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型多层膜中性滤光片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9493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108571.8

    申请日:200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使透射光衰减的吸收型多层膜设置在薄膜基板上的吸收型多层膜ND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吸收型多层膜(13、16)是通过交替层叠由SiO2、Al2O3或者这些等的混合物构成的电介质层(14、17)和由Ni单体或者Ni类合金构成的金属膜层(15、18)而形成的多层膜构成的,吸收型多层膜在基板的两面上分别形成,从而成为以基板为中心而相互对称的膜结构,并且,基板的弯曲的曲率半径被调整为大于等于500mm。

    气体释放辊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气体释放辊的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89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80034578.X

    申请日:2019-01-24

    Inventor: 大上秀晴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在不使用枪管钻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在外周面附近的整个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气体导入路而且能够良好地保持对热负荷的冷却性能。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一种气体释放辊,其具有:金属制内辊(2),在端部具有旋转轴;圆筒状的金属制外辊(3),安装于内辊(2)的外周面而一体化;气体导入用槽(4),形成为在内辊(2)的外周面的整个外周沿着该内辊(2)的圆周方向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且沿着内辊(2)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在与外辊(3)的内周面之间划分气体导入路(5);以及气体释放孔(6)组,以贯穿气体导入路(5)的方式形成于外辊(3),气体导入路截面的圆周隔断率A为36%以下、或者气体导入范围的空隙率B为20%以下。

    气体释放辊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气体释放辊的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89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80034578.X

    申请日:2019-01-24

    Inventor: 大上秀晴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在不使用枪管钻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在外周面附近的整个外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气体导入路而且能够良好地保持对热负荷的冷却性能。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一种气体释放辊,其具有:金属制内辊(2),在端部具有旋转轴;圆筒状的金属制外辊(3),安装于内辊(2)的外周面而一体化;气体导入用槽(4),形成为在内辊(2)的外周面的整个外周沿着该内辊(2)的圆周方向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且沿着内辊(2)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在与外辊(3)的内周面之间划分气体导入路(5);以及气体释放孔(6)组,以贯穿气体导入路(5)的方式形成于外辊(3),气体导入路截面的圆周隔断率A为36%以下、或者气体导入范围的空隙率B为20%以下。

    真空成膜装置和真空成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17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454239.1

    申请日:2020-05-26

    Inventor: 大上秀晴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难以在与冷却罐辊的外周面接触的长树脂膜表面等形成划痕的真空成膜装置和真空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在卷出辊(110)卷绕的长树脂膜(1)卷出的卷出室(100);在从卷出室供给的长树脂膜的第一面侧形成金属膜的成膜室(400);以及将形成有金属膜的长树脂膜卷取到卷取辊(541)的卷取室(500)。成膜室具有将辊对辊搬送的长树脂膜卷绕到外周面并冷却的旋转驱动的冷却罐辊(431),以及沿该冷却罐辊的外周面配置的施加热负荷的成膜机构(432)~(435)。在该真空成膜装置中,在上述卷出室与成膜室之间设置有使保护膜(301)在搬送中的长树脂膜的第二面侧重合从而使保护膜夹在冷却罐辊与长树脂膜之间的保护膜重合室(300)。

    长条基板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8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480350.7

    申请日:2018-12-05

    Inventor: 大上秀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实施了热负荷的长条基板上不易产生褶皱、划痕等的长条基板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在将从放卷室(110)供给的长条基板(114)卷绕在成膜室(112)的筒辊(131)来实施溅射等的装置中,在筒辊的薄膜送入侧设置两组张力控制辊组(第一张力测量辊130和第一电机驱动辊129、以及第二张力测量辊127和第二电机驱动辊125),在送出侧也设有两组张力控制辊组(第一张力测量辊132和第一电机驱动辊133、以及第二张力测量辊135和第二电机驱动辊137),筒辊的送入进料张力和送出进料张力由上述两组张力控制辊组进行双级控制,因此能够使薄膜的张力控制准确,从而避免薄膜褶皱和划痕的产生。

    电极基板膜及其制造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0519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80045979.7

    申请日:2015-08-25

    Inventor: 大上秀晴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对由金属制细线构成的电路图案进行加工时不会带来障碍并且在高亮度照明下也难以视觉辨认电路图案的电极基板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极基板膜,其具有透明基板(52)和金属制的层叠细线,其特征在于,层叠细线具有从透明基板侧开始计数的第一层的膜厚为20nm以上且30nm以下的金属吸收层(51)和第二层的金属层(50),在可见光波长区域(400~780nm)的金属吸收层的光学常数为:在波长400nm的折射率为1.8~2.2,消光系数为1.8~2.4;在波长500nm的折射率为2.2~2.7,消光系数为1.9~2.8;在波长600nm的折射率为2.5~3.2,消光系数为1.9~3.1;在波长700nm的折射率为2.7~3.6,消光系数为1.7~3.3;在波长780nm的折射率为3.1~3.8,消光系数为1.5~3.4,由在透明基板与金属吸收层的界面反射导致的在可见光波长区域的最高反射率为40%以下。

    双向光通信模块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7036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181425.7

    申请日:2007-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40

    Abstract: 一种双向光通信模块,具有发光元件(1)、光纤(8)、受光元件(9)及波长选择滤光器(4),该发光元件用于射出发送信号光,发送信号光入射到该光纤中,从光纤射出的接收信号光入射到该受光元件中,而且,通过光纤发送发光元件射出的发送信号光,通过光纤接收接收信号光,其特征是具有光学元件(光隔离器),该光学元件由反射型偏振器(6)、法拉第旋转器(5)和吸收型偏振器(3)构成,该反射型偏振器粘接在光纤端面,法拉第旋转器与反射型偏振器成一体设置,吸收型偏振器设置在发光元件和波长选择滤光器间的光路上,而且,反射型偏振器具有波长依赖性,即,反射型偏振器对发送信号光起偏振器的功能,而对接收信号光不会起偏振器的功能。

    吸收型多层膜中性滤光片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2822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510108571.8

    申请日:200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使透射光衰减的吸收型多层膜设置在薄膜基板上的吸收型多层膜ND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吸收型多层膜(13、16)是通过交替层叠由SiO2、Al2O3或者这些等的混合物构成的电介质层(14、17)和由Ni单体或者Ni类合金构成的金属膜层(15、18)而形成的多层膜构成的,吸收型多层膜在基板的两面上分别形成,从而成为以基板为中心而相互对称的膜结构,并且,基板的弯曲的曲率半径被调整为大于等于500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