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760927.5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专用引物和应用。本发明选择簸箕柳雌花为实验材料,这些雌花涵盖4个不同发育阶段:雌蕊分化期、休眠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依次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LinRegPCR扩增效率分析,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符合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PCR的2个内参基因(α‑TUB1和ACT),其中,α‑TUB1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CT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用这些基因为基础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填补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簸箕柳雌花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为簸箕柳雌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精确定量提供有力支持,可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用于鉴定美洲黑杨性别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4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359968.9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美洲黑杨性别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申请以提取的美洲黑杨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SSR分子标记NJFU582、NJFU600和NJFU602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若扩增产物中含有与SSR分子标记NJFU582、NJFU600和NJFU602的分子量相符的条带,则所述待测美洲黑杨为雄株,反之为雌株。在美洲黑杨育种和栽培管理过程中,可以在苗期利用叶片等营养组织提取DNA进行性别鉴定,用于美洲黑杨不飞絮雄株的早期选择,也可用于美洲黑杨造林过程中,对苗木性别的监测与管理,从而有效控制苗木达到性成熟龄后飞絮带来的问题。

    适用于簸箕柳雄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16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760926.0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雄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专用引物和应用。本发明选择簸箕柳雄花为实验材料,这些雄花涵盖4个不同发育阶段:雄花分化期、休眠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依次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LinRegPCR扩增效率分析,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符合适用于簸箕柳雄花荧光定量PCR的2个内参基因(DnaJ和ACT),其中,DnaJ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CT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申请填补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簸箕柳雄花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为簸箕柳雄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精确定量提供有力支持,可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空气凤梨肥猴组培快繁的方法及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14271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011106.8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凤梨肥猴组培快繁的方法及培养基,方法包括:1)选种:选取空气凤梨种子作为外植体;2)种子消毒:对成熟荚果内的种子进行消毒;3)播种:将消毒好的种子置于吸水纸上,使种子表面的水分充分吸干,用消毒好的镊子夹起种子放入准备好的所述培养基中;4)组培:在此培养基中生长1个月后进行转接,转接的培养基仍用上述培养基,依照此法每1个月转接一次,直至幼苗出瓶。培养基的配方为:MS+2%蔗糖+0.3%琼脂(Phytagel)+0.4mg/L IAA,pH5.8。本发明解决了肥猴种子消毒及种子繁殖率低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建立了肥猴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60927.5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专用引物和应用。本发明选择簸箕柳雌花为实验材料,这些雌花涵盖4个不同发育阶段:雌蕊分化期、休眠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依次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LinRegPCR扩增效率分析,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符合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PCR的2个内参基因(α‑TUB1和ACT),其中,α‑TUB1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CT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用这些基因为基础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填补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簸箕柳雌花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为簸箕柳雌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精确定量提供有力支持,可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一种杨树遗传转化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89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39950.2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杨树叶柄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选择美洲黑杨和欧美杨的杂交种为实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1301载体转化NL895外植体。对本发明以叶柄为外植体和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对照组进行侵染后的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发现以叶柄为外植体转化效率高达80.6%,比传统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侵染转化效率提高5倍以上。首次公开了以NL895叶柄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针对NL895叶柄的杨树高效遗传转化完整体系,与选择叶片为外植体的传统方法相比转化效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可以提高分子育种效率,也可以为杨树转基因材料的创制和重要性状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了重要工具。

    一种促进纳塔栎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20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078424.4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纳塔栎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涉及纳塔栎繁殖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扦插池;2)剪插穗: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上,从采穗圃中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将其截成8‑12cm的插穗;3)插穗处理:将剪取的插穗用浓度为500 mg/L吲哚丁酸、250 mg/L萘乙酸、50 mg/L间苯三酚混合溶液制成的生根剂浸泡1 h;4)扦插:将处理好的插穗扦插,并浇透水,使插穗基部与基质紧密结合;5)扦插后管理。生根后打开拱棚两端的塑料薄膜,第二年春天可将扦插苗移栽至大田或容器中。该扦插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大量的优质纳塔栎苗木,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洲黑杨杨絮起始发育的调控基因PdeMIXTA0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217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100801.0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黑杨杨絮起始发育的调控基因PdeMIXTA02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和杨絮起始发育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分析,综合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功能验证,首次公开了调控杨絮起始发育基因PdeMIXTA02。该基因属于MIXTA类转录因子家族,序列进化分析显示与调控棉絮起始发育的关键基因GhMML3和GhMML4为同一MIXTA亚类分支,只存在于杨树雌性花絮授粉后5天内特异表达,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可以极显著增加表皮毛的数量,促进拟南芥的表皮细胞凸起分化为表皮毛。以上证实PdeMIXTA02基因调控杨絮的起始发育,可用于培育不飞絮杨树新品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