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4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69390.4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2C21/02
Abstract: 一种Al-Si-Cu-Mg-xLa稀土压铸铝合金,其组成成分为:在Al-Si-Cu-Mg合金中添加了占该Al-Si-Cu-Mg-xLa稀土铝合金重量百分比为0.1~0.9%的稀土La,所述Al-Si-Cu-Mg合金中Si的重量百分比为11.0%,Cu的重量百分比为2.5%,Mg的重量百分比为0.2%,余量为Al。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稀土La的价格十分便宜,在铝合金中加入稀土La不会提高生产成本,并且稀土La的加入能明显细化球化晶粒,改变第二相形态,从而大幅度提高合金强度,而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112019.X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变形镁合金坯料制备方法,将Mg‑Al‑Zn系合金放入坩埚中熔化后,加入用铝箔纸包裹的小块状Mg‑20%Gd,保温10min后降温至700℃,再15~20℃/s冷却,凝固,其合金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铝2.0~5.0%,锌0.8~1.2%,钆2.0~2.5%,锰0.3~0.5%,余为镁;将合金锭放入热处理炉中,保护气氛围中,595℃~615℃等温热处理20~40min,取出水淬。本发明可使层状的(Mg,Al)3Gd相转变成颗粒状Al2Gd相,使稀土变形镁合金塑性及延展性显著改善。Al2Gd颗粒可以作为α‑Mg晶粒的异质核心,使稀土变形镁合金坯料组织细小圆整,可塑性好,完全满足其触变成形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531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66589.9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再生ADC12铝合金的复合变质剂及制备方法,该变质剂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Te为10~20%、YbCl3为0.1~10%、余量为Al。将刚玉坩埚内的纯铝熔化后,在730~750℃温度加入Al-Te中间合金和YbCl3后保温5~8分钟,搅拌3分钟,当炉温降至700~720℃时,通氩气进行精炼,保温5~20分钟;除去表面浮渣,将金属液浇注到金属模具中凝固。本发明变质剂可以很好的解决再生ADC12铝合金内众多的粗大针状富铁相对合金的割裂作用,提高再生ADC1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并且能够消除熔体内的气体,显著减少铸件气孔的产生,从而大幅度的提高铸件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12019.X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变形镁合金坯料制备方法,将Mg-Al-Zn系合金放入坩埚中熔化后,加入用铝箔纸包裹的小块状Mg-20%Gd,保温10min后降温至700℃,再15~20℃/s冷却,凝固,其合金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铝2.0~5.0%,锌0.8~1.2%,钆2.0~2.5%,锰0.3~0.5%,余为镁;将合金锭放入热处理炉中,保护气氛围中,595℃~615℃等温热处理20~40min,取出水淬。本发明可使层状的(Mg,Al)3Gd相转变成颗粒状Al2Gd相,使稀土变形镁合金塑性及延展性显著改善。Al2Gd颗粒可以作为α-Mg晶粒的异质核心,使稀土变形镁合金坯料组织细小圆整,可塑性好,完全满足其触变成形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2032.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轻高强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按成分设计称取镁块、铝块烘干熔炼;将Mg-Sm中间合金加入到上述合金熔体中保温处理;再将纯锂用铝箔包裹分批加入到上熔体中,每批保温2~4min;然后升温至700℃,保温后浇铸成铸锭。铸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Al4.5~5.1%,Li8.2~9.1%,Sm0.3~1.0%,余为镁。将铸锭均匀化处理,处理温度250℃,保温4~8 h;然后热挤压,挤压温度250℃,挤压比25,挤压速度1.5~2m/min。本发明镁锂合金组织中晶粒细小的双相组织,其强度高达285Mpa,密度1.4~1.5g/cm3,比现有镁合金降低了约20%。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49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57638.6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2C21/04
Abstract: 一种铝-硅-镱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合金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9.0~11.8%硅、0.05~0.2%镱,余量为铝;首先将石墨坩埚中铝-硅合金在电磁搅拌炉中加热至熔化,在810~840℃加入稀土元素镱后保温5~8分钟;然后电磁搅拌10~15分钟,电磁搅拌频率为22~28HZ,电流强度为20~40A;最后将所得均匀熔体经除气、精炼、扒渣后,合金熔体降温至720~740℃在金属型模具中凝固成型。本发明在Al-Si铝合金中加入稀土Yb不会增加生产成本,而稀土Yb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合金中硅相的形态并能细化α相组织,使得块状初生硅消失,并且共晶硅由粗大针状变为点状或短杆状,其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02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357779.8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元素镨合金化铝硅合金及制备方法,合金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硅为9.0~12.0%,镨为0.05~0.4%,余量为铝;将石墨坩埚中铝-硅合金加热至熔化后,在770~790℃温度下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加入镨或铝-镨中间合金,保温5~8分钟;对上述合金熔体在超声强度为10w/cm2~38w/cm2、超声处理时间总计为3~8分钟、每次超声时间为20~30秒、间歇时间20~30秒的条件下施加间歇超声处理后,合金熔体降温至720~740℃,保温31~180分钟后在40~65℃/min的冷却速度下凝固成形。本发明能明显促进α-Al相的细化、球化;使针状共晶硅变为点状或短杆状,并且使其分布更分散、均匀,从而使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53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345660.4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耐热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制备方法为:在温度720℃~780℃时,将Mg-Sm中间合金加入到镁合金熔体中,再将超声变幅杆伸入镁合金熔体中,在超声功率为600~1200W的条件下,超声10~15min,将熔体温度降至660℃~680℃,浇铸成铸锭。将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再预热后挤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得到的稀土耐热镁合金组织中晶粒细小,生成的Al2Sm颗粒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合金的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09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292489.5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u-Sm稀土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Al-Cu-Sm合金中Cu的重量百分比为4.0~5.0%,Sm的重量百分比为0.1~0.6%,余量为Al。熔炼时以Al-Sm中间合金的形式向铝合金中添加Sm,将制得的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温度为430~440℃,时间为8~10h,然后在60~100℃水中淬火。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在铝合金中加入稀土Sm不会提高生产成本,并且稀土Sm的加入能明显有效改善第二相的形态及分布,使得封闭网状分布的第二相变薄,甚至呈完全不连续分布,减弱了第二相对基体的割裂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合金强度和延伸率。本发明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8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151902.6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Al-Si-Cu-Mg铝合金以及Al-10%La中间合金为原料,首先将铝合金放入坩埚中加热至700~730℃熔化,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Al-La稀土中间合金,稀土中间合金的加入量为3~6%,配成稀土铝合金,在730℃条件下保30分钟,然后随炉将稀土铝合金的熔体温度调整到585~615℃,保温时间为0~30分钟,然后浇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得到的所得的半固态浆料组织的晶粒细小均匀,形态圆整。而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无三废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