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751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232602.9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共聚物的熔融聚合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L-丙交酯在熔融状态下开环聚合,制备聚L-乳酸预聚物,然后再与蚕丝蛋白熔融/固相共聚,制备蚕丝蛋白和聚L-乳酸的共聚物。聚L-乳酸预聚物的分子量可以精确控制,得到由短链到长链的不同L-丙交酯链段长度的嵌段聚合物。在聚合工艺中未使用溶剂,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本发明可制备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蚕丝蛋白和聚L-乳酸的共聚物。本发明制备的蚕丝蛋白和聚L-乳酸的共聚物,可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细胞亲和性,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08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242819.3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1/00 , C08G63/6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其分子量为5000~200000,蚕丝蛋白链段与聚L-乳酸链段的质量比为1/99~99/1。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共聚物的固相聚合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直接聚合方法,本体熔融/固相聚合制备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在合成工艺中未使用溶剂,因而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且生产周期短、无污染。本发明可以制备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蚕丝蛋白和L-聚乳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200000。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可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细胞亲和性,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08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2819.3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1/00 , C08G63/6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如上结构,其分子量为5000~200000,蚕丝蛋白链段与聚L-乳酸链段的质量比为1/99~99/1。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共聚物的固相聚合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直接聚合方法,本体熔融/固相聚合制备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在合成工艺中未使用溶剂,因而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且生产周期短、无污染。本发明可以制备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蚕丝蛋白和L-聚乳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200000。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可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细胞亲和性,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06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2817.4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1/00 , C08G63/6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如上结构,其分子量为5000~180000,蚕丝蛋白链段与聚L-乳酸链段的质量比为1/99~99/1。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将蚕丝蛋白作为亲水性基团引入聚L-乳酸中,制备一种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无污染。通过本发明制备出的蚕丝蛋白与聚L-乳酸的共聚物可以有效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细胞亲和性,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375010.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1/192 , A61K47/3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本发明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布洛芬的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将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布洛芬均溶于三氯甲烷得到共混溶液,该共混溶液在高速搅拌下被滴加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水包油乳液,该乳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粉末,利用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与聚L‑乳酸的立构复合作用及其葡萄糖基团的亲水性改善载药微球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载药率和包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375071.5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A61K47/34 , A61K31/19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改性的聚乳酸立构复合物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本发明采用聚L‑乳酸‑葡萄糖共聚物改性聚D‑乳酸制备聚乳酸立构复合物,以聚L‑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聚D‑乳酸和布洛芬的共混溶液为有机相、聚乙烯醇水溶液为水相制备水包油乳液,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葡萄糖改性聚乳酸立构复合物载药微球,利用聚乳酸对映体的立构复合作用与两亲性聚L‑乳酸‑葡萄糖共聚物的自组装作用提高载药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载药率和包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802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1441202.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聚L‑乳酸环糊精的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原料L‑乳酸和环糊精加入反应釜中,环糊精与L‑乳酸的质量比为0.5/99.5~35/65,常压下150~180℃恒温0~4h,再加入占反应物总质量0.01~6.0%的锡盐与磺酸化合物催化剂,升温至160~200℃,在0~30mm汞柱压力下恒温反应2~12h。所得的产物采用溶液沉淀法分离、真空干燥后,得到纯化的聚L‑乳酸环糊精共聚物。聚L‑乳酸环糊精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50000,其中环糊精含量为0.1~35.0%。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5010.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9/16 , A61K31/192 , A61K47/3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本发明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布洛芬的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将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布洛芬均溶于三氯甲烷得到共混溶液,该共混溶液在高速搅拌下被滴加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水包油乳液,该乳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聚L‑乳酸/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载药微球粉末,利用聚D‑乳酸‑葡萄糖共聚物与聚L‑乳酸的立构复合作用及其葡萄糖基团的亲水性改善载药微球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载药率和包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0926.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基团封端的聚L-乳酸双嵌段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以聚L-乳酸(PLLA)与1,2;5,6-氧-二异丙叉基葡萄糖(IPG)为原料,在IPG与PLLA的摩尔比大于4∶1、聚合压力为10~300Pa、聚合温度为160~200℃的条件下,熔融聚合反应4~12h制备聚L-乳酸-异丙叉基葡萄糖双嵌段共聚物(PLLAIPG),再脱除PLLAIPG的羟基保护基团,得到葡萄糖基团封端的聚L-乳酸双嵌段共聚物(PLLAG)。PLLAG材料的熔融温度约为150℃、结晶度约为50%,这些与聚L-乳酸的相似,但共聚物材料的亲水性优于聚L-乳酸,其接触角约为65°,而聚L-乳酸的接触角为88°。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53865.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D-乳酸-异丙叉基葡萄糖的双嵌段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双嵌段共聚物是以聚D-乳酸与羟基保护的二异丙叉基葡萄糖为原料,在1,2;5,6-氧-二异丙叉基葡萄糖与聚D-乳酸的摩尔比大于4∶1时,在压力为10~300Pa、温度为160~200℃的条件下,熔融聚合反应4~12h而制备。该双嵌段共聚物材料的比旋光度[α]25D约为+145、熔融温度约为148℃、结晶度约为49%,这些与聚D-乳酸的相似,但共聚物材料的亲水性优于聚D-乳酸,其接触角约为72°,而聚D-乳酸的接触角为8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