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及具有其的列车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097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654628.1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梁及具有其的列车,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边梁连接,横梁主体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边梁连接;补强件,补强件设置在横梁主体上,以使车下设备吊挂在横梁主体和补强件上;其中,横梁主体包括腹板,补强件具有依次相接的多个补强板,多个补强板均与腹板连接,多个补强板与腹板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翻边,补强板通过连接翻边与腹板连接。本发明的横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横梁的吊挂强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用于车体作业的工装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7354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289750.4

    申请日:2016-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车体作业的工装,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上侧连接有纵向伸缩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横向伸缩杆;所述纵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均与所述主框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将该用于车体作业的工装设置在车体内部,尤其是应力比较集中的位置,可以防止对车体进行各种作业过程中导致的车体变形,从车体内部增加车体的结构刚性,增加车体稳定性,减少后工序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并且,由于纵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均与所述主框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因此通过拆装以及调节纵向伸缩杆和横向伸缩杆,使得该用于车体作业的工装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同车型的列车,而且还便于搬运。

    一种金属焊接过程动态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16923.8

    申请日:2018-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焊接过程动态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预设厚度的金属型材在不同的最高加热温度下分别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获得预设厚度的金属型材的热循环特征参数,并根据上述热循环特征参数分别对多组预设尺寸的金属试样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如果预设尺寸的金属试样的实测加热速度和发生的弯曲变形满足设定条件,则预设尺寸的金属试样为标准试样;对不同的最高加热温度的标准试样分别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获得各个标准试样在各自对应的最高加热温度下的焊接热模拟实验的动态应力测试结果。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焊接过程动态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提高了对金属试样应力检测的可靠性。

    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283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46845.3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该底架结构包括枕梁、牵引梁、枕内纵梁以及内边梁,枕梁沿底架结构的横向布置;牵引梁设置在枕梁的前端,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枕内纵梁设置在枕梁的后端,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内边梁设置在枕梁的两侧,并沿底架结构的纵向布置;其中,牵引梁、枕梁以及枕内纵梁沿底架结构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强度依次递减以将作用于牵引梁上的牵引力传递至内边梁。从而将来自转向架的牵引力均匀分布,实现车体的整体承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底架无法将转向架的牵引力均匀传递的问题。

    一种车体大部件更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220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290100.1

    申请日:2016-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体大部件更换的方法。本发明的车体大部件更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主框架搬运至车体内部;S2、将主框架和伸缩支撑杆连接;S3、将主框架固定在车体内部的底板上,并根据需要更换的大部件确定需要调节的伸缩支撑杆;S4、进行车体大部件的更换。通过采用该种方法,可以防止对车体大部件进行更换时导致的车体变形,从车体内部增加车体的结构刚性,增加车体稳定性,减少后工序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并且,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车型中大部件的更换要求,还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及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14240814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20347755.4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及转向架,所述复合材料结构包括复合材料本体,所述复合材料本体呈管状或筒状结构,具有能够用作附加气室的内腔(11),所述复合材料本体的内表面设有附加涂层,所述附加涂层为多层结构,从外到内包括封堵涂层(2)、保护涂层(3)和疏水涂层(4),所述封堵涂层(2)与所述复合材料本体一体固化成型。该复合材料结构可降低水分对复合材料本体的渗透,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使用寿命。

    密封结构及转向架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4081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20214066.6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及转向架,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作附加气室的复合材料空腔体和设于所述复合材料空腔体的金属连接座;所述金属连接座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空腔体的外部,所述复合材料空腔体的内部设有对应于所述金属连接座的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设有贯通至所述复合材料空腔体内部的螺栓孔,所述金属连接座、复合材料空腔体和金属连接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螺栓孔外端口的封盖。该密封结构可极大地节省金属件密封成本,提高气密可靠性及结构使用寿命。

    枕内纵梁、底架结构和列车

    公开(公告)号:CN208559365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084345.X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枕内纵梁、底架结构和列车,枕内纵梁包括纵梁主体,纵梁主体的一端用于与枕梁连接,纵梁主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大横梁连接,纵梁主体包括:前端纵梁,前端纵梁的第一端与枕梁连接;后端纵梁,后端纵梁的第一端与前端纵梁的第二端连接,后端纵梁的第二端用于与大横梁连接;其中,前端纵梁由碳钢材料制成,后端纵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枕内纵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枕内纵梁无法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