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茶叶损坏的机械化茶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03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73923.5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茶叶损坏的机械化茶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采集不同产区的茶青,将各产区的茶青分别制成毛茶;S2、将各产区的毛茶按比例初步混合,制得混合毛茶;S3、将混合毛茶输入混料筒中进行机械化拼配,混合料筒对毛茶一边混合拼配一边自动输出,制得级别一致的拼配毛茶,将混料筒水平放置,混料筒拼配茶叶时,混料筒旋转,叶片轨道随混料筒旋转,毛茶随叶片轨道旋转而输出混料筒,斜叶片混合毛茶并导向传输毛茶,该生产工艺能将各地茶叶最大限度地均匀拼配,有效地维持了同一批次茶叶的品质稳定性,并且保持了茶叶的完整性,且具有拼茶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茶叶拼配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77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63418.2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拼配机,包括水平放置的混料筒,所述混料筒能绕其中心轴旋转,所述混料筒内设有至少两条叶片轨道,每条叶片轨道沿所述混料筒的内壁螺旋式延伸,且每条叶片轨道从所述混料筒的进料口延伸至所述混料筒的出料口,相邻叶片轨道之间对齐延伸排布,每条叶片轨道由若干的斜叶片组成,每片所述斜叶片均背向所述混料筒的内壁面来弯曲拱起,同一所述叶片轨道上的相邻斜叶片对齐排布,相邻叶片轨道之间的斜叶片的内侧弯曲面相背,该茶叶拼配机能够无损坏地自动混合均匀各品质的茶叶,且具有混合效果好、混合速度快的优点。

    一种单丛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4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0214.4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丛茶的精深加工应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丛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单丛茶去梗后,复水得到含水量为15~30%的单丛茶;(2)将含水量为15~30%的单丛茶预热至45~65℃后,放入旋转加热高压膨化机,密闭旋转加热使其压强达到0.9~1.2MPa,瞬时去压冷却;(3)将膨化后的单丛茶在50‑75℃烘焙,将含水量降至5%以下,冷却;(4)经两段粉碎,即得单丛茶超微粉。解决了单丛茶粗纤维含量高、难于粉碎、粉碎中香气易损失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能显著提高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使多酚含量适度降低,茶粉细腻,成品具有单丛茶风味浓,得率高达80%以上。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及其在防治茶炭疽病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1774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82565.0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及其在防治茶炭疽病的应用。本发明筛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T68可以显著抑制茶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降低病情指数,对茶炭疽病菌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有望用于防治茶炭疽病,减少茶炭疽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广东省茶园炭疽病发病严重的情况,该菌株来源于本地,对于本地茶炭疽病的防控更具应用价值。同时,该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对稻瘟病菌、菜心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等也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具有开发为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防治茶炭疽病的菌剂的前景。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茶叶的农药残留,为以生物防治逐渐替代化学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种客家炒茶杀青炒干机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10217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903544.3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家炒茶杀青炒干机,包括滚筒锅、加热装置、鼓风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滚筒锅的前、后盖中心设有开口,所述鼓风装置对应滚筒锅的前盖开口,滚筒锅的后盖开口由筛网罩住,所述滚筒锅的内壁上设有一个V型结构,该V型结构由两个形状相同的片状结构组成,所述片状结构的上下侧边为弧形,下侧边与所述滚筒锅的内壁贴合,上侧边到下侧边的高度由角尖处到开口端逐渐变高;所述炒干机还包括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杀青炒干机同时具备了客家炒茶的杀青、炒干功能,不仅保持了客家炒茶原有的品质特点,还提高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并且减少了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

    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装置及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98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63103.9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装置,包括:盒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以及第三存放部件,三个存放部件以第一存放部件置于最上层、第二存放部件置于中间层并且第三存放部件置于最下层的方式设置在盒体内,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三对滑轨,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通过三对滑轨能够从盒体内拉出和推入,当第一存放部件、第二存放部件及第三存放部件推入到所述盒体内时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第一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第二存放部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孔,第三存放部件用于向第一存入部件和第二存放部件提供湿度。还公开了利用前述保存装置保存用于野外采集的茶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茶树扦插育苗的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36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087637.9

    申请日:201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的选取:选取枝梢长度25cm以上,茎粗3-5mm,2/3-3/4的新梢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将插穗整体放入生根剂溶液中浸泡或速蘸,进行扦插;(2)苗床准备: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装入50-60孔穴盘;在扦插前一天用水浇透基质;(3)扦插:呈45-50°斜插入基质中;(4)苗期管理;(5)定植:待苗高为30-40cm,定植于大田,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本发明采用轻型育苗基质,可解决茶树传统短穗扦插育苗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制约、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一种客家炒茶杀青炒干机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1021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03544.3

    申请日:2015-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家炒茶杀青炒干机,包括滚筒锅、加热装置、鼓风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滚筒锅的前、后盖中心设有开口,所述鼓风装置对应滚筒锅的前盖开口,滚筒锅的后盖开口由筛网罩住,所述滚筒锅的内壁上设有一个V型结构,该V型结构由两个形状相同的片状结构组成,所述片状结构的上下侧边为弧形,下侧边与所述滚筒锅的内壁贴合,上侧边到下侧边的高度由角尖处到开口端逐渐变高;所述炒干机还包括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杀青炒干机同时具备了客家炒茶的杀青、炒干功能,不仅保持了客家炒茶原有的品质特点,还提高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并且减少了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