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51877.X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26 , H01M4/32 , H01M4/52 , H01M2004/028
Abstract: 一种表面包覆Co(OH)2球形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含有球形氢氧化镍的底液中以逐步增加的速度加入硫酸钴溶液,同时加入络合剂溶液及碱液,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搅拌转速在100~250r/min之间,保持反应体系的pH值在9~13.5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2~5小时,由此形成“梯度共晶包覆”。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包覆Co(OH)2的球形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包覆层牢固、致密,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未包覆钴的球形氢氧化镍性能,具有较好的生产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1937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03538.2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铈基稀土抛光粉的掺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以铈为主的稀土盐溶液、沉淀剂和氟化剂;(2)将稀土盐溶液、沉淀剂、氟化剂以一定的流速并流加入到反应釜中,通过控制沉淀剂的流速控制反应体系的pH,通过控制氟化剂的流速控制掺氟的比例,反应过程中保持一定温度,并强烈搅拌,反应结束后,陈化,浆料经过滤、清洗、干燥得到铈基稀土抛光粉前驱体;(3)将制备的铈基稀土抛光粉前驱体煅烧,随炉冷却后得到掺氟的铈基稀土抛光粉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产业化生产。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铈基稀土抛光粉,颗粒形貌为类球形,产品粒径可控;可以根据不同用途稀土抛光粉的要求,制备不同粒径和粒径分布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453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114119.7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01G5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H-Ni、Cd-Ni、Zn-Ni、H2-Ni等电池的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生产过程中SO42-杂质的后处理方法,包含浸渍、复合、置换、溶出等过程。它主要解决普通氢氧化镍后处理过程中SO42-不易去除、颗粒干燥过程中容易板结的缺点。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制备工艺生产的氢氧化镍湿浆料引入特定容器内,过滤后加入温度为50~95℃、浓度为0.05~2mol/L的碱液,搅拌25~100min后滤干;用20~80℃的纯水清洗至滤液≤pH9,再在通常的条件下干燥、筛分。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SO42-杂质降低至<0.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