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滑油磨粒收集薄膜及发动机磨损状态的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00916.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滑油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滑油磨粒收集薄膜及发动机磨损状态的诊断方法。其中,多功能滑油磨粒收集薄膜包括多孔薄膜、压电陶瓷传感器、支撑骨架和电极;支撑骨架支撑所述多孔薄膜展开;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将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滑油磨粒收集薄膜安装于滑油管路中,能够实现发动机滑油磨粒在线全流域主动收集,并对收集的磨粒进行主动感知和有序分类,并为磨损状态在线识别诊断和视情提供依据,尤其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用于气动压力测量的微流体柔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79975.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压力测量的微流体柔性传感器,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基底;其中,第一基底朝向第二基底的一面设置有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一导电液体注射口,所述注射口延伸至第一基底远离第二基底的那一面;所述分流道有多个,每一个分流道的一端分别与主流道的不同位置连通,另一端向着远离主流道的方向延伸,并且为封闭端;所述第二基底朝向第一基底的一面具有两个独立的容置电极的腔室,所述腔室朝向第一基底的一侧为开口面;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层叠放置后,所述导电液体和电极被封装在两个基底之中。

    一种面向冲击监测的数字异步压缩采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1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29315.3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冲击监测的数字异步压缩采样系统及方法,针对冲击监测信号时域稀疏以及有明显波峰的特征,有效压缩采样冲击监测信号,包括时域三进制(-1,0,1)编码器模块、算法逻辑模块和信号恢复模块三个主要部分;本发明能够有效捕捉冲击监测信号中的变化量,先将冲击监测信号先进行三进制编码,再将三进制编码信息进行压缩采样,得到少量的采样点来恢复原信号,减少对数据传输存储的压力,相对于传统的模拟压缩采样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数字电路搭建,能有效降低电路系统中的噪声干扰和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提高重构精度;本发明方法还采用了分时工作的方案,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功耗。

    时变温度影响下基于FCM算法的损伤扩展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755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97815.6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4472 G01N2291/023 G06K9/6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变温度影响下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损伤扩展实时监测方法,仅仅依靠信号本身的分布特性就能有效的解决变化因素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在温度变化影响下对结构的损伤扩展变化趋势进行在线监测。本发明使用的偏移指数对损伤扩展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并且也能对损伤扩展的定量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发明在实现过程中无需更改或增加设备和参数,利用现有硬件系统就可以实现,可行性强,算法运算时间短,准确性高,易于操作。另外等数据集以及运动数据更新策略对在线实时损伤监测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在线更新的实时性以及减少了对所有历史数据的需求,缓解了数据储存的压力,具有很好的实际工程价值。

    基于压电传感涂层原位传感器和零群速导波的损伤监测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084369.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电传感涂层原位传感器和零群速导波的损伤监测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其包括:在待测结构上制备压电传感涂层;将压电传感涂层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脉冲超声信号源和计算机;计算机控制脉冲超声信号源发出激励信号至压电传感涂层,以激励产生超声导波;压电传感涂层接收超声导波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对接收的超声导波进行处理,计算得到超声导波在时频域内的能量谱,提取超声导波的共振峰的频率;通过对比共振峰的频率与待测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零群速导波频率的值,判断待测结构的损伤情况。借此,压电传感涂层能够与复杂待测结构共形,能够实现零群速导波的原位在线传感和多周期激励。

    一种燃油计量活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926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154772.1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计量活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与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QAR文件包,该多个QAR文件分别与发动机的多个航段一一对应;每个QAR文件包括由同一航段同一采样时间段对应的FMVD数据以及FMVP数据构成的QAR数据;确定FMVD数据在各个航段同一采样时间段的变化趋势以及FMVP数据在同一采样时间段的变化趋势;根据FMVD数据的变化趋势与FMVP数据的变化趋势呈相反状态下所对应的数据量、以及对应航段的所有采样数据的数据量确定FMV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提供的燃油计量活门故障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且检测的精度高。

    一种基于里兹变换的损伤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74882.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里兹变换的损伤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里兹变换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了解析信号表示的导波场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体现损伤信息。由里兹变换导出的解析信号用于获得重构导波场的空间方位、相位和振幅。并将相位在空间上对两个坐标求导得到空间波数矢量。通过里兹变换得到的空间波数矢量的大小表示控件每一点上指向传播方向的空间波数值。通过波场解析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体现小强度散射和反射波场的信息,使得该方法能够使用于较为复杂的几何结构,结合算法以及Lamb波各自的优势,针对损伤的形态,位置进行评估,以得到准确的损伤深度信息。

    用于气动压力测量的微流体柔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1479975.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压力测量的微流体柔性传感器,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基底;其中,第一基底朝向第二基底的一面设置有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一导电液体注射口,所述注射口延伸至第一基底远离第二基底的那一面;所述分流道有多个,每一个分流道的一端分别与主流道的不同位置连通,另一端向着远离主流道的方向延伸,并且为封闭端;所述第二基底朝向第一基底的一面具有两个独立的容置电极的腔室,所述腔室朝向第一基底的一侧为开口面;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层叠放置后,所述导电液体和电极被封装在两个基底之中。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质心加权的冲击定位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26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6971.9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质心加权的冲击定位方法,其包括设置传感器,将被监测结构划分为M个区域并编号,在划分出来的每个区域内进行N次冲击,构建样本数据库,基于样本数据库获得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模型用于冲击事件监测,当监测到发生冲击事件时,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在发生冲击事件的区域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区域内设置参考标记点,计算该次冲击信号与冲击事件所在的区域内的参考标记点之间的DTW距离Li,将Li的倒数作为加权系数Wi代入质心定位公式来定位冲击区域内的撞击位置。该种定位方法具有效率高、定位结果受结构特性影响小,且无需进行高密度传感布设的优点。

    智能复合材料螺栓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螺栓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941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966837.1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复合材料螺栓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螺栓及使用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纤维浸泡在树脂胶液中;将浸泡后的碳纤维按一定规律布置形成预制体;采用表面绝缘的导电纱线按预设的涡流线圈走线对预制体进行局部缝合;将缝合好的预制体放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成复合材料螺栓。通过采用表面绝缘的导电纱线按预设的涡流线圈走线对预制体进行局部缝合,最后放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成螺栓解决现有方法在实际检测时对检测现场要求高,无法检测螺栓内部裂纹和孔边损伤的问题,从而使制得的螺栓力学性能提高、减少涡流线圈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实现实时监测螺栓及其连接结构的健康状态,预测结构寿命的效果,保证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