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红外的便携式面粉多品质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89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1183102.3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的便携式面粉多品质检测仪及检测方法,该检测仪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上的电源、光源模块、光谱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光源模块包括检测附件,检测附件包括载物台、光源座、光源盖、样本参考盒、反射罩、光纤准直镜、高度调节机构和卤素灯珠;光谱采集模块包括光谱仪,光谱仪通过光纤与光纤准直镜连接;控制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嵌入式计算机和液晶显示屏,嵌入式计算机通过电路板与卤素灯珠连接,光谱仪与嵌入式计算机连接,嵌入式计算机与液晶显示屏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齐全,轻巧便携,通用性强且可随处移动,检测方法简单,可有效检测出样品的水分值和DON值是否超标,检测精度高。

    一种基于双波长吸收散射特征修正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47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19494.9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波长吸收散射特征修正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的方法。包括“仿真分析‑仿体验证‑实际样本验证”三个环节。通过仿真分析确定荧光受干扰规律与模式,确定后续荧光修正所需参数;通过仿体实验确定最优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实际的植物油样本训练最优机器学习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预测待测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验证了本发明的可行性。本发明提出的荧光修正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样本复杂基质对植物油中AFB1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的干扰,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植物油中AFB1含量精确预测,建模仅需激发与发射双波长下的一种或多种吸收散射特征,无需样本前处理,检测精度高。

    一种同时检测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826406.9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中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一定比例的乙腈‑水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样液经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三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并通过配置标准工作溶液对三种真菌毒素进行定性与定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免疫亲和层析大大提高了样品的净化程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多项同时检测,节省了操作时间,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一种基于FT-NIR技术的糙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82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47563.X

    申请日:2015-07-27

    Inventor: 沈飞 吴启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T-NIR技术的糙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样品准备,收集不同黄曲霉侵染程度的糙米样品,将糙米样品粉碎得到样品粉末,冷藏待测;步骤2、光谱检测,对于样品粉末,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漫反射光谱信息,并采用多功能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样品粉末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的水平;步骤3、光谱预处理,对前述步骤得到的样品粉末的原始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步骤4、定量预测分析,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SMLR对预处理后的光谱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糙米样品粉末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与样品的光谱信息的化学计量模型;步骤5、快速测定,利用前述建立的模型,基于待测的糙米的光谱信息而输出其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

    一种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稻米霉菌及黄曲霉毒素B1污染同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522698.8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稻米霉菌及黄曲霉毒素B1污染同步检测方法,包括:样本制备、UPLC Xevo TQ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测定稻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稻米中菌落总数的测定、获取稻米原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长以及构建稻米中产毒真菌识别、霉变程度、AFB1含量判别模型,基于不同相关的特征波长对应的平均光谱数据荧光光谱数据同步分别建立稻米中产毒真菌识别、霉变程度、AFB1含量判别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模型,判断稻米中污染菌株是否具有产毒能力及菌落总数、黄曲霉毒素B1是否超标。本发明将同时检测稻米中霉菌及霉菌毒素,为稻米储藏时期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三探头的花生中AFB1激光诱导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4839.7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探头的花生中AFB1激光诱导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过程包括自然霉变样品获取、仪器法测定污染花生中的AFB1含量、获取花生的三探头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数据、加权平均获取样本整体荧光光谱、提取特征荧光光谱以及基于特征光谱数据构建AFB1污染水平定量检测回归模型。本发明提出的定量检测方法基于三探头激光诱导荧光技术,通过荧光光谱特征结合空间整体表达实现对自然霉变花生的AFB1污染定量检测,将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应用于实际样本检测,解决传统单一探头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定量效果差,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较差等缺点,同时该方法无需样本前处理,检测精度高,快速无损,绿色环保。

    一种基于气调辅助低温等离子体连续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0480.3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调辅助低温等离子体连续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输送管道相连,可在线调节混合气体流速及比例;大豆分离蛋白通过传送带连续将其送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进行处理,然后随传送带送出并包装,得到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本发明可连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在线调控输入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器内的气体成分,减少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工艺,节约改性成本,提高改性效率,便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种同时检测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09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26406.9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中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一定比例的乙腈-水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样液经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三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并通过配置标准工作溶液对三种真菌毒素进行定性与定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免疫亲和层析大大提高了样品的净化程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多项同时检测,节省了操作时间,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糙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1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447345.6

    申请日:2015-07-27

    Inventor: 沈飞 吴启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2 G01N2021/35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糙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准备,收集不同黄曲霉侵染程度的糙米样品,将糙米样品粉碎得到样品粉末,并冷藏待测;光谱检测,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的光谱信息,并取部分过筛样品,测定糙米样品粉末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的水平;数据预处理,对样品粉末的原始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定量预测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LSR),依据糙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的水平与其相应光谱吸收值的对应关系,建立糙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真实含量水平与预测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快速测定,利用前述建立的模型,基于待测的糙米的光谱信息而输出其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其总量水平。

    一种吸附重金属的可食性壳聚糖-果胶凝胶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2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5358.0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重金属的可食性壳聚糖‑果胶凝胶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壳聚糖‑果胶水溶胶:将壳聚糖和果胶溶解于盐酸溶液,搅拌均匀,制备得到壳聚糖‑果胶水溶胶;步骤2,制备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果胶水溶胶逐滴缓慢滴入到片碱溶液中,制备得到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步骤3,制备壳聚糖‑果胶凝胶珠:用蒸馏水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洗涤至中性,再进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吸附重金属的可食性壳聚糖‑果胶凝胶珠。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果胶凝胶珠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吸附性能优异等优点,制备过程无需采用化学交联剂、绿色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