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纯化朝鲜蓟中洋蓟酸和绿原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4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367592.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纯化朝鲜蓟中洋蓟酸和绿原酸的方法,SMBC分离技术能够连续进料,分离度高,处理量大,可以提高填料与流动相的利用率,降低纯化成本,属于绿色环保分离纯化过程。本发明利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实现了对朝鲜蓟中洋蓟酸及绿原酸的高精度分离,分离得到的产品经标准曲线计算其质量分数均达到75%以上,收率大于60%以上;SMBC分离洋蓟酸及绿原酸不但节约了大量溶剂,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节约化生产;本发明同时结合乙醇回流提取法和大孔树脂柱层析除杂法,降低用水量,降低能耗,无需絮凝除杂,固定相无需专门再生,减少废水排放,工艺简单。

    一种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黄秋葵籽油和蛋白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18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31359.5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黄秋葵籽油和蛋白质的方法,将黄秋葵籽粉末与复合酶混合,在30~60℃、超声功率100~200W下超声辅助酶解反应;酶解液低速离心得到游离油Ⅰ、乳状液Ⅰ、蛋白液和废渣;蛋白液超滤得到黄秋葵籽蛋白质;乳状液Ⅰ高速离心得到游离油Ⅱ和乳状液Ⅱ;乳状液Ⅱ与乙醇混合,超声辅助破乳,然后离心得到破乳油;将游离油Ⅰ、游离油Ⅱ和破乳油合并即得到黄秋葵籽油。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酶法游离油提取率低,乳状液中残油率高以及蛋白质综合利用不足等问题。

    一种铁盐镁盐絮凝剂复配的污泥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9090.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盐镁盐絮凝剂复配的污泥处理方法,是向待调理污泥中加入硫酸铁和氯化镁,搅拌反应1~5min,然后加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搅拌5~15min,将所述污泥在0.05~0.5MPa的压力下压滤形成泥饼,将所述泥饼风干24~96h。本发明的铁盐镁盐复配絮凝剂,改善了单一铁盐色度大、浊度大的缺点,体现了镁盐能有效降低浊度的优势,同时保留了铁盐作用,絮凝效果佳,絮体结构紧密,絮体颗粒大,沉降性能好,脱水性能好的优势。经过风干后,泥饼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泥饼体积得到了有效的缩减。

    一种铁铜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93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8627.X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铜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硫酸亚铁溶于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尿素,搅拌至溶解;(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在油浴磁力搅拌回流,待自然冷却后离心洗涤,得到沉淀,将该沉淀干燥;(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煅烧,自然冷却得第一组分;(4)将硝酸铜完全溶解于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5)将第一组分加入至步骤(4)的物料中,超声使第一组分完全分散开,随后在115~165℃反应3-7h,待自然冷却后离心洗涤,得沉淀;(6)将步骤(5)所得的沉淀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述铁铜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铁铜催化剂与过硫酸盐的投加量均很少,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催化剂经过沉淀后可分离再次使用。

    一种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0023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5103.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混合部,包括一用以盛装过硫酸盐溶液的第一储液槽和一用以盛装废水的第二储液槽;至少一反应管,其内具有一承托板,承托板下为混合区,承托板上填充有铁屑以构成反应柱,承托板具有若干阵列排布的通孔,反应管的进水口位于承托板的下方,反应管的出水口位于反应柱之上,以使出水均匀且防止铁屑的流失;和一收集装置;第一储液槽通过一第一输送泵和一进液管与反应管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储液槽通过一第二输送泵与反应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收集装置与反应管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发明工艺简单、能好少、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实现废铁屑的再利用。

    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98175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33385.3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以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异味严重、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结合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生物滤床和景观湿地等工艺,开发了一种利用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和地表污染水体等,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氨氮和COD去除率高、通过“植物配选、景观砌筑”等途径,实现景观生态与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一种贝壳陶粒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2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84637.0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洪俊明 李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贝壳陶粒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贝壳陶粒微生物载体为贝壳、粘土和高温粘结剂烧结的陶粒,且各组分的含量如下:贝壳粉末:20~70wt.%;粘土粉末:20~60wt.%;高温粘结剂:8~20wt.%。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末、粘土粉末、高温粘结剂混合均匀;往上述原料中加入8-15%重量的水,滚制成3-10mm小球,自然风干一天;将风干后的小球,在400-550℃煅烧40-120min,煅烧完成后自然冷却降温,制得贝壳陶粒生物载体。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解决目前海水养殖区内大量废弃贝壳堆放问题,制备的贝壳陶粒生物载体具有强度好、生物固定化效率高,解决目前高氨氮污水处理中碱度不足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