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乌龙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746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130261.5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乌龙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对茶鲜叶进行萎凋、做青;设定微波杀青功率和时间,启动微波杀青装置,开始杀青处理,得到杀青叶;杀青叶经揉捻机揉捻;设定冷却设备温度,对揉捻叶进行预冻;设定冷冻干燥真空度、加热板温度,进行冷冻干燥并至含水量低于7%,得到乌龙茶。采用微波杀青耦合真空冷冻干燥加工乌龙茶,所得乌龙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浓度显著降低。本方法简便易行,还可用于其它茶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去除。

    利用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备而成的纳米硒

    公开(公告)号:CN1077928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71056.0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制备纳米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的分离:制备山茶植物水提取物,通过超滤离心分离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平均直径>10nm和平均直径≤10nm两类胶粒;(2)利用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制备纳米硒: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在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溶胶,脱除维生素C得纳米硒成品。本发明以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为模板,揭示不同山茶植物纳米聚集体纳米硒的区别,增强纳米硒功能特性,拓宽纳米硒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山茶植物水提取物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备而成的纳米硒

    公开(公告)号:CN107758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770329.X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山茶植物水提取物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备而成的纳米硒。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山茶植物水提取物,再将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在山茶植物水提取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溶胶,脱除维生素C得纳米硒成品,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山茶植物水提取物纳米硒抗氧化、抗癌及抗炎活性。本发明以不同山茶植物水提取物为模板,制备功能活性强化的纳米硒,拓宽纳米硒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价值。

    一种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9111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10487.9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的方法——紫外照射法。本发明首先向容器中加入一定茶水比的待处理茶饮料,然后设定紫外光波长和紫外照射强度,启动紫外照射装置,开始紫外照射处理;照射一定时间后,关闭紫外照射装置,得到处理后的茶饮料,处理后的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浓度显著降低。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可以有效降低茶饮料中的吡虫啉残留浓度。此外,在本发明所述处理条件下,茶饮料中的生物碱、茶多酚等功能成分没有明显变化,茶饮料仍具有良好的品质。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该方法对降低茶饮料中吡虫啉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易被企业接受并推广使用。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紫娟茶多糖ZTPW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25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6615.8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多糖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紫娟茶多糖ZTPW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TPW是由紫娟茶叶热水浸提和醇沉提取,并经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的均一多糖,其主要重复单元的结构如下所示,重均分子量为7.73kDa。经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ZTPW可被模式识别受体TLR2和TLR4识别以激活巨噬细胞,显著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力,通过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途径介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细胞因子,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发明的多糖可作为潜在的免疫调节剂,用于功能性食品或药物的开发。

    一种具有多类酶催化活性的二元、三元和/或多元金属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51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3956.2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类酶催化活性的二元、三元和/或多元金属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二元系硒化铜为交换前体,加入一种或多种金属盐,通过阳离子交换反应制备得到同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类氧化酶和类多酚氧化酶等多种类酶催化活性及催化活性强的二元、三元和/或多元金属硒化物。本发明不仅创新了二元、三元和/或多元金属硒化物的制备方法,所建立的金属硒化物方法操作简单、绿色、便捷,同时所制备的金属硒化物具有多种类酶催化活性,可为多功能金属硒化物纳米酶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拓展其在纳米酶领域的应用范围。

    一种利用多酚类化合物与蛋白质复配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成的纳米硒

    公开(公告)号:CN113772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086113.4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多酚类化合物与蛋白质复配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成的纳米硒。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酚化合物与蛋白质复配为软模板:将一定浓度蛋白质溶液与多酚类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直接使用或冻干后使用;(2)利用多酚‑蛋白质软模板制备纳米硒:将维生素C溶液加入多酚‑蛋白质软模板存在的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亚硒酸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所得混合反应体系静置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溶胶,透析或离心分离得到纳米硒悬液,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硒固体。本发明以多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复配为软模板,增强纳米硒功能特性的同时,也增强其稳定性,拓宽纳米硒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