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6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65887.2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和生成对抗网络的手绘草图生成方法,获取矢量格式草图,进行格式转换,构建新数据集;获取新数据集中笔画向量的全局和局部特征结构;利用解码器,得到新数据集的笔画正态分布参数数据和笔画状态分类分布的概率数据;从正态分布中随机取样并计算笔画状态,得到每个时间步的预测输出,获取预测生成的草图;利用鉴别器,获取输入数据的真假信息,得到融合VAE和GAN的草图生成模型;将数据输入到生成模型中,得到预测生成草图。本发明的草图生成方法生成草图质量高,并且支持多类草图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2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901830.6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一体化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阵列化排布的液晶微光学结构在双路时序电信号驱控下呈现为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或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源于同一液晶微光学结构的每单元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每单元液晶散光微透镜有相同光轴;在聚光模式下,在一组相互匹配的双路电信号驱控下形成的液晶聚光微透镜对入射光波实施可调焦聚光操作,构成光开关的开启态;在散光模式下,在另一组相互匹配的双路电信号驱控下形成的液晶散光微透镜对入射光束实施可控光发散程度的散光操作。本发明通过加载相应的双路电信号,完成纤光束间的光波通断操作,开关的驱控方式灵活,适用于波谱范围宽、光强变动范围大的光纤/光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62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0897626.1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13 , G02F1/133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包括:被混合集成的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每单元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每单元液晶散光微透镜的光轴重合;在加电态下,聚光微透镜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光束的可调焦聚光操作,散光微透镜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光束的可控发散程度散光操作;在断电态下,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散光微透镜被转换为仅延迟光波相位的液晶相移板;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散光微透镜被断电后形成的液晶相移板构成光开关的开启态。本发明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可完成电控光束通断操作,适用于波谱范围宽、波束强度变化范围大的光纤或光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73913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147940.2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包括阴极,阳极阵列,以及设置在阴极和阳极阵列间的介电层;阳极阵列由M×N元阵列分布的阳极单元构成,阳极单元由规则排列且相互连通的多个子电极构成,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被划分为M×N元阵列分布的电调光反射率单元,阳极单元与电调光反射率单元一一对应,构成电调光反射率单元的阳极,所有电调光反射率单元共用阴极;通过阳极单元和阴极对电调光反射率单元执行独立加电操作,进而通过调变加载在电调光反射率单元上的电压信号,实现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的控光操作。本发明具有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调光响应快以及反射光强变动范围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1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57732.4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透射的纳米环形近场光学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探针由光纤纤芯、纳米环形结构、金属膜及中心增强透射孔构成,纳米环形结构分布在光纤纤芯平滑端头的二氧化硅与金属膜的界面处,能使激发光转化成等离激元,聚焦到中心增强透射孔中,并且产生纳米尺度及具备高度方向性的增强透射光。同时通过改变和优化环形结构位置与宽度、金属膜材料及厚度,中心增强透射孔尺寸大小等,皆可以实现纳米聚焦的调控和优化。本发明可用作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仪的探针,光学探针形成的高方向性纳米尺度增强透射近场光可以用作纳米光刻和亚波长光通信的光源,并且在纳米传感、纳米成像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56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2288.0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F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电控纳线簇电极的电调光透射薄膜,其包括:由纳米尺度间隔的纳线簇高密度排布构成的图案化公共电极以及分布在其上端和下端的顶面阴极和底面金属纳膜阴极,顶面阴极和图案化公共电极均由透光的纳米厚度的同材质膜制成,底面金属纳膜阴极由纳米厚度的金属膜制成;顶面阴极和图案化公共电极以及图案化公共电极与底面金属纳膜阴极间均填充有纳米厚度的同材质光学介质材料。本发明双路电控纳线簇电极的电调光透射薄膜,可对入射光波的透射行为执行精细电控调变,具有适用于宽谱域及较强光束、偏振不敏感、调光响应快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3247.0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尖阵电极的电调透射光薄膜,其包括:由纳米尺度间隔的纳尖高密度排布构成的一层纳米厚度的金属纳尖阵阴极和一层纳米厚度的平面阳极,该阳极由透光的纳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导电膜制成,阴阳电极间填充有由纳米厚度的透明光学介质材料制成的电隔离膜;在加电态下,金属纳尖阵阴极上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被电极间所激励的电场驱控,向纳尖顶聚集,纳尖底部及相邻尖端间的平坦区域上的自由电子分布密度因部分甚至绝大多数自由电子被抽走而减少甚至急剧降低,对应于有自由电子密集分布的各尖顶的光透过率将减弱。本发明可对光透过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适用于较宽谱域及较强光束、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以及调光响应快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23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1830.6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13 , G02F1/13306 , G02F1/31 , G02F2001/294 , G02F2001/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一体化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阵列化排布的液晶微光学结构在双路时序电信号驱控下呈现为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或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源于同一液晶微光学结构的每单元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每单元液晶散光微透镜有相同光轴;在聚光模式下,在一组相互匹配的双路电信号驱控下形成的液晶聚光微透镜对入射光波实施可调焦聚光操作,构成光开关的开启态;在散光模式下,在另一组相互匹配的双路电信号驱控下形成的液晶散光微透镜对入射光束实施可控光发散程度的散光操作。本发明通过加载相应的双路电信号,完成纤光束间的光波通断操作,开关的驱控方式灵活,适用于波谱范围宽、光强变动范围大的光纤/光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97626.1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13 , G02F1/133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13 , G02F1/13306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包括:被混合集成的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每单元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每单元液晶散光微透镜的光轴重合;在加电态下,聚光微透镜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光束的可调焦聚光操作,散光微透镜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光束的可控发散程度散光操作;在断电态下,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散光微透镜被转换为仅延迟光波相位的液晶相移板;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散光微透镜被断电后形成的液晶相移板构成光开关的开启态。本发明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可完成电控光束通断操作,适用于波谱范围宽、波束强度变化范围大的光纤或光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756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10124755.8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头伺服的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包括磁路、超磁致伸缩致动块、柔性连接板、连接焊盘、引线焊盘、线圈焊盘、固定焊盘,连接点、柔性引线、内、外磁屏蔽层、嵌入式螺线圈和单晶硅弹簧。本发明运用了特殊材料的巨磁致伸缩效应,采用联体制造工艺在磁头滑块内加工成型,并利用永磁体或者在驱动电流中叠加直流偏置电流来产生双向的伺服运动。这种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能在较低的电压下工作,能输出较大的驱动力,响应速度超过压电陶瓷材料,并且不会有居里点失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