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672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319678.4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6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索施工用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组合型锚索注浆浆液,由以下的组分组成:PO42.5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饮用水;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试验的体积比选取为1:0、1:0.5、1:0.75、1:1、1:1.5、1:2、0:1;该混合注浆浆液工艺流程为浆液配合比试验方案、龄期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塌落度试验、抗拔试验;1:1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浆液经对策措施实施,现场成功实现强度24h满足设计要求的75%张拉要求(20Mpa),且强度无衰退期,且经过预应力锚杆试验,锚头位移相对稳定,验收合格;节省了工期、物料、人工,预计将带来经济效益约100万元;有效解决了改良锚索注浆浆液,加快锚索张拉时间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67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832176.8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飞 , 孔恒 , 梁志海 , 王文正 , 王富强 , 王凯丽 , 韩雪刚 , 常扬 , 姚洋 , 史永杰 , 张印 , 王爱新 , 王昊 , 张国庆 , 张天卓 , 于洋 , 尤波涛 , 郑睿 , 刘颖 , 韩春梅
IPC: G06Q10/0635 , G06F18/25 , G06F18/2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相融合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环境参数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环境参数信号;对滤波后的环境参数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构建异常值筛选矩阵;利用异常值筛选矩阵去除异常值得到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集;对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集中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施工风险评估值;当施工风险评估值大于报警阈值时,发出施工风险预警。本发明通过对滤波后的环境参数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环境参数可以使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更加准确,然后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集对所有的环境参数进行融合得到施工风险评估值,可以综合多种因素提高报警信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0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8736.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9/045 , E01F5/00 , E02D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模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箱涵施工的铝模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顶推杆与第二顶推杆,第一顶推杆与第二顶推杆的一端均铰接耳座,第一顶推杆与第二顶推杆的另一端均铰接用于支撑铝模组件的内撑板组件,内撑板组件包括板套,第一顶推杆另一端铰接板套,活动插接板套的伸缩板,第二顶推杆的另一端铰接伸缩板,两组固定块对称插接在板套下端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L型块,由于内撑板组件长度能够调节,在缩短内撑板组件长度过程中,由第一顶推杆、第二顶推杆、耳座、内撑板组件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体积会大大减小,因此在不使用本装置的情况下,便于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搬运与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363614.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回填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管柱施工用砂石回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件,所述壳体内沿砂石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筛分组件、下料组件和转向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且输出轴伸入壳体内,旋转动力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远离旋转动力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砂石连续均匀的出料,避免砂石堵塞,保证了出料回填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砂石回填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孔回填并保证同一高度的平面同时进行回填,避免了砂石分布不均匀,提高了砂石回填的强度,有利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529.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12 , E02D27/12 , E02D17/04 , E02D5/74 , E02D29/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交通枢纽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地下建筑工程领域,包括竖向承载组件、第一抗浮桩组件、第二抗浮桩组件、水平向承载组件以及板体结构,竖向承载组件设置于第一基坑内;第一抗浮桩组件设置于与第一基坑并列设置,且设置于第一基坑的一侧的第二基坑内;第二抗浮桩组件设置于与第一基坑并列设置,设置于第一基坑的另一侧的第三基坑内;水平向承载组件设置于第一基坑与第二基坑的分界位置;板体结构设置于第一基坑、第二基坑、第三基坑内,且与竖向承载组件、第一抗浮桩组件、第二抗浮桩组件以及水平向承载组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交通枢纽结构及施工方法,能确保交通枢纽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尽快完成,并与周围道路贯通形成交通网络,最大限度降低地下枢纽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5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60521.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临时传力加强结构,包括浅坑施工区与浅坑施工区内的深坑施工区,浅坑施工区内安装有支撑层,支撑层上分别一体连接有延伸至浅坑施工区与深坑施工区的第一传力架、第二传力架,支撑层上固定安装有支座;通过第一传力架与第二传力架将支撑层固定在基坑内,使支撑层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支座与加固层之间的固定,从而使加固层对支撑层实现二次固定,使得支撑层可被固定在基坑内的同时,支撑层自身的结构能够对基坑进行支撑,可避免基坑出现过度变形的现象;通过移动台限位板、加固板与地面之间实现全面固定,使支撑层在基坑中的稳定性得到全面保障,使支撑层上施工作业的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7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57557.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飞 , 孔恒 , 王文正 , 傅睿智 , 林雪冰 , 赵志杰 , 闫宏锦 , 韩雪刚 , 常扬 , 姚洋 , 史永杰 , 张印 , 王爱新 , 王昊 , 张国庆 , 张天卓 , 于洋 , 杨宗正 , 司典浩 , 赵云辉 , 李波 , 刘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智能感知元件的智能网络系统,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用于感知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钢筋应力、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环境感知传感器通信连接;通信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环境参数,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发送到风险自动解析仪;所述风险自动解析仪用于利用所述环境参数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进行预警。本发明利用环境感知传感器来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然后基于此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进行预警,可以实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0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10679.6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浅埋暗挖的液压驱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浅埋暗挖设备,通过获取铲斗的开挖位置;根据开挖位置,驱动大臂液压油缸以带动大臂做俯仰动作至第一状态位置;根据开挖位置,驱动小臂液压油缸以带动小臂绕小臂与大臂的铰接点做摆动动作至第二状态位置;驱动伸缩臂液压油缸以带动伸缩臂做伸展动作,以推动铲斗切入开挖位置;以及驱动铲斗液压油缸以带动铲斗绕铲斗与伸缩臂的铰接点向下转动,且同步驱动伸缩臂液压油缸以带动伸缩臂做收缩动作,以实现挖掘操作;利用液压驱动的大扭矩以适应于多种施工环境,并且通过自动控制各个液压驱动部件,以实现铲斗的自动定位,同时利用铲斗和伸缩臂的复合动作,降低挖掘操作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09901.0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浅埋暗挖的作业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施工区域的施工位置信息,根据施工位置信息确定超前导管的钻孔位置和钻孔方向,然后根据钻孔位置和钻孔方向,调整钻机的空间位置后,将超前导管打入钻孔位置内,以实现钻机按照施工要求将超前导管沿施工区域的延伸方向打入,再以超前导管所在的位置为边界执行挖掘操作,从而保证施工方向满足实际需求,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实现自动作业,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作业人员在恶劣作业环境中作业而带来的危害,并且利用自动化作业可以大幅加快施工进度,同时根据精确的数据施工,避免人工经验作业,提高了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8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88917.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韩雪刚 , 赵欣 , 张艳秋 , 王文正 , 史永杰 , 付晓健 , 常扬 , 吴洋 , 梁俊海 , 付勇 , 黄金 , 王昊 , 杜绿水 , 石国伶 , 申安佶 , 陈天伟 , 苟建东 , 封志强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混合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其包括:现场浇筑底板(1);将预制加工成型的叠合侧墙(2)运至现场拼装,叠合侧墙(2)下端的外露钢筋与底板(1)两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将预制加工成型的顶板(3)运至现场拼装,使顶板(3)两端的外露钢筋与叠合侧墙(2)上端的外露钢筋进行互穿并固定;在叠合侧墙(2)的上部与上钢筋(6)焊接,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焊接斜撑钢筋(5);在互穿位置钢筋的内外两侧支现浇混凝土模板(7);以钢筋骨架为框体,浇筑成形后期浇筑混凝土本体(8)。本发明能够实现综合管廊快速装配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缝,改善了综合管廊结构受力性能和防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