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21754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864085.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9/49 , H01L21/2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用电子器件铜合金电极。所述铜合金电极由依次层叠的衬底、铜合金薄膜导电主体层和纯铝薄膜缓冲阻挡层构成,所述导电主体层厚度为20~1000nm,缓冲阻挡层的厚度为5~200nm。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铜合金电极具有高结合强度,低电阻率,与绝缘层兼容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17700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502998.0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9/45 , H01L2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由衬底、衬底上设置的栅极、栅极表面包覆的绝缘层、绝缘层上表面的有源层、有源层两侧的源漏电极和最外层的钝化层构成;所述源漏电极与有源层和绝缘层两侧及衬底上表面接触,所述钝化层覆盖源漏电极和有源层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薄膜晶体管中,钝化层除了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具有与有源层共同作用,提高载流子浓度和加速载流子传输,从而提高迁移率的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17697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0913631.1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9/06 , H01L29/78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薄膜晶体管,其底部是衬底,衬底上设置一栅极,栅极的四周有一绝缘层包覆隔绝,绝缘层之上是有源层,有源层之上是富铟层;该薄膜晶体管的最外层是钝化层,钝化层与富铟层、有源层、绝缘层、衬底围成的区域分别是含铜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本实用新型的薄膜晶体管中,富铟层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和加速载流子的传输,从而提高迁移率;所述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含有铜,含铜电极具有低的电阻率,能够有效降低阻抗延迟。本实用新型的薄膜晶体管使用真空法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所制得的薄膜晶体管同时具有高迁移率、高稳定性和低电阻率源/漏电极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