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1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17070.8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低位错密度铸造单晶锭或多晶硅锭时的籽晶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直拉单晶圆棒去除边皮后得到无圆角的单晶方棒;S2,将所述单晶方棒切割成大籽晶块;S3,将所述大籽晶块再次切割成小籽晶块或籽晶条;S4,将所述小籽晶块或者籽晶条铺设在坩埚底部,形成完整的籽晶层;S5,在所述籽晶层上放置原生多晶硅料和头尾边等循环料;S6,将所述装满多晶硅料的坩埚放入铸锭炉中,采用半融工艺得到铸造单晶硅锭或多晶硅锭;S7,将所述硅锭进行开方,开方后得到小方锭;S8,将所述小方锭进行切片后得到铸造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铺设时高籽晶和矮籽晶交替搭配,使高籽晶和矮籽晶相接触的侧面完美融合,减少了位错出现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18885.8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面积占比大、位错密度低的铸造单晶硅制备方法,籽晶拼接缝理想状态下,位错源产生的概率较小;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籽晶的拼接缝放大后观察无法形成绝对的“十字型”,相同籽晶连接在一起无法形成晶界,从而产生位错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直拉单晶棒截掉头尾后得到直拉单晶圆棒,沿不同旋转角度去除边皮得到无圆角的单晶方棒,加工得到0°籽晶、11.5°籽晶、23°籽晶、34.5°籽晶;S2,将四种籽晶依次铺设在坩埚底部,形成完整的籽晶层,每块籽晶的八个方向不与同种籽晶相连;S3,在所述籽晶层上放置原生多晶硅料和头尾边等循环料;S4,将所述装满多晶硅料的坩埚放入铸锭炉中,采用半融工艺得到铸造单晶硅锭。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4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16183.2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J27/05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二硫化钼及其在有机染料催化降解中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以芬顿反应为基本原理、利用多巴胺的自聚性能,将Fe2+/Fe3+锚定在MoS2上以制成一种均一多相的二维复合材料,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有机染料的目的。具体来看,本发明以一种新的、便捷的仿生方法,构建了一种MoS2和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的复合材料(MoS2-MNPs)。该材料制备过程简单,且各成分参数可调,经济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循环利用性,在用于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反应快速高效,在碱性条件下同样可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pH对其限制较小。适用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20586.7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采用碳化钛粉末和多巴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氢氟酸刻蚀碳化钛粉末对其完成大规模分层从而形成MXene材料,之后结合贻贝仿生使多巴胺单体在MXene表面进行自聚合完成对二维层状MXene材料的表面改性,用于担载氧化银纳米颗粒。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MXene吸附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活性位点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对溶液中碘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80.85mg/g,对碘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0%左右,由此可见,该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作用确切、有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为放射性碘的去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20577.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结合贻贝仿生化学方法,使多巴胺单体在氢氟酸刻蚀后的钛碳化硅粉材料表面聚合作为二次反应平台进而担载纳米Bi6O7颗粒,得到粉末态的二维层状复合功能性吸附剂用来去除废液中的放射性碘离子。本发明中,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敏感性低,合成的吸附剂材料为二维层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位点,综合性能良好,有较高的稳定性,吸附速率显著提升,是处理放射性废液中碘离子的有效吸附剂。该材料表面纳米Bi6O7颗粒与碘离子形成碘氧铋微晶,作为吸附剂,其吸附速率高,吸附稳定时间达50分钟左右,碘离子去除率可达约70%。
-
公开(公告)号:CN186220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85139.6
申请日:2006-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F27D1/00
Abstract: 一种高纯稀有金属冶炼妒炉衬的制备方法,采用与煅烧的稀有金属氧化物相同的氧化物条(板)作炉衬,先根据窑炉炉膛的尺寸、形状,用≥1000吨的压机,压制5-10mm厚的条(板),拼接在窑炉内,并在拼接缝中刷上相同的高纯氧化物粉,然后先采用温度≥110℃,时间≥12h的低温炉膛加热成型,再采用温度≥1700℃,时间≥3h的高温炉膛加热成型,相对现今使用的铂金坩埚,可提高工效3-3.5倍,节电67.66%,本发明制备的炉膛内衬材质与冶炼高纯氧化物为同种物质,因此不会在相应产物引入杂质,而且产物对炉衬有补偿作用,使得炉膛内衬的使用寿命长,炉膛内衬本身可以作为产物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77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881432.2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补锂极片预锂量确定及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精准的确定补锂容量以及控制补锂量。该方法是预先将补锂极片通过小电流脱锂,得到极片中可脱嵌活性锂含量,再对极片进行小倍率充放电,得到补锂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通过未补锂极片的首次库伦效率计算得到补锂极片形成SEI膜消耗的有效锂量。确定补锂效率以后计算全电池所需锂箔的面密度,通过给锂箔机械打孔的方式控制金属锂箔的面密度,从而精准地对全电池进行补锂。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正极克容量实现完全的发挥,同时不至于过度补锂,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2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8675.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电池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锌电池。本发明采用原料廉价、制备工艺简单的石墨纸或不锈钢箔为载体,通过交替蘸取的方式,使载体被凝胶溶液和锌锰混合溶液包覆,制备出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吸纳锌离子和锰离子凝胶电解质;将两片锌片贴合在石墨纸或不锈钢箔两面,制得软包锌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凝胶电解质制得的软包电池具有非常高的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原料廉价、制备工艺简单、载体使用安全环保、零污染物排放且成本极低的优点,且无需特殊设备,容易实现规模生产。所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兼具优良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这种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在锌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023553.2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263/32 , C07D4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芳基及异噁唑基取代的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N‑碘代丁二酰亚胺(NIS)与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HNTf2)作为新型的共促进剂,促进炔烃以及C4‑炔基取代的异噁唑类化合物与乙腈发生分子间的反应构建芳基及异噁唑基取代的噁唑类化合物。该反应无需贵重金属催化剂,无需额外的溶剂,反应8h就可以生成目标产物,最高产率可达93%。因此,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在环境友好及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目标噁唑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对开发新型药物及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4314.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微卷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技术领域,制备原料包括硅材料、液态金属、海藻酸钠和MXene纳米片;制备方法包括:配制海藻酸钠‑水溶液;将液态金属加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冰浴下超声;将硅材料与涂覆有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液态金属混合;将MXene纳米片与涂覆有液态金属‑海藻酸钠的硅材料进行混合,冷冻、干燥,得到具有微卷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一种负极,包括所述负极材料;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负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的硅基复合材料中可变形液态金属协同柔性MXene微卷构筑双重导电保护网络,在维持硅粒电子连接的同时,达到缓冲硅体积膨胀、稳定电极结构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