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326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66508.2

    申请日:2011-09-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具翼龙脑香的细枝部分经过醇提制备浸膏、(2)干法上样、(3)利用流动相洗脱液进行洗脱和(4)凝胶柱层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预防或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在其提取和纯化过程中,未用反相柱和半制备柱,使得其工艺简单、得率高;此外,与针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明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为单体化合物,作为一个天然的降尿酸剂,药效成分明确,降尿酸作用显著,可以作为质量标准,方便可靠,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槲皮素在制备NLRP3炎症小体抑制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1923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30143.8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孔令东 王闯 潘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槲皮素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槲皮素在制备NLRP3炎症小体抑制药物中的应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对多种代谢紊乱模型动物肾脏表达异常增高的NLRP3炎症小体组分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利用槲皮素配以相关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可制成针对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药物,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包括代谢疾病诱导肾脏脂肪变性和炎性损害在内的与NLRP3炎症小体异常高表达相关的疾病。

    槐米黄酮提取物在制备尿酸转运子URAT1抑制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81345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190133.X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槐米黄酮提取物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槐米黄酮提取物在制备尿酸转运子URAT1抑制药物中的应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槐米黄酮提取物1和2对高尿酸血模型动物表达异常增高的尿酸转运子URAT1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动物正常水平的尿酸转运子表达无显著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用槐米黄酮提取物1和2配以相关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可制成抑制尿酸转运子URAT1的药物,可用于治疗与尿酸转运子URAT1异常高表达相关的疾病。

    姜黄素在制备尿酸转运子URAT1抑制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571692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190135.9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姜黄素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姜黄素在制备尿酸转运子URAT1抑制药物中的应用。经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对高尿酸血模型动物表达异常增高的尿酸转运子URAT1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动物的正常水平的尿酸转运子URAT1表达无显著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用姜黄素配以相关的药用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可制成姜黄素口服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尿酸转运子URAT1的抑制药物,可用于治疗与尿酸转运子URAT1异常高表达相关的疾病。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39497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410034937.7

    申请日:2002-09-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孔令东 王业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茯苓多糖和姜油两种活性成分所组成;其用量为茯苓多糖3.5-14g、姜油0.2-3.5g。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配比,用β-环糊精包合姜油后混合而获得PG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且具有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工艺简单、易于生产等优点。

    一种天麻素的新用途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6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6673.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孔令东 丁红 潘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麻素在医学领域的新用途,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足细胞损伤型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实验发现,天麻素能够有效改善高果糖模型小鼠的肾脏代谢障碍,减轻肾小球足细胞的病理结构改变,并提高足细胞结构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足细胞损伤。此外,天麻素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对高果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本发明证实了天麻素在改善高果糖诱导的足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方面的积极效果,为天麻素作为防治足细胞损伤型肾脏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本发明不仅扩展了天麻素的应用范围,也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一种宽度渐变的超导纳米线光谱感知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485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115468.X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赵清源 孔令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度渐变的超导纳米线光谱感知器件,该超导纳米线光谱感知器件包括光敏区和阻抗渐变区,光敏区包括宽度逐渐变化的光敏渐变线,阻抗渐变区包括集成于光敏渐变线的宽度较宽端的阻抗匹配渐变线。当偏置在恒定电流下,光敏渐变线中的电流密度随着宽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从而在空间上调控纳米线的局部效率,光子沿着光敏渐变线的探测概率正比于纳米线局部效率以及光子能量,同时,纳米线的宽度可控制正常态电阻生长的速度和最大值,通过阻抗匹配渐变线则实现对不同电阻值的读出。本发明通过在实验上观测到输入波长相关的独特的脉冲幅度分布,然后利用标定好的波长‑幅度映射矩阵和现有的重构算法就可以从幅度分布估计出入射光谱。

    桂皮醛在制备抗应激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044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123385.5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孔令东 潘颖 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皮醛在制备抗应激剂中的应用,采用活性作用确切的桂皮醛制备的抗应激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应激引起的行为学异常、肾脏损害、生殖损害以及代际遗传子代行为学异常风险。本发明在应激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处理动物模型上科学地评价并证明了桂皮醛对模型动物行为学异常、肾脏损害、生殖损害以及代际遗传子代行为学异常风险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且通过证明桂皮醛对正常对照动物存活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桑皮苷A及其衍生物在制备保护肠道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60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419863.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皮苷A及其衍生物白藜芦醇在制备保护肠道屏障的药物中的新应用,所述药物中,桑皮苷A或其衍生物为活性成分。本发明通过药理实验研究了桑皮苷A及其衍生物对高果糖饮食小鼠海马区神经炎症的影响、对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发现了桑皮苷A及其衍生物可明显抑制高果糖饮食小鼠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水平,证实了桑皮苷A及其衍生物具有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由肠道屏障损伤引起的中枢神经炎症及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并且可重塑高果糖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用于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药物。

    一种基于雪崩纳米线结构的超导单光子成像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010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51694.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赵清源 孔令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雪崩纳米线结构的超导单光子成像器,包括超导延迟区,所述超导延迟区包括延迟线和超导雪崩纳米线探测器,所述延迟线和超导雪崩纳米线探测器分开设置,所述超导雪崩纳米线探测器包括若干个探测单元,每个探测单元均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平行纳米线。本发明探测器和延迟线分开,延迟线可以做粗,探测器可以做窄,因而在保证单光子响应性能的同时,增加成像器的视场,并降低大规模成像器件的制备难度;本发明首次把三单元超导雪崩纳米线探测器和延迟线结合起来,一方面实现探测器和延迟线之间的阻抗匹配,另一方面增强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