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8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03224.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降温保湿灌浆一体化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空气制冷机、雾化器和冷气管道;冷气管道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预埋在混凝土中的冷气埋管,冷气埋管包括冷气主管、冷气分管、冷气支管;进气管上设有加压装置和压力表,且进气管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低温雾化通道和超细水泥浆灌浆通道;出气管连接回收罐;每条冷气分管的管道两侧均连接多个冷气支管,冷气支管上设置多个通气孔。本发明中的一体化装置不仅可以同时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和保湿养护,大大降低内部应力,减少温度收缩及干燥收缩,减少裂纹;还可以进行灌浆处理,修补混凝土内部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86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670917.7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吕兴栋 , 李北星 , 杨华全 , 董芸 , 周世华 , 石妍 , 严建军 , 陈霞 , 李响 , 王磊 , 陈琴 , 颉志强 , 张建峰 , 闫小虎 , 高志扬 , 张亮 , 林育强 , 杨梦卉
IPC: C04B22/16 , C04B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合成聚合硫酸铝的方法,并公开了基于合成聚合硫酸铝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无碱速凝剂由氨水中和硫酸铝溶液制得活性氢氧化铝凝胶,将活性氢氧化铝过滤、烘干、磨细成粉后加入硫酸铝溶液中即制得聚合硫酸铝。本无碱速凝剂的配比为:聚合硫酸铝45%~55%,无机酸0~5%,稳定剂0~2%,有机早强剂0~2%,有机增粘剂0~2%,余量为水。该速凝剂在较低掺量情况下,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即可满足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一等品要求,同时该速凝剂为无碱液体速凝剂可以有效避免碱含量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该速凝剂的水泥品种适应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74645.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福建水投集团霍口水务有限公司
IPC: G06N3/096 , G06N3/0985 , G06N3/0495 , G06N3/0455 , G06N5/04 , G06N5/046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孪生水利大语言模型的高效知识蒸馏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标签平滑处理数字孪生水利大语言模型中的历史和实时监测水利数据;使用处理后的数据作为蒸馏前大冗余模型的输入,利用Softmax函数生成平滑的概率分布作为软标签,将软标签通过损失函数的优化量化子模型与蒸馏前大冗余模型之间的输出差异以提高蒸馏效率得到优化后的模型;针对优化后的模型引入动态记忆自适应更新策略,得到能够适应实时监测数据的成熟子模型,再将处理后的实时监测水利数据输入到成熟子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的输出。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水利数据的实时处理,快速响应大坝监测数据的变化,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6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27258.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压缩空气储能腔漏气结构及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开设在压缩空气储能腔的混凝土衬砌上的引导裂缝和安装在引导裂缝处的预导向气密结构,所述预导向气密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衬砌外环面的第一支撑钢板和嵌设在引导裂缝内的橡胶密封结构,第一支撑钢板位于橡胶密封结构外侧,橡胶密封结构内侧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开口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钢板,所述第二支撑钢板通过穿过混凝土衬砌的连接筋与第一支撑钢板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压缩空气储能腔的混凝土砌筑层上预留有引导裂缝,并在裂缝部位安装预导向气密结构,使高压储气仓的衬砌得到环向应力支撑,进一步减少衬砌的开裂风险,从而保障高压储气仓的结构完整性,有效防止气体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2129.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CC心墙堆石坝及施工方法,包括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的上游堆石体、第一上游过渡层、第二上游过渡层、ECC心墙、第一下游过渡层、第二下游过渡层、下游堆石体、以及压坡体;所述ECC心墙采用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并且根据设计的防渗和强度等级配合拌制而成,所述ECC心墙厚度由数值计算分析确定;所述ECC心墙的下方地面挖有深基坑,所述深基坑内填埋有用于灌浆、后期运行维护及观测的坝基廊道,所述坝基廊道的下方通过灌浆形成有灌浆帷幕;通过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作为心墙,提高心墙适应变形和防渗的能力,增强心墙与坝基廊道结合部位的防渗能力和抗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26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249537.6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降温及加湿的养护装置和方法,养护装置包括空气制冷机、雾化器和冷气管道;冷气管道包括冷气主管道和多条均匀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迂回的冷气埋管,空气制冷机的出气口和雾化器的排雾口与冷气主管道相连,冷气主管道同时连接多条冷气埋管,冷气埋管的进口设置控制阀门;冷气埋管管壁设置多个通气孔;本发明采用低温雾化水汽代替制冷水作为冷媒,实现内部降温和湿养护的双重效果,可同时减少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有效实现抗裂;现场无需大规模存储冷却水的工程设施;制冷空气制备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冷却期间无爆管风险;混凝土凝结后降温期结束后,冷却管中可以直接灌水,进一步通过渗水继续进行湿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54355.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裂缝宽度和极限延伸率控制的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涉及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裂缝宽度模型,确定拉伸载荷试验模拟时产生的每条裂纹的仿真裂缝宽度;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极限延伸率模型,确定仿真极限延伸率;基于仿真裂缝宽度和仿真极限延伸率调整待定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能够提高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92395.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关系的高抗裂混凝土配比设计方法。所述方法根据原材料的类型和品质、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纤维类型和掺量等内容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水胶比、纤维掺量、砂率、用水量、水泥类型影响系数、掺合料影响系数等参数的计算,实现混凝土强度增长与变形发展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和方法,本申请能大幅减少试验工作量,提高配合比设计效率,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并能够为混凝土专家支持系统、预警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开发提供算法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486260.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季节大坝混凝土浇筑用暖棚及浇筑方法。所述暖棚包括可增高的暖棚支架、暖棚顶盖、保温篷布和设置在暖棚内的暖风机;在暖棚支架顶部设有多个吊罐进入口,所述暖棚顶盖是由多块安装在吊罐进入口的滑动开启式顶盖组合而成;所述大坝的混凝土浇筑是在待浇筑区域搭设上述暖棚,并控制吊罐进入位置的滑动开启式顶盖开启露出与混凝土吊罐相匹配的开口,直接将混凝土吊罐从暖棚顶部垂直进入暖棚内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至下、上部立柱支架连接部位时,将上部立柱支架拆开并整体抬升,增加一段新的下部立柱支架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本发明可开启任意区域的顶盖垂直入仓进行浇筑,保证均匀浇筑的需要,且热量散失少。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856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8/04 , E02B3/16 , E02D15/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ECC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水利工程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水泥25‑34wt%、粉煤灰23‑30wt%、硅灰15‑20wt%、细骨料26‑32wt%、复合纤维网片1.25‑1.7%、减水剂0.1‑0.24wt%、增稠剂0.03‑0.07wt%;复合纤维网片是将复合纤维浸渍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混合均匀,取出复合纤维摊铺后切削或破碎成小片网状结构后制成;复合纤维为按照重量比(0.3‑0.6):1组成的PVA纤维和碳纤维,或PVA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制备的水工ECC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抗裂、抗弯折和抗冻性能,与四周老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