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11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3988.8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周显 , 淦方茂 , 李家正 , 李啸 , 车同川 , 尤晟 , 陈霞 , 吕少辉 , 韩炜 , 范泽宇 , 蓝际荣 , 鲁麒 , 邓闪闪 , 周银军 , 郭超 , 邱金伟 , 吕兴栋 , 王媛怡 , 邱泽东 , 孟柯 , 王涌泉 , 荣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元高盐固废碱盐高韧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元高盐固废碱盐高韧砂浆材料原料包括干粉砂浆材料、减缩剂、减水剂和纤维,纤维的掺加量为所述干粉砂浆质量的1.0~2.0%;所述干粉砂浆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陈化混合物28~40份、工业固废石膏10~15份、轻烧氧化镁5~8份、高铝水泥2~5份、橡胶粉3~8份、人工细砂30~40份;所述陈化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飞灰50~70份和菱镁矿30~50份,还包括磷酸二氢铝溶液和磷石膏渗滤液,制得的多元高盐固废碱盐高韧砂浆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重金属稳定性能好等特点,可以用于市政、交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1805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696891.8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9D127/12 , C09D7/61 , C09D1/00 , C09D4/06 , C09D4/02 , C09D175/04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凝土表面疏水耐污涂层。它包括内层涂层和外层涂层;所述内层涂层为含氟树脂基体,所述含氟树脂基体包括A组分材料和B组分材料,所述A组分材料由按重量份数计为60~100份含氟树脂,10~60份有机溶剂,2~20份疏水型纳米材料组成;机械搅拌转速为500~1000rpm,搅拌时间为3~8h;所述B组分材料为按重量份数计为6~10份固化剂;所述外层涂层为低表面能氟硅烷。它克服了现有低表面能涂层附着力差、疏水性能的耐久性不足、综合性能差、成本高的缺点;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疏水耐污性强、耐久性强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水工混凝土表面疏水耐污涂层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43465.5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及其涂层冰粘附力原位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装置包括低温环境箱,所述低温环境箱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夹具组件,用于夹持待测混凝土试件,待测混凝土试件的一侧设有可剥离的冰格模具,用于形成覆冰;所述低温环境箱内还设有可拆卸的剪切组件,所述剪切组件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覆冰,所述剪切组件的输入端伸出所述低温环境箱并与所述测量系统连接,所述测量系统用于传递动力并将分离所述覆冰与所述待测混凝土试件所产生的剪切力转化为数字信号,反馈剪切力与时间的关系。本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和操作,在室内常温环境下即可操作,无需人员进入0℃以下环境,试件与覆冰的制冷效果较好并且能够缩短制冷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83632.6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灵敏 , 樊义林 , 向欣 , 陈浩 , 霍旭佳 , 李文涛 , 肖承京 , 李洪斌 , 肖伟 , 聂艳华 , 张健 , 张达 , 梁慧 , 冯菁 , 王媛怡 , 刘烁楠 , 苏振华 , 赵挺 , 常习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腐蚀因素耦合条件下预应力锚索材料耐久性预测模型,属于预测模型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pH值、应力水平、Cl‑浓度、SO42‑浓度、时间五个单因素对钢绞线破断荷载损失率的影响关系,基于不同试验条件不同时间点的试验数据,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基于钢绞线破断荷载损失率的多腐蚀因素耦合条件下预应力锚索材料耐久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长期全浸或长期疏干状态下的锚索材料耐久性预测评估,为水下、地下洞室等长期全浸或长期疏干部位的预应力锚索材料钢绞线腐蚀率定量预测和使用寿命评估提供了科学方法,对保障锚固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3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207724.X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石堤坝集中渗漏自动投料封堵装置及定位投料封堵方法。所述封堵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封堵材料储存箱、电动推杆、曲柄连杆机构和连接在下料斗出料口处的带有活动底盖的投料盒,活动底盖通过提拉支架与投料盒的盒体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活动底盖连接。在封堵装置上设有定位控制系统,投料封堵之前,PLC控制系统通过输入施工现场勘测得到的集中渗漏点进口抢险坐标及相关参数计算出该渗漏点的水平投料范围;封堵装置过程中通过水利雷达和GPS定位模块对其进行定位,并在到达投料范围时自动投料封堵。本发明在投料过程中可以自动定位,并在定位准确后自动执行封堵材料投放,提高抢险速度,减少了抢险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981688.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廖灵敏 , 樊义林 , 向欣 , 陈浩 , 霍旭佳 , 李文涛 , 肖承京 , 李洪斌 , 肖伟 , 聂艳华 , 刘烁楠 , 张健 , 张达 , 梁慧 , 冯菁 , 王媛怡 , 苏振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多腐蚀耦合下预应力锚索耐久性研究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预应力锚固件腐蚀耐久性测试分析技术领域。钢筋混凝土试验槽包括三个矩形槽和盖板,钢筋混凝土试验槽排列有多个贯通矩形槽的线型锚孔;可调式加力支架设于张拉端一侧,预应力钢筋绞线试件的一端固定于锚固端,另一端沿锚孔贯穿钢筋混凝土试验槽,并与可调式加力支架上放置的穿心式千斤顶连接;养护腐蚀机构包括多个PVC腐蚀管和多个加热器,PVC腐蚀管设于矩形槽内,并套设于预应力钢筋绞线试件上,加热器设于矩形槽内,加热器、注液泵和排液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申请能够较为全面真实地模拟锚索侵蚀条件下预应力锚索的腐蚀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456415.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耐酸水泥混凝土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包括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混合助溶剂的有机溶液中加入偏高岭土、硅灰石粉、纳米SiO2等混合粉体,通过弱酸激发、混合均质分散即得到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可直接涂抹于底漆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由于涂层材料主要成分为无机物,具有不易老化、耐久性好、界面粘接性能佳、耐酸性腐蚀和成本低的特点,且使用工艺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7724.X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石堤坝集中渗漏自动投料封堵装置及定位投料封堵方法。所述封堵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封堵材料储存箱、电动推杆、曲柄连杆机构和连接在下料斗出料口处的带有活动底盖的投料盒,活动底盖通过提拉支架与投料盒的盒体连接,电动推杆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活动底盖连接。在封堵装置上设有定位控制系统,投料封堵之前,PLC控制系统通过输入施工现场勘测得到的集中渗漏点进口抢险坐标及相关参数计算出该渗漏点的水平投料范围;封堵装置过程中通过水利雷达和GPS定位模块对其进行定位,并在到达投料范围时自动投料封堵。本发明在投料过程中可以自动定位,并在定位准确后自动执行封堵材料投放,提高抢险速度,减少了抢险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7843.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库淤积物制备功能化人工骨料制备方法,属于人工骨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水库淤积物、矿粉和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调整水库淤积物、矿粉、粉煤灰的配比,再结合层状二硅酸钠、纳米CaO和硅粉作为碱激发剂及外加剂,同时掺入纤维和相变微胶囊,制备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功能化人工骨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库淤积物资源化困难,利用率低,传统的碱激发体系无法控制早期强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54355.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裂缝宽度和极限延伸率控制的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涉及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裂缝宽度模型,确定拉伸载荷试验模拟时产生的每条裂纹的仿真裂缝宽度;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极限延伸率模型,确定仿真极限延伸率;基于仿真裂缝宽度和仿真极限延伸率调整待定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能够提高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