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8360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77506.3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联排式料斗、渡槽和耳板;料斗之间通过耳板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料斗上部设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相连,料斗下部设有抽屉式挡板;渡槽通过圆铰挂接在料斗底部,渡槽的倾斜角度可随调节拉绳的伸缩进行变化,渡槽的下端设有掀起式挡板以控制下料。本发明将块体型废弃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料装填于联排式料斗内,料斗个数可根据浇筑需要和起重能力任意搭配,通过该施工装置能准确无误地将浇筑用料输送到浇筑作业点。该施工装置构造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操作安全,造价低廉,对大面积推广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工程运用能发挥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746373.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制造方法。该方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方钢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以及内填混凝土,方钢管内部填充有内填混凝土;方钢管的每一个侧面通过冲压形成多个向内凹陷的压槽,且压槽的延伸方向与方钢管的轴向相垂直;任意一个方钢管侧面的多个压槽沿着方钢管的轴向平行间隔分布;方钢管轴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压槽之间包裹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本实施例通过压槽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相结合,增强了对内填混凝土的约束效果,避免方钢管的侧壁面产生向外局部屈曲的问题;并且,压槽可以阻碍内填混凝土在硬化收缩过程中与钢管内壁脱离,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1177.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抗震分析与计算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曲线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实验构件参数;将所述实验构件参数输入滞回曲线预测模型进行滞回曲线预测,得到滞回曲线预测结果;所述滞回曲线预测模型包括控制点确认模型和特征提取预测模型;所述特征提取预测模型为机器学习模型;所述控制点确认模型用于确认滞回曲线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所述特征提取预测模型用于获取滞回曲线预测结果。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以不需要按破坏形式进行分类,极大简化了滞回曲线建立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72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0664.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混凝土预制梁柱结构及制备方法,涉及二氧化碳及生物质材料利用的技术领域,其中,生物质混凝土预制梁柱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钢筋骨架;S2,制作生物炭材料,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所述生物炭材料进行混合搅拌,配成生物质混凝土;S3,在钢筋骨架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安装内模板和外模板,将所述生物质混凝土浇筑到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制成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柱;S4,将浇筑后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柱送入含有二氧化碳的养护室进行养护,得到生物质混凝土预制梁柱结构。本发明能增强生物质混凝土预制梁柱结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并利用低成本的二氧化碳养护替代蒸汽养护,提供节能经济的生产,实现混凝土中的碳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05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711140.9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04B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梁的双层窄环板‑FRP节点,包括由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梁的交汇处形成的节点域,两套双层窄环板、FRP套箍和组合肋板、对称设置在节点域左、右两侧的钢牛腿,钢梁通过钢牛腿与节点域及双层窄环板相连,双层窄环板包括平行设置的大环板和小环板,两套双层窄环板分别位于节点域上、下两侧的薄壁钢管外侧,FRP套箍环绕粘贴于大环板和小环板之间的薄壁钢管外侧,所述组合肋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双层窄环板的大环板和小环板之间并紧压住所述FRP套箍。本发明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一方面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双层窄环板及FRP套箍使得节点域薄壁钢管在受力时过早屈曲的现象得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6185.4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角钢和缀板的UHPC部分预制柱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预制外壳生产技术领域,其中,设置角钢和缀板的UHPC部分预制柱,包括钢骨主体,所述钢骨主体包括位于四个角位的四根型钢件,相邻两根所述型钢件之间通过多个缀板相连接;气泡膜,所述气泡膜布设在所述钢骨主体的外周;以及预制外壳,所述预制外壳包覆在所述气泡膜的外周,所述预制外壳采用UHPC混凝土浇制而成。本发明能够降低自身重量,提高预制外壳的耐久性和工作性,气泡膜表面浇筑的预制外壳对型钢件起到约束和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67687.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CC增强的钢薄壁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ECC层、钢薄壁层;在ECC层的内部设置增强网格;钢薄壁结构为内部设有腔室的封闭结构或设有开口的敞开结构。还涉及一种ECC增强的钢薄壁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ECC层能约束钢薄壁层以防止钢薄壁层局部屈曲,并同时作为钢薄壁层的耐火性及耐久性保护层;内侧的钢薄壁层作为浇筑外侧ECC层的刚性骨架及模板,同时起到增强ECC层的刚度、分担荷载的作用;上述两层结构协同工作,使钢薄壁结构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耐火性能及耐久性,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81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84264.7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04C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外壳-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柱,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内设钢筋骨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外壳、内置钢管及设置在所述内置钢管内腔中的再生混合混凝土层,所述内置钢管外壁上均匀间隔地焊接有嵌入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外壳内的栓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外壳-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柱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预制外壳-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柱,一方面预制的混凝土预制外壳自重较轻,方便运输,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在内置钢管外表面浇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外壳对内置钢管起约束和保护作用,增强了混凝土预制外壳-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柱的防火、防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604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277506.3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联排式料斗、渡槽和耳板;料斗之间通过耳板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料斗上部设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相连,料斗下部设有抽屉式挡板;渡槽通过圆铰挂接在料斗底部,渡槽的倾斜角度可随调节拉绳的伸缩进行变化,渡槽的下端设有掀起式挡板以控制下料。本发明将块体型废弃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料装填于联排式料斗内,料斗个数可根据浇筑需要和起重能力任意搭配,通过该施工装置能准确无误地将浇筑用料输送到浇筑作业点。该施工装置构造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操作安全,造价低廉,对大面积推广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工程运用能发挥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782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192925.X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节点包括节点域、钢牛腿和加强环筋,在钢筋混凝土梁与节点域相接处埋设有钢牛腿,钢牛腿焊接在节点域的钢管上,加强环筋紧贴钢牛腿翼缘并环绕紧箍住节点域,加强环筋分别与钢牛腿翼缘以及节点域的钢管相焊接,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采用角焊缝焊接在钢牛腿翼缘上。施工方法包括定位加强环筋;定位钢牛腿,并完成钢牛腿与节点域的钢管、加强环筋与钢牛腿翼缘及节点域的钢管间的焊接;将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薄壁钢管和厚壁钢管对接焊接;将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焊接在钢牛腿翼缘上。本发明的节点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便捷,同时具有环保、节能、减排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