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446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36394.7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03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浪中可以限位的摆式波浪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中空的摆板、铰接轴、由摆板的摆动机械能驱动发电的发电机构,所述摆板位于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之间且底部与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轴以其轴线为中心转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之间,还包括压载水装置、设置在任一固定支架顶部的水上机舱、设置于水上机舱内的摆板摆幅检测装置和PLC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对摆板底端压载舱的进排水控制改变其回复力矩,从而实现大浪中对摆板主体摇幅的控制,防止摆板发生极限碰撞和输出过载的情形发生,保证其极端大浪环境中正常工作和生存能力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09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43408.9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翼波浪推进远程无人艇,该双翼波浪推进远程无人艇包括:置于艇首及艇尾的波浪推进水翼和支架,所述水翼通过固定轴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架两侧,并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置于船尾的辅助推进螺旋桨;置于甲板表面的太阳能板、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系统;置于甲板表面和水下的多种海洋参数观测传感器;置于甲板表面的北斗及GPS卫星定位系统;置于甲板表面的摄像监控系统,以及利用卫星或无线遥控通信及程控的自动驾驶导航系统。本发明的波浪推进水翼实现远程无人艇波浪能主推进、太阳能辅助推进及远程遥控,大幅提高其续航能力,操作灵活方便,满足了海洋环境作业需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826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711199843.9
申请日:2017-11-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动水翼波浪推进器,包括:控制机构、通过连接装置相连的水下推进装置,所述水下推进装置包括:支架和两组成对水翼,所述成对水翼通过固定轴2对称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可绕所述固定轴2按控制机构动作实施差动转动。本发明的差动水翼波浪推进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灵活,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能源,提高船艇发电效率及续航力,达到长期滞海作业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749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0090365.0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63H9/061 , H02S30/20 , H02S20/32 , F24S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折叠伸缩和智能追光太阳能发电板及风帆推进装置,包括:基座;两旋转自由度驱动装置,固定在基座上且输出端与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机构驱动连接;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机构,其一端与两旋转自由度串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追光系统,与所述两旋转自由度串联驱动装置电气连接,用于调节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机构的姿态以控制太阳能发电板的迎光面积和角度;风速风向监测装置,与两旋转自由度串联驱动装置电气连接,用于根据所监测的风速风向数据调节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机构抬起实现风帆推进的功能。本发明同时具备折叠伸缩、智能追光及风帆推进的功能,不占用船舶既有甲板面积,适用各类船舶,具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4439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176562.5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高压水清污喷头三维定位装置,包括长度可变水枪、通过喷头快锁器固定在长度可变水枪枪管前端的高压水喷头、连接枪管后端的高压水进水管、所述枪管通过水枪快锁器固定枪身上,还包括设置在枪身上的水下声呐3D定位单元,所述水下声呐3D定位单元包括电路连接的声呐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具有一个发射单元和三个沿圆周等距分布的接受单元的声呐、信号放大器、距离识别及修正模块、温度及盐度测量模块、警示装置。本发明通过声呐3D定位方式大幅提高水下清污高压水喷头定位能力及作业效率,减少清污能耗、降低劳动强度,有效解决因水混盲视导致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对于水下清污作业效率及作业精准性方面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76557.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高压水清污喷头测距装置,包括长度可变水枪、通过喷头快锁器固定在长度可变水枪枪管前端的高压水喷头、连接枪管后端的高压水进水管、所述枪管通过水枪快锁器固定枪身上,还包括设置在枪身上的水下声呐测距单元,所述水下声呐测距单元包括电路连接的声呐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具有发射单元和接受单元的声呐、信号放大器、距离识别及修正模块、温度及盐度测量模块、警示装置,本发明通过提示喷头与作业对象距离辅助控制喷头位置,大幅提高水下清污高压水喷头定位能力及作业效率,减少清污能耗、降低劳动强度,有效解决因水混盲视致对准目标困难而导致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对于水下清污作业效率及作业精准性方面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903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12705.X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B13/14 , Y02E10/223 ,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轴波浪发电机,包括叶片、旋转轴、支柱、露出海平面的水上平台、设置于水上平台上的发电机和叶片高度提升装置及控制装置、底座,叶片沿圆周方向固定于旋转轴上,旋转轴内部通过轴承嵌套于支柱上端,所述支柱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上平台固定在支柱上端,所述发电机与旋转轴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叶片高度提升装置设置于旋转轴上端,用于调节叶片的吃水深度,所述控制装置与发电机电路连接用于控制电能的连续稳定输出。本发明海上布置与入射波方向无关,叶片带动旋转轴的旋转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免去了一般波浪发电机经过中间环节能量传递和蓄能稳压的复杂性,提高了波浪能的转换效率和发电品质,维护方便、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90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2705.X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B13/14 , Y02E10/223 ,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轴波浪发电机,包括叶片、旋转轴、支柱、露出海平面的水上平台、设置于水上平台上的发电机和叶片高度提升装置及控制装置、底座,叶片沿圆周方向固定于旋转轴上,旋转轴内部通过轴承嵌套于支柱上端,所述支柱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上平台固定在支柱上端,所述发电机与旋转轴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叶片高度提升装置设置于旋转轴上端,用于调节叶片的吃水深度,所述控制装置与发电机电路连接用于控制电能的连续稳定输出。本发明海上布置与入射波方向无关,叶片带动旋转轴的旋转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免去了一般波浪发电机经过中间环节能量传递和蓄能稳压的复杂性,提高了波浪能的转换效率和发电品质,维护方便、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207999330U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20282944.6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度可调的浮力摆式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外框架、若干摆板单元、安装平台、发电机构、铰支座、若干调节电机、转轴、动力转换机构、控制装置,所述外框架通过底部的铰支座活动连接安装平台,所述若干摆板单元通过上、下两端的转轴转动地排列设置在外框架内,所述的调节电机位于外框架底端水密机舱内并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对应摆板单元下端的转轴,所述外框架通过动力转换机构与发电机构的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构和调节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摆板单元的姿态调节以控制装置的迎波宽度,进而调节整个装置的波浪力输出,实现控制不同海况下功率稳定输出,保证其极端大浪环境中正常工作和生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86777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57722.0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03B1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阵列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摆板、液压油缸、浮式基础、水下液压能量转换系统、海底电缆以及锚泊系统,其中,在波浪作用下摆板可以在摇摆方向对液压缸做功,通过水下液压能量转换系统以及海底电缆将电能送至岸上,通过对浮式基础的压载控制实现装置的下潜和上升,方便了装置维护。同时采用在浮式基础上布置多组摆板的阵列形式提高了波能利用效率,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装置的生存空间和工作机动性,以及有效地克服了单个装置电能输出连续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