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89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6365.0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获得萝卜转基因材料的方法,包括:对萝卜种子进行消毒种植无菌苗;活化携带目的基因的发根农杆菌;制备侵染液;获取无根苗外植体并浸入菌液进行侵染;经过共培养和脱菌培养30d后,通过表型筛选、PCR检测和qRT‑PCR分析鉴定阳性毛状根;切取阳性毛状根放置于愈伤组织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愈伤组织。本发明提高了发根农杆菌诱导萝卜毛状根的效率,缩短了发根时间,成功诱导了转基因愈伤组织,能够进行萝卜部分本体基因功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484886.7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莱福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萝卜根肿病抗性鉴定的方法。萝卜根肿病抗性功能标记RsNBS135C,由上游引物RsNBS135C-F和下游引物RsNBS135C-R扩增萝卜基因组DNA得到。该标记在萝卜基因组DNA中扩增所得的核苷酸序列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呈现特异性带型,能够快速、直接鉴定萝卜种质中目标抗性基因位点,有利于高效可靠地利用抗根肿病目标基因、加快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46089.0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与分子育种领域,涉及萝卜盐胁迫响应过程中显著变化基因RsNHX1,具体涉及萝卜耐盐基因RsNHX1及应用,萝卜耐盐基因RsNHX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 O.1所示,含有所述的耐盐基因RsNHX1的转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填补萝卜耐盐基因RsNHX1的空白,提供萝卜耐盐基因RsNHX1的cDNA序列,采用RT-q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不同时间RsNHX1基因的表达特性,进一步设计克隆引物构建pCAMBIA2301-RsNHX1过表达载体和抑制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后kan+筛选,以及盐处理表型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8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00049.8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莱福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分类命名为嗜线虫沙雷氏菌的高毒力菌株R187?2,2016年5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M 20162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菌剂,具有生产使用方便的优点,适用于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本发明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证明,R187?2菌株的液体菌剂及固体菌剂的杀虫效果良好,各组的死亡率都在85%以上。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R187?2的杀虫谱广,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62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92805.1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CR的甜瓜杂交种种子遗传纯度快速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为:分别利用所筛选的SRAP引物组合NAUSRem6/NAUSRfc8和/或RAPD引物NAURP401,以‘海蜜2号’甜瓜亲本与F1单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只有同时具有亲本特异条带的单株才为真正的杂交种,缺少任一亲本条带均为假杂交种。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克服了常规田间纯度检测操作复杂、准确度低等缺点,不仅快速、简便,成本低,稳定可靠,且不受生长阶段与环境影响,可以成为甜瓜种子遗传纯度鉴定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7461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679868.X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与繁殖芦笋超雄株的方法,属于蔬菜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芦笋基因组序列,开发出可以快速鉴定芦笋超雄株的分子标记,设计相应的引物(命名为Asp‑YY01F,Asp‑YY01R)进行PCR扩增,即可准确鉴定出超雄株;进而以嫩茎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MS+1.0mg/L 6‑BA+0.75 mg/L NAA+30g/L蔗糖)、不定芽(MS+2.0 mg/L 6‑BA+0.05 mg/L NAA+30g/L蔗糖)和不定根分化(1/2 MS+1.0 mg/L IBA+0.02 mg/L KT+0.5 g/L AC+30g/L蔗糖),建立了相应的离体高频再生体系,可实现芦笋超雄株快速繁殖。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能精准辨别超雄株和普通雄株,可用于植株苗期性别鉴定、全雄育种F1代种子纯度检测;超雄株离体再生繁殖系数高,性状稳定,可为芦笋全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种质材料,加快芦笋全雄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45158.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N1/19 , C07K14/415 , A01H5/12 , A01H6/2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sNRAMP5重金属转运蛋白在萝卜镉吸收与活性氧累积方面的应用,包括:(1)以萝卜cDNA为模板对RsNRAMP5进行克隆,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RsNRAMP5基因表达水平受Cd处理时间(6h、12h、24h)的增加明显上调;(3)过表达RsNRAMP5显著增加酵母细胞Cd2+的吸收;(3)100μM Cd处理可显著诱导萝卜子叶中RsNRAMP5启动子活性;(4)利用农杆菌注射法瞬时转化萝卜子叶,分析CdCl2处理下过表达与RNAi抑制表达萝卜子叶中H2O2、O2·‑和Cd含量变化,发现过表达RsNRAMP5促进萝卜子叶中Cd吸收与活性氧累积。本发明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低Cd累积萝卜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408927.X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萝卜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应用,选取4~5d苗龄的萝卜‘NAU‑LHZ’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预培养3d后,用1/2MS液体培养基重悬农杆菌作为侵染液,将外植体于28℃ 200rpm摇床中振荡培养20min,放滤纸上晾干,在黑暗下共培养3d后转到脱羧培养基上分化培养,直至生根培养获得萝卜再生植株。提取萝卜叶片DNA,使用通用引物鉴定是否导入目的基因。同时采用RT‑qPCR验证目的基因是否过表达。此外,将电泳鉴定的萝卜转基因阳性苗自交,获得T2代株系后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扩增鉴定萝卜转基因阳性苗,T2代株系转化效率达46.15%。与前人已报道的浸花法相比,本发明提高了转化和筛选效率,为萝卜高效转化和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新方法,也为萝卜等再生顽拗型作物的转基因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5833.6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萝卜DOF转录因子RsCDF3及其调控萝卜低温耐受能力的应用,包括:(1)以萝卜cDNA为模板对RsCDF3进行克隆,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表达特性分析表明,RsCDF3基因受低温胁迫处理显著上调表达;(3)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对RsCDF3基因功能进行鉴定,发现过表达RsCDF3拟南芥植株低温耐受能力显著提高,冷胁迫下其存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株系;(4)利用农杆菌注射法瞬时转化两周苗龄的萝卜子叶,分析冷胁迫处理下过表达与RNAi抑制表达萝卜子叶中H2O2、O2·‑、MDA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表明RsCDF3基因可提高萝卜植株的耐冷性。本发明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低温萝卜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09011.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蔬菜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设施芦笋秸秆快速转化利用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芦笋秸秆作为栽培主料在设施芦笋园内间套作大球盖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芦笋母茎转换与清园、栽培料预处理、整地作畦、大球盖菇菌种播种、菌丝生长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大球盖菇与芦笋采收、菌渣还田栽培芦笋。本发明充分利用芦笋秸秆、设施芦笋园冬闲土地与空间,及设施设备资源进行间套作大球盖菇,能够提高大球盖菇中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降低设施芦笋栽培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解决资源浪费和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芦笋产业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