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20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6759.3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N23/50 , H04N23/56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臂协作式成像装置及其优化方法,属于图像监测技术领域,该成像装置包括预设数量的机械臂和光源以及图像采集组件,其中:各个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光源或图像采集组件连接,以带动光源或图像采集组件移动;各个光源在机械臂的带动下移动并提供光照;图像采集组件在机械臂的带动下移动并采集图像信息;工作时,利用图像信息动态调整光源和图像采集组件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待测目标成像均匀。本发明适用于物体固定不动或者不方便移动的特殊应用场景,能够使检测目标在画面中更清晰、明显,增加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进而提升成像质量和目标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9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183086.1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回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无人艇回收方法及系统,其首先测量待回收的无人艇与母船的距离,并判断测量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当测量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点亮无人艇和母船上的指示物,并利用无人艇和母船上各自的视觉成像单元实时拍摄对方指示物的图像;处理实时拍摄的母船及无人艇上指示物的图像得到实时航向角信息、实时距离信息和实时偏向角信息;利用实时航向角信息、实时偏向角信息和实时距离信息实时控制无人艇的航向及航速,使其运动至指定位置,以此实现无人艇的回收。本发明可实现无人艇的智能、自动化、高效、稳定、安全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66454.X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拣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垃圾自动分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采集各类垃圾的图像并对垃圾赋予标签,形成垃圾图像集;(b)构建垃圾预测模型,利用图像集中的图像与该图像对应的标签进行训练获得最终的预测模型;(c)连续拍摄待处理垃圾不同时刻的图像,选取其中一张利用最终的预测模型预测垃圾的类型,获得待处理垃圾的标签;(d)对于连续拍摄的待处理垃圾不同时刻的多张图像,根据每张图像中质心的位置预测下一时刻的位置,根据预测的位置和垃圾的标签对垃圾进行分拣,以此实现垃圾自动分拣。通过本发明,实现对垃圾的无人化和自动化分拣,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分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09204.7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样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触发式水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机架、触发组合机构和采样机构,触发组合机构包括蓄力机构和触发机构,蓄力机构包括第一外壳、蓄力弹簧、手轮、蓄力摇杆、齿轮和齿条,触发机构包括第二外壳以及第一限位机构;采样机构包括采样筒、连杆机构、封口片和第二限位机构,封口片铰接在采样筒上并且也铰接在连杆机构上,以用于封堵住所述采样筒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用于限制所述连杆机构的位移。本采样装置的蓄力机构和触发机构配合可以让采样筒深入水底进行采样,采样方便,而且连杆机构可以带动封口片转动来对采样筒封口,可以精确有效地实现封口动作,不需担心坚硬物质对采样筒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166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410061395.2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89 , G01N21/892 , G06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品质量在线检测装置,能对生产线上印刷品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与处理,准确检测各种质量缺陷并报警。其主机与从机采用网络连接,主机设置采集参数和发布控制指令,并对从机上传数据进行处理;从机接主机指令控制对应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送给主机;摄像机组采用线阵工业摄像机,通过四自由度可调摄像机装夹机构安装于印刷品上方;主机与从机分别设有报警器对图像缺陷进行报警;光电编码器安装在印辊侧面,用来测量印辊上印刷品位移并输出脉冲信号到摄像机扫描控制端口;封闭式灯箱位于摄像机组与印刷品之间,摄像机通过灯箱中间与印辊轴线平行的狭缝对印刷品图像进行扫描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65542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18336.1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直线电机,属于直线电机领域,用于永磁直线电机制造及其伺服控制。本发明目的在于有效消弱直线电机齿槽磁阻效应,减轻直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推力波动。本发明由定子和动子组成,定子包括磁钢、直线导轨、底座,磁钢分为两排并行排列,并行排列的相邻磁钢相互错位1个齿槽宽度;动子包括动子铁芯、线圈绕组及齿槽、滑台台面,定子与底座连为一体,并与直线导轨所支撑的动子之间存在气隙,以使动子能够沿直线导轨运动。本发明可以保证在电机的控制过程中直线电机的高速稳定运行,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直线电机控制技术发展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该类直线电机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2902.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相似度匹配的发动机叶片检测系统和方法,属于发动机检测技术领域。检测系统包括孔探视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旋转的发动机叶片的视频帧图像;叶片零位定位单元,用于在叶片中标记一个零位点;图像提取单元,用于将视频帧图像逐帧提取为图片,并对每张图片进行编号,同时对零位点的图片进行零位标记;计数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相似度确定叶片的个数,相似度波峰的总个数即为所述视频帧图像采集到的叶片个数。本发明只需借助孔探视频帧图像,并基于叶片转动过程基于坐标的视频帧图像的相似度,精准统计已检测叶片的数量,还能联合缺陷判断单元进行缺陷判断,一举两得,如此极大地降低了人工计数的错误率和漏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9630.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孔探相机的工件表面缺陷面积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缺陷检测技术领域。缺陷面积测量方法包括:S1,通过双目孔探相机采集待检测工件的图像,得到深度图和RGB图像;S2,通过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网络对所述RGB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得到缺陷掩模图;S3,对所述深度图进行滤波,得到预处理深度图;S4,将所述缺陷掩模图的缺陷区域分割为若干个三角形,结合所述预处理深度图的深度值,得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累加得到缺陷区域的总面积。本发明基于缺陷的掩膜信息和深度信息相关数据,通过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得到缺陷的面积,适用于发动机内部、管道内部、腔体类工件内部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43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672485.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视觉测量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透视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计算标定棋盘的正投影和预设角度之间像素坐标转换的透视变换矩阵;(b)对在预设角度下标定棋盘上每个点的像素坐标进行透视变换获得透视像素坐标,调整透视像素坐标获得每个点的参考坐标;(c)以透视像素坐标为输入,每个点的参考坐标与其在正投影下的像素坐标之差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结构获得神经网络模型;(d)对于机器人视觉测量过程中的待补偿点,将其透视像素坐标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误差补偿值,对透视像素坐标进行补偿获得最终所需的像素坐标值,以此实现透视误差补偿。通过本发明,提高透视误差补偿精度,简化补偿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37570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01591.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管质量检测相关领域,针对钢管在出厂时或回收时可能会存在的质量问题,公开了一种大型螺旋钢管质量检测的方法,包括:针对作为检测对象的大型螺旋钢管,设计可承载、为钢管提供转动的检测平台;通过机械手搭载配备视觉单元和检测探头的末端执行部分,对钢管进行扫描检测,并传送到后台主机模块的数据中心处理;采用配备视觉探头的焊缝检测单元追踪焊缝,补偿机械手末端执行部分位姿;针对钢管表面障碍物,设计可自动识别避障、多瓣式损伤探头,增大检测区域;设计了钢管同轴度的检测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螺旋钢管质量检测设备。通过本发明,可对大型螺旋钢管同步进行多项检测,缩短钢管质量检测时间,增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的效率,因而尤其适用于需要对大型螺旋钢管质量检测的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