据样本图片以及描述文件建立数据集,根据数据集生成对虾形态测量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图片进行预处理,以生成测试图片;将测试图片输入对虾形态测量模型,以生成泛化性能评分;根据泛化性能评分确定最终对虾形态测量模型,并根据最终测量模型进行对虾形态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以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虾形态测量装置;从而实现对对虾形态参数高效、精准地测量,节约对虾育种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