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充填料浆浓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9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118260.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充填料浆浓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搅拌系统、流变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光谱分析系统、图像获取系统及浓度控制系统。应用时,首先对流变参数、光谱及图像特征的三种浓度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构建基于不确定性冲突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然后进行料浆的浓度分析,将浓度进行权值分析及融合,最终得出料浆的实时浓度值。最后充填料浆浓度控制系统依据比对结果,通过骨料添加、胶凝材料添加等工艺环节的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料浆浓度的智能化控制。该系统通过对多源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大幅度提高了浓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度提高充填系统的生产效率。

    一种用于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实时监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02082.1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实时监测装置与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微型旁路环管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可视化系统,微型旁路环管系统中,引流管置于搅拌槽底部,通过引流闸阀连接加压泵,加压泵后接串联式微型环管,数据采集可视化系统中,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连接串联式微型环管,流量计置于串联式微型环管末端出口,闸阀开关和加压泵控制器均与远程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柜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的实时反馈及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有效装置与方法,为推动金属矿智能化精准充填采矿的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一种高强度易泵送的全尾砂废石膏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2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57346.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易泵送的全尾砂废石膏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取胶凝材料与工艺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料浆A;然后向料浆A中加入细级废石破碎集料,混合搅拌后,得到料浆B;再向料浆B中加入全尾砂膏体,混合搅拌后,得到料浆C;最后向料浆C中加入粗级废石破碎集料,混合搅拌后,得到全尾砂废石膏体。其中,按质量份,胶凝材料290~310份,水425~455份,细级废石破碎集料201~216份,全尾砂485~525份,粗级废石破碎集料527~571份。该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短,易于操作和管理,具有良好的推广适用性,制备过程能够提高物料的稳定性和膏体制备的均质性。所制备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高、具备早强特性,充填体整体性良好。

    一种砌体式滤水充填挡墙砌块结构及组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31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035423.3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砌体式滤水充填挡墙砌块结构及组砌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砌块内部居中对称布置有贯通砌块短轴垂向表面的圆柱状贯通孔,砌块短轴垂向表面以贯通孔圆心为中心呈“十”字对称布置有半圆柱状导流槽,砌块短轴垂向表面两贯通孔之间,沿砌块纵向居中布置有连通贯通孔的半圆柱状连通槽。使用该砌块组砌充填挡墙,可在挡墙内部形成导水通道,使充填滤水沿砌块表面的导水槽进入砌块内部,并通过贯通孔及连通槽汇集、疏导至所示挡墙另一侧,实现滤水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砌块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型、成本低廉、拆卸后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充填挡墙组砌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承载能力强,高效安全等优点。

    一种复杂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028598.1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矿块划分,然后进行采准切割,并进行回采,再进行假顶构筑,最后进行底柱回采。本发明通过掘进岔道和绕道,使分层采联得到重复利用,减少了采切工程量,简化了采场通风线路,通过钻凿泄水孔,使充填滤水能够汇入低水平集中排出,改善了作业环境,简化了采充作业管理;采用锚杆加固破碎围岩,通过锚杆将假顶所受载荷传导至围岩,形成钢筋‑楔形垛充填体整体性结构,使围岩‑充填体及相邻进路充填体形成整体性有效承载结构,提高了开采的安全性;假顶结构降低了水泥耗量,控制充填成本;围岩及假顶稳定性提高,利于矿体及底柱的回采,矿石贫化损失降低。

    一种复杂破碎急倾斜薄矿脉分段崩矿下向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27360.7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破碎急倾斜薄矿脉分段崩矿下向充填采矿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矿脉划分为中段,中段内划分分段,然后布置采准工程,在分段内通过出矿采联通达矿体,在矿体内掘进底部进路进行初步采矿作业,完成一步骤回采;再开展假顶布筋,并进行一次充填,进而进行顶部切割,然后进行二步骤回采和二次充填。以此类推,完成各分段矿体回采。本发明通过调整采充工艺,形成下向采充流程,改善采场作业环境,提高一次崩矿量,减少充填作业循环次数,具有安全性高、综合生产能力大、回采效率高等优点。借助下向采矿优势,将部分采切工程布置于矿体内部,减少围岩扰动,降低凿岩及出碴量,提高采矿技术经济性。

    一种井下采场采空区两步骤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2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03204.X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采场采空区两步骤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涉及地下金属矿山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沿矿体走向对采场进行分段,交替布置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一步骤采场的宽度、二步骤采场的宽度和矿体的厚度一致;采场采准和切割工程布置;分段巷道与各分段采场连通,分段巷道通过分段联络道进入对应的分段采场,溜井和溜井联络用于出矿,人行泄水通风天井用于泄水,通过凿岩出矿巷道进入采场端部,由采场端部向上施工切割井形成初始爆破空间;对采场进行回采和充填;遵循自下向上回采规则,按退采顺序依次爆破初始爆破空间,利用铲运机出矿至溜井,采用分级尾砂进行充填,采场内进行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的交替充填。

    一种适于厚大及极厚破碎矿体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154970.8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厚大及极厚破碎矿体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厚大矿体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在极厚矿体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矿块,然后完成矿块采准工作;再完成矿块内最下部分层进路采场的采切、落矿、矿石运搬及充填工作,并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完成矿块内其余进路采场的回采工作;最后完成矿块内矿房采场的采切、落矿、矿石运搬及充填工作。本发明采用进路采场和矿房采场组合回采方案,分两步骤回采矿块。一步骤布置数个上向进路采场回采充填,能确保自身回采过程中安全;二步骤布置矿房采场,采用中深孔凿岩机和大斗容铲运机等高效采矿设备。该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矿块综合采矿效率,降低了采矿成本。

    一种软破薄矿脉上向转下向充填采矿顶柱回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7495.7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破薄矿脉上向转下向充填采矿顶柱回采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回采顺序,顶柱回采先于下向首分层开采,顶柱回采采用自矿体中部向两端推进,隔一采一间隔回采顺序;然后进行进路开挖,再进行回采支护,支护形式为锚网+U钢支架联合支护;进一步进行假顶构筑;最后进行两阶段充填。该方法利用顶柱矿岩自稳能力联合支护系统挤压加固拱作用,外加U钢支架强支撑,提高残留薄顶柱顶板稳定性。该方法解决了矿岩软破、荷载复杂、支护受限三方面技术难点,以此达到削减上部松散尾砂对深部矿体开采的不良影响,改善下向采场次生地应力场,降低顶柱失稳导致的下部人工假顶整体失稳风险,确保长期生产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